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林地膜
本技术涉及林业造林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造林地膜。
技术介绍
目前,各地山上栽植苗木后,普遍没有采取保温保湿措施,没有及时进行灌溉补充水分,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活率。栽植后,农村劳动力缺乏,后期抚育管护没有及时开展,苗木周围的杂草生长快,很快就占领了苗木的生长空间,导致苗木没有生长空间而逐渐枯死,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效。现有栽植苗木后,多采用地面覆盖薄膜用于地面覆盖、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但是现有地面覆盖薄膜在使用过程中,多强调保温和保持土壤水分的功效,水分不易蒸发的同时,外界的降水也不宜穿过地面覆盖薄膜进入地面覆盖薄膜的下方,使得降水过程中,雨水较难穿过地面覆盖薄膜,降水量较少的区域,雨水渗透在苗木较远的区域,苗木不易吸收,使得现有地面覆盖薄膜的积水抗旱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集水抗旱效果较好的造林地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林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防水层(1)和渗水层(2),所述防水层(1)上开有若干集水孔(3),所述渗水层(2)设有若干渗水孔(4),防水层(1)与渗水层(2)之间留有水流通过的间隙,所述集水孔(3)与渗水孔(4)之间错位开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林地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防水层(1)和渗水层(2),所述防水层(1)上开有若干集水孔(3),所述渗水层(2)设有若干渗水孔(4),防水层(1)与渗水层(2)之间留有水流通过的间隙,所述集水孔(3)与渗水孔(4)之间错位开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林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孔(4)处设有渗水挡板(5),所述渗水挡板(5)上开有若干透水微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林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孔(3)处设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位于防水层(1)与渗水层(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林地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包括两个分别与防水层(1)以及渗水层(2)粘接的柔性支撑板以及位于两个柔性支撑板之间的支撑块(9),所述柔性支撑板包括与防水层(1)连接的第一柔性支撑板(7)以及与渗水层(2)连接的第二柔性支撑板(8),所述支撑块(9)环形设置在集水孔(3)的周边,相邻所述支撑块(9)之间留有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淑芬,王宋双,杜柳仪,骆伟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