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顺专利>正文

一种在家具上使用的折叠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290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家具上使用的折叠支撑架,包括上部连接座和下部连接座,上部连接座分为左侧边前部上连接座、左侧边后部上连接座、右侧边前部上连接座、右侧边后部上连接座、中间前部上连接座和中间后部上连接座,下部连接座分为左侧边前部下连接座、左侧边后部下连接座、右侧边前部下连接座、右侧边后部下连接座、中间前部下连接座和中间后部下连接座,上部连接座和下部连接座中连接座均分别通过对应的支撑杆相互连接,相交叉的支撑杆之间通过铆钉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制作,同时便于人们张开与收拢,体积与重量较轻,便于人们的携带,承载量和耐久性都较好,更加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家具上使用的折叠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家具上支撑架
,尤其涉及一种在家具上使用的折叠支撑架。
技术介绍
已知对于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了节省空间和便于携带,日益出现了折叠床、折叠桌子和折叠椅子等家居设备,对于这些家居设备使用较多的是折叠支撑架,但是传统的折叠支撑架一般由多组交叉支杆枢接而成,其中上支撑点用于支撑床面或桌面或椅面,下支撑点支撑在地面上,从而起到支撑其起作用。但是现有的支撑架上端与支撑面结构不够方便与稳定,同时其支撑架结构复杂,不便于组装,其次两端面与交叉支杆连接不够方便,导致使用繁琐,接下来其整体体积大,重量较重,不便于人们的携带和移动,其支撑架承重性能和耐久性都较差,针对以上缺陷,都需要针对现有技术亟需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家具上使用的折叠支撑架,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制作,同时便于人们张开与收拢,体积与重量较轻,便于人们的携带,承载量和耐久性都较好,更加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家具上使用的折叠支撑架,包括上部连接座和下部连接座,上部连接座分为左侧边前部上连接座、左侧边后部上连接座、右侧边前部上连接座、右侧边后部上连接座、中间前部上连接座和中间后部上连接座,下部连接座分为左侧边前部下连接座、左侧边后部下连接座、右侧边前部下连接座、右侧边后部下连接座、中间前部下连接座和中间后部下连接座,左侧边前部上连接座分别通过左侧前部支撑杆一和左侧前部支撑杆二与对应的左侧边后部下连接座和中间前部下连接座相连接,左侧边后部上连接座分别通过左侧后部支撑杆一和左侧后部支撑杆二与对应的左侧边前部下连接座和中间后部下连接座相连接,中间前部上连接座分别通过中间前部支撑杆一、中间前部支撑杆二和中间前部支撑杆三与对应的左侧边前部下连接座、中间后部下连接座和右侧边前部下连接座相连接,中间后部上连接座分别通过中间后部支撑杆一、中间后部支撑杆二和中间后部支撑杆三与对应的左侧边后部下连接座、中间前部下连接座和右侧边后部下连接座相连接,右侧边前部上连接座通过右侧前部支撑杆一和右侧前部支撑杆二与对应的中间前部下连接座和右侧边后部下连接座相连接,右侧边后部上连接座通过右侧后部支撑杆一和右侧后部支撑杆二与对应的右侧边前部下连接座和中间后部下连接座相连接;相交叉的支撑杆之间通过铆钉相连接。所述上部连接座或下部连接座中的连接座包括由底盘和固定块,底盘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有侧边间隔设置有四个的凹槽,三个厚隔柱上均开有螺丝孔,固定块和底盘正中间开有竖直通孔,所述底盘和固定块均为塑料材料制作而成,底盘和固定块为一体成型,其连接座设计合理,其一次性可连接最多三个支撑杆,方便人们进行连接,连接的更加稳固,同时由于采取塑料制作而成,更加方便大批量的制作,成本较为低廉,更加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所述上部连接座与支撑杆的一端和下部连接座与支撑杆的另一端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通过螺丝进行连接固定,方便人们的拆卸与安装,更加方便调节,更加方便携带。所述相交叉的支撑杆之间通过铆钉相连接具体在于支撑杆中间位置通过铆钉相连接,连接方便,便于人们的调节与操作。所述中间前部上连接座、中间后部上连接座、中间前部下连接座和中间后部下连接座的数量优选为两个,采用两个更加适合在折叠床中的使用。所述支撑杆为中空金属支撑杆,结构轻巧,减少了重量,便于人们的携带。所述左侧边前部上连接座、左侧边后部上连接座、右侧边前部上连接座和右侧边后部上连接座均底座和带有两个凹槽的固定柱,所述三个厚隔柱上设置有固定孔,对于此种结构凹槽可安装两个支撑杆,更加适合在侧边上的连接座,同时支撑杆下端面可抵在凹槽中固定块上,固定支撑杆更加稳固。