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凹型防喷溅的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24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凹型防喷溅的防护口罩,包括罩壳和固定带,罩壳包括呈鼓状设置且两端开口的鼓状件、呈圆柱体且两端开口的连接件,鼓状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囊,连接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鼓状件的顶端,连接件的顶端可拆卸地连接有过滤系统。过滤系统还包括向内凹陷的防喷溅盖,防喷溅盖上固定连接有弹性的卡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鼓状件的设置增大了过滤膜的面积,降低了过滤膜的通气阻力,保障使用者足够的空气;通过将防喷溅盖设置为向内凹陷型的,可聚敛喷溅到防喷溅盖上面的液体分泌物等,防止其向四周扩散,降低了被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凹型防喷溅的防护口罩
本技术涉及医用防护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凹型防喷溅的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在湖北武汉等地区突然出现了大规模的井喷式的爆发,这种病毒主要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两种方式为传播途径,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人们必须佩戴口罩,这就使得口罩的需求急剧增大,出现了口罩紧缺的状况。而医务人员为了照顾病人必须将自己暴露于病毒环境中,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病人的分泌物、血液等会喷溅在医务人员的口罩上,为了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必须及时更换口罩,但是穿着防护服、护目镜等装备的医务人员更换口罩繁杂且会将面部暴露出来,这无疑增大了感染的风险;同时,更换口罩也加剧了口罩紧缺的现状,甚至很多医院根本没有可更换的口罩。此外,目前医务人员所佩戴的口罩密封不严,长期佩戴会带来面部压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凹型防喷溅的防护口罩,解决上述医务人员更换口罩困难以及更换口罩加剧口罩紧缺的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凹型防喷溅的防护口罩,包括罩壳和固定带,罩壳包括呈鼓状设置且两端开口的鼓状件、呈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凹型防喷溅的防护口罩,包括罩壳和固定带,其特征在于:罩壳包括呈鼓状设置且两端开口的鼓状件、呈圆柱体且两端开口的连接件,鼓状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囊,连接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鼓状件的顶端,连接件的顶端可拆卸地连接有过滤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凹型防喷溅的防护口罩,包括罩壳和固定带,其特征在于:罩壳包括呈鼓状设置且两端开口的鼓状件、呈圆柱体且两端开口的连接件,鼓状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气囊,连接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鼓状件的顶端,连接件的顶端可拆卸地连接有过滤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凹型防喷溅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过滤系统包括盖体,盖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空气进入的若干个通孔,盖体内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过滤膜,盖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旋转卡扣,连接件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旋转卡扣相对应的卡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凹型防喷溅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过滤系统还包括向内凹陷的防喷溅盖,防喷溅盖上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弹性卡孔,弹性卡孔与旋转卡扣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凹型防喷溅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盖体的边缘处沿其周向固定连接有环形的卡条,盖体的底部沿其周向还固定连接有环形的限位条,限位条与卡条间隔设置且限位条位于卡条的内侧;限位条与卡条间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与限位条、卡条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凹型防喷溅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通孔呈辐射状分布,过滤膜顶部与盖体的底部焊接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凹型防喷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玺王强王增辉张路郭国红李轶颖李照森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驼人贝斯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