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切换功能的按摩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26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切换功能的按摩鞋结构,右脚内底和左脚内底的顶面上均设有按摩键;当右脚内底和左脚内底的顶面向下时,右脚内底设于按摩鞋左脚外底内,左脚内底设于按摩鞋右脚外底内;当右脚内底和左脚内底的顶面向上时,右脚内底设于按摩鞋右脚外底内,左脚内底设于按摩鞋左脚外底内;按摩鞋左脚外底内的底部设有与右脚内底顶面的按摩键相匹配的凹陷,按摩鞋右脚外底内的底部设有与左脚内底顶面的按摩键相匹配的凹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内底翻转,从而可以为产品实现“一鞋多穿”的属性,实现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在日常非按摩鞋履模式下穿着时,由于结构的隐蔽性,可以让使用者在大部分社交环境下没有心理负担地穿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切换功能的按摩鞋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切换功能的按摩鞋结构,属于鞋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都市青年饱受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人群也会选择按摩来放松和养生,穿戴按摩保健产品则是主要形式之一。按摩鞋通过对脚底发射区域的刺激按摩,加快人体血液循环,疏通末梢毛细血管,从而达到治愈效果,从而达到预防性保健的目的。目前市面上已有许多按摩鞋产品,但目前普遍存在外观同质化严重,功能实现途径单一,使用场景单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按摩鞋避免功能实现途径单一、使用场景单一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可切换功能的按摩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鞋左脚外底、按摩鞋右脚外底、右脚内底、左脚内底,右脚内底和左脚内底的顶面上均设有按摩键;当右脚内底和左脚内底的顶面向下时,右脚内底设于按摩鞋左脚外底内,左脚内底设于按摩鞋右脚外底内;当右脚内底和左脚内底的顶面向上时,右脚内底设于按摩鞋右脚外底内,左脚内底设于按摩鞋左脚外底内;按摩鞋左脚外底内的底部设有与右脚内底顶面的按摩键相匹配的凹陷,按摩鞋右脚外底内的底部设有与左脚内底顶面的按摩键相匹配的凹陷。优选地,所述的按摩鞋左脚外底内设有用于放置的右脚内底或左脚内底的按摩鞋左脚外底对应内底轮廓的凹陷,按摩鞋右脚外底内设有用于放置的右脚内底或左脚内底的按摩鞋左脚外底对应按摩键轮廓的凹陷。优选地,当所述的右脚内底和左脚内底的顶面向下时,所述右脚内底的轮廓与按摩鞋左脚外底对应内底轮廓的凹陷相匹配,左脚内底的轮廓与按摩鞋左脚外底对应按摩键轮廓的凹陷相匹配;当所述的右脚内底和左脚内底的顶面向上时,右脚内底的轮廓与按摩鞋左脚外底对应按摩键轮廓的凹陷相匹配,左脚内底的轮廓与按摩鞋左脚外底对应内底轮廓的凹陷相匹配。本技术的右脚内底和左脚内底的上下两面均分为两种不同的形态:一面按照脚底穴位分布的情况进行按摩键的合理分布,另一面如同一般鞋履内底为平底状,没有按摩键凸起;在按摩鞋左脚外底和按摩鞋右脚外底结构上,在其顶面分布有两层的凹陷结构:一层对应内底轮廓,一层对应按摩键分布轮廓,通过翻转一双鞋的两只内底对应不同的外底,可以实现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按摩鞋与非按摩鞋模式切换。本技术通过将内底翻转,从而可以为产品实现“一鞋多穿”的属性,实现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在日常非按摩鞋履模式下穿着时,由于结构的隐蔽性,可以让使用者在大部分社交环境下没有心理负担地穿着。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可切换功能的按摩鞋结构的示意图;图2a为右脚内底的顶视示意图;图2b为右脚内底的侧视示意图;图2c为右脚内底的底视示意图;图3a为左脚内底的顶视示意图;图3b为左脚内底的侧视示意图;图3c为左脚内底的底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现按摩功能模式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现按摩功能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现普通鞋履模式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现普通鞋履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为一种可切换功能的按摩鞋结构,如图1-图7所示,其包括按摩鞋左脚外底1、按摩鞋右脚外底2、右脚内底3、左脚内底4,右脚内底3和左脚内底4的顶面上均设有按摩键;当右脚内底3和左脚内底4的顶面向下时(即普通鞋履模式下),右脚内底3设于按摩鞋左脚外底1内,左脚内底4设于按摩鞋右脚外底2内;当右脚内底3和左脚内底4的顶面向上时(即按摩功能模式下),右脚内底3设于按摩鞋右脚外底2内,左脚内底4设于按摩鞋左脚外底1内;按摩鞋左脚外底1内的底部设有与右脚内底3顶面的按摩键相匹配的凹陷,按摩鞋右脚外底2内的底部设有与左脚内底4顶面的按摩键相匹配的凹陷。