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只需盖一牛津布,牛津布通过牛津布螺丝(普通螺丝)安装在连接座的竖直通孔中,从而压紧牛津布,从而有利于更换牛津布,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有利于实现制作成折叠床、折叠桌子和折叠椅子等家居设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上部连接座和下部连接座通过相互交叉的支撑杆进行连接固定,从而组合成折叠支撑结构,其结构简单,组装容易,花费的人力和时间都较少,同时其方便展开与收拢,更加方便携带,更加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所述上部连接座与支撑杆的一端和下部连接座与支撑杆的另一端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通过螺丝进行连接固定,且所述相交叉的支撑杆之间通过铆钉相连接具体在于支撑杆中间位置通过铆钉相连接,组合成的折叠支撑架结构,重量轻,承重性能好,耐久性好,更加符合家具设备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部连接座或下部连接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部连接座或下部连接座的俯视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部连接座或下部连接座与支撑杆连接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左侧边前部上连接座或左侧边后部上连接座或右侧边前部上连接座或右侧边后部上连接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左侧边前部上连接座或左侧边后部上连接座或右侧边前部上连接座或右侧边后部上连接座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展开状态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展开状态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收拢状态示意图。图中的序号表示为:1,上部连接座;10,底盘;11,左侧边前部上连接座;111,左侧前部支撑杆一;112,左侧前部支撑杆二;12,左侧边后部上连接座;121,左侧后部支撑杆一;122,左侧后部支撑杆二;13,右侧边前部上连接座;131,右侧前部支撑杆一;132,右侧前部支撑杆二132;14,右侧边后部上连接座;141,右侧后部支撑杆一;142,右侧后部支撑杆二;15,中间前部上连接座;151,中间前部支撑杆一;152,中间前部支撑杆二;153,中间前部支撑杆三;16,中间后部上连接座;161,中间后部支撑杆一;162,中间后部支撑杆二;163,中间后部支撑杆三;2,下部连接座;20,固定块;21,左侧边前部下连接座;22,左侧边后部下连接座;23,右侧边前部下连接座;24,右侧边后部下连接座;25,中间前部下连接座;26,中间后部下连接座;201,凹槽;2011,螺丝孔;3,铆钉;30,竖直通孔;4,螺丝;100,底座;200,带有两个凹槽的固定柱;300,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家具上使用的折叠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连接座和下部连接座,上部连接座分为左侧边前部上连接座、左侧边后部上连接座、右侧边前部上连接座、右侧边后部上连接座、中间前部上连接座和中间后部上连接座,下部连接座分为左侧边前部下连接座、左侧边后部下连接座、右侧边前部下连接座、右侧边后部下连接座、中间前部下连接座和中间后部下连接座,左侧边前部上连接座分别通过左侧前部支撑杆一和左侧前部支撑杆二与对应的左侧边后部下连接座和中间前部下连接座相连接,左侧边后部上连接座分别通过左侧后部支撑杆一和左侧后部支撑杆二与对应的左侧边前部下连接座和中间后部下连接座相连接,中间前部上连接座分别通过中间前部支撑杆一、中间前部支撑杆二和中间前部支撑杆三与对应的左侧边前部下连接座、中间后部下连接座和右侧边前部下连接座相连接,中间后部上连接座分别通过中间后部支撑杆一、中间后部支撑杆二和中间后部支撑杆三与对应的左侧边后部下连接座、中间前部下连接座和右侧边后部下连接座相连接,右侧边前部上连接座通过右侧前部支撑杆一和右侧前部支撑杆二与对应的中间前部下连接座和右侧边后部下连接座相连接,右侧边后部上连接座通过右侧后部支撑杆一和右侧后部支撑杆二与对应的右侧边前部下连接座和中间后部下连接座相连接;相交叉的支撑杆之间通过铆钉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家具上使用的折叠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连接座和下部连接座,上部连接座分为左侧边前部上连接座、左侧边后部上连接座、右侧边前部上连接座、右侧边后部上连接座、中间前部上连接座和中间后部上连接座,下部连接座分为左侧边前部下连接座、左侧边后部下连接座、右侧边前部下连接座、右侧边后部下连接座、中间前部下连接座和中间后部下连接座,左侧边前部上连接座分别通过左侧前部支撑杆一和左侧前部支撑杆二与对应的左侧边后部下连接座和中间前部下连接座相连接,左侧边后部上连接座分别通过左侧后部支撑杆一和左侧后部支撑杆二与对应的左侧边前部下连接座和中间后部下连接座相连接,中间前部上连接座分别通过中间前部支撑杆一、中间前部支撑杆二和中间前部支撑杆三与对应的左侧边前部下连接座、中间后部下连接座和右侧边前部下连接座相连接,中间后部上连接座分别通过中间后部支撑杆一、中间后部支撑杆二和中间后部支撑杆三与对应的左侧边后部下连接座、中间前部下连接座和右侧边后部下连接座相连接,右侧边前部上连接座通过右侧前部支撑杆一和右侧前部支撑杆二与对应的中间前部下连接座和右侧边后部下连接座相连接,右侧边后部上连接座通过右侧后部支撑杆一和右侧后部支撑杆二与对应的右侧边前部下连接座和中间后部下连接座相连接;相交叉的支撑杆之间通过铆钉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在家具上使用的折叠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顺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