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坡面集水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14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地坡面集水灌溉装置,包括集水槽和储水器,集水槽依山体坡面设置用于收集山体坡面雨水,储水器预埋在山体内,并且储水器的盖板外漏在上体外侧,储水器位于所述集水槽的下方,并通过集水管道与集水槽连通,储水器的下部连通有预埋灌溉管道,预埋灌溉管道的出水端延伸至下方的植被;集水槽的集水口上设置有碎石过滤网,储水器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污泥桶,污泥桶上设置有提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自行灌装雨水,存储备用,这样在少雨季节,就可打开控制阀由滴灌管对整个造林地的坡面进行补水,确保植被生长所需的水份,提高造林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地坡面集水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山体集水绿化
,尤其涉及一种山地坡面集水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干旱阳坡山地由于坡度大,蒸发量高,降水不易保存,造成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成活率低,基于上述情况,设计一种山地坡面集水灌溉装置,以收集天然降水,为造林树种提供充足的水源,提高阳坡山地造林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地坡面集水灌溉装置,解决干旱阳坡山地由于坡度大,蒸发量高,降水不易保存,造成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是一种山地坡面集水灌溉装置,包括集水槽和储水器,所述集水槽依山体坡面设置用于收集山体坡面天然降水,所述储水器预埋在山体内,并且所述储水器的盖板外漏在上体外侧,所述储水器位于所述集水槽的下方,并通过集水管道与所述集水槽连通,所述储水器的下部连通有预埋灌溉管道,所述预埋灌溉管道的出水端延伸至坡下方的植被;所述集水槽的集水口上设置有碎石过滤网,所述储水器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污泥桶,所述污泥桶上设置有提手。>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地坡面集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槽(1)和储水器(2),所述集水槽(1)依山体坡面设置用于收集山体坡面天然降水,所述储水器(2)预埋在山体内,并且所述储水器(2)的盖板外漏在上体外侧,所述储水器(2)位于所述集水槽(1)的下方,并通过集水管道(4)与所述集水槽(1)连通,所述储水器(2)的下部连通有预埋灌溉管道(5),所述预埋灌溉管道(5)的出水端延伸至坡下方的植被;/n所述集水槽(1)的集水口上设置有碎石过滤网(3),所述储水器(2)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污泥桶(6),所述污泥桶(6)上设置有提手(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坡面集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槽(1)和储水器(2),所述集水槽(1)依山体坡面设置用于收集山体坡面天然降水,所述储水器(2)预埋在山体内,并且所述储水器(2)的盖板外漏在上体外侧,所述储水器(2)位于所述集水槽(1)的下方,并通过集水管道(4)与所述集水槽(1)连通,所述储水器(2)的下部连通有预埋灌溉管道(5),所述预埋灌溉管道(5)的出水端延伸至坡下方的植被;
所述集水槽(1)的集水口上设置有碎石过滤网(3),所述储水器(2)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污泥桶(6),所述污泥桶(6)上设置有提手(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坡面集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桶(6)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沥水孔(8),所述污泥桶(6)开口处围合有采用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君周佳丽王瑞江杨茜任宏伟金铁娟白亮薛桐王永林潘景玉张春博赵宏伟李洋任晓峰张丽萍白鹤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