按摩鞋左脚外底1内设有用于放置的右脚内底3或左脚内底4的按摩鞋左脚外底对应内底轮廓的凹陷101,按摩鞋右脚外底2内设有用于放置的右脚内底3或左脚内底4的按摩鞋左脚外底对应按摩键轮廓的凹陷102。当右脚内底3和左脚内底4的顶面向下时,右脚内底3的轮廓与按摩鞋左脚外底对应内底轮廓的凹陷101相匹配,左脚内底4的轮廓与按摩鞋左脚外底对应按摩键轮廓的凹陷102相匹配;当右脚内底3和左脚内底4的顶面向上时,右脚内底3的轮廓与按摩鞋左脚外底对应按摩键轮廓的凹陷102相匹配,左脚内底4的轮廓与按摩鞋左脚外底对应内底轮廓的凹陷101相匹配。其中,右脚内底3顶面上的按摩键为右脚内底顶面按摩键303,左脚内底4顶面上的按摩键为左脚内底顶面按摩键403;按摩鞋左脚外底1内底部与右脚内底3顶面的按摩键相匹配的凹陷为按摩鞋左脚外底对应按摩键轮廓的凹陷102,按摩鞋右脚外底2内底部与左脚内底4顶面的按摩键相匹配的凹陷为按摩鞋右脚外底对应按摩键轮廓的凹陷202。右脚内底3的顶面为右脚内底顶面301,左脚内底4的顶面为左脚内底顶面401;右脚内底3的底面为右脚内底底面302,左脚内底4的底面为左脚内底底面402。右脚内底底面302和左脚内底底面402均为光面。如图4-图5所示,通过将带有右脚内底顶面按摩键303的右脚内底顶面301朝上,将其与按摩鞋右脚外底对应内底轮廓的凹陷201进行插接;通过将带有左脚内底顶面按摩键403的左脚内底顶面401朝上,将其与按摩鞋左脚外底对应内底轮廓的凹陷101进行插接,可以让本技术的按摩鞋结构实现按摩功能模式。如图6-图7所示,通过将表面什么也没有的普通的右脚内底底面302朝上,且右脚内底顶面按摩键303与其对应的按摩鞋左脚外底对应按摩键轮廓的凹陷102进行插接,通过将表面什么也没有的普通的左脚内底底面402朝上,且左脚内底顶面按摩键403与其对应的按摩鞋右脚外底对应按摩键轮廓的凹陷202进行插接,可以让本技术的按摩鞋结构实现普通鞋履功能模式。以上两种模块化操作方式,通过对鞋底结构进行拆解与重组,可以满足使用者在不同使用场景——具体分为需要按摩功能与普通鞋履模试下的穿着需求。其中,右脚内底顶面按摩键303与左脚内底顶面按摩键403都通过根据脚底反射区的分布来进行排布。本技术通过按摩组件和主体关系的调整,使按摩鞋在不同使用场景下可以切换模式,实现按摩功能与普通鞋履的功能上的切换。由于该专利中所阐述的鞋结构在两种静态模式下与一般平底鞋结构相较无过大差异,故该结构可以实施于多种鞋型与款式上,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实施方法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方法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专利方法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改,均仍属于本专利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切换功能的按摩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鞋左脚外底(1)、按摩鞋右脚外底(2)、右脚内底(3)、左脚内底(4),右脚内底(3)和左脚内底(4)的顶面上均设有按摩键;当右脚内底(3)和左脚内底(4)的顶面向下时,右脚内底(3)设于按摩鞋左脚外底(1)内,左脚内底(4)设于按摩鞋右脚外底(2)内;当右脚内底(3)和左脚内底(4)的顶面向上时,右脚内底(3)设于按摩鞋右脚外底(2)内,左脚内底(4)设于按摩鞋左脚外底(1)内;按摩鞋左脚外底(1)内的底部设有与右脚内底(3)顶面的按摩键相匹配的凹陷,按摩鞋右脚外底(2)内的底部设有与左脚内底(4)顶面的按摩键相匹配的凹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切换功能的按摩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鞋左脚外底(1)、按摩鞋右脚外底(2)、右脚内底(3)、左脚内底(4),右脚内底(3)和左脚内底(4)的顶面上均设有按摩键;当右脚内底(3)和左脚内底(4)的顶面向下时,右脚内底(3)设于按摩鞋左脚外底(1)内,左脚内底(4)设于按摩鞋右脚外底(2)内;当右脚内底(3)和左脚内底(4)的顶面向上时,右脚内底(3)设于按摩鞋右脚外底(2)内,左脚内底(4)设于按摩鞋左脚外底(1)内;按摩鞋左脚外底(1)内的底部设有与右脚内底(3)顶面的按摩键相匹配的凹陷,按摩鞋右脚外底(2)内的底部设有与左脚内底(4)顶面的按摩键相匹配的凹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功能的按摩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鞋左脚外底(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锐田玉晶俞英吴翔苗雨鑫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