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申艳华专利>正文

一种农业用大棚固定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12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农业用大棚固定连接装置,属于农业大棚技术领域。该农业用大棚固定连接装置包括农业用大棚固定连接装置,包括立柱、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立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上均匀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两侧的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套接于所述柱体,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耳上均开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柱体的顶端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由于第一定位孔均匀分布,使得第一连接件本体所处的位置高度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能够通过满足多个连接杆或者支架的连接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用大棚固定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大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农业用大棚固定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农业用大棚的应用范围尚在开发,尤其在高寒地区、沙荒及干旱地区为抗御低温干旱及风沙危害起着重大作用。农业用大棚需要使用到大棚固定连接装置,用于将支撑大棚的杆件、支架等连接到支撑立柱,现有的大棚固定连接装置结构比较固定,不便于同时连接多个杆件或者支架,并且不便于调节连接处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业用大棚固定连接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大棚固定连接装置不便于同时连接多个杆件或者支架,以及不便于调节连接处的高度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农业用大棚固定连接装置,包括立柱、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立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上均匀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两侧的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套接于所述柱体,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以及所述第一连接耳上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柱体适配的通孔。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两侧的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耳上均开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柱体的顶端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耳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柱体适配的插槽。优选的,所述柱体的顶端设置有尖端,所述尖端插入至所述插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耳的顶部覆盖有防护垫。优选的,所述防护垫为橡胶防滑垫。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的边缘均设置有倒角,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部呈圆弧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柱体为大棚的受力支撑柱,使用时柱体的底端预埋入土层中,该第一连接件本体通过螺栓或者销轴固定到柱体上,由于第一定位孔均匀分布,使得第一连接件本体所处的位置高度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第一连接耳上的第二定位孔用于连接到农业大棚的连接杆或者支架,第一连接耳上的第二定位孔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能够通过满足多个连接杆或者支架的连接固定,第二连接耳上的第三定位孔也用于连接到农业大棚的连接杆或者支架,第二连接耳上的第三定位孔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能够通过满足多个连接杆或者支架的连接固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农业用大棚固定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立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连接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连接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连接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立柱;110-柱体;120-第一定位孔;130-尖端;20-第一连接组件;210-第一连接件本体;220-通孔;230-第一连接耳;240-第二定位孔;30-第二连接组件;310-第二连接件;320-插槽;330-第二连接耳;340-第三定位孔;350-防护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农业用大棚固定连接装置,包括立柱10、第一连接组件20和第二连接组件30。请参阅图2,立柱10包括柱体110,柱体110的底端预埋入土层中,柱体110为大棚的受力支撑柱,柱体110上均匀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20,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定位孔120为光滑的圆孔或者螺栓孔。请参阅图3、图4和图5,第一连接组件20包括第一连接件本体210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件本体210两侧的第一连接耳230,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连接耳230于第一连接件本体210一体成型,或者第一连接耳230固定焊接于第一连接件本体210。第一连接件本体210套接于柱体110,第一连接件本体210以及第一连接耳230上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40,第一连接件本体210上的第二定位孔240与第一定位孔120对应设置,在具体设置时,该第一连接件本体210通过螺栓或者销轴固定到柱体110上,由于第一定位孔120均匀分布,使得第一连接件本体210处的位置高度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第一连接耳230上的第二定位孔240用于连接到农业大棚的连接杆或者支架,第一连接耳230上第二定位孔24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能够通过满足多个连接杆或者支架的连接固定。第一连接件本体210的中部开设有与柱体110适配的通孔220,在具体设置时,该柱体110能够贯穿通孔220。请参阅图6和图7,第二连接组件30包括第二连接件310以及连接于第二连接件310两侧的第二连接耳330,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件310与第二连接耳330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件310和第二连接耳330上均开设有第三定位孔340,第二连接件310上开设的第三定位孔340与第一定位孔120对应设置,柱体110的顶端插接于第二连接件310,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第二连接耳330的底部开设有与柱体110适配的插槽320,柱体110的顶端设置有尖端130,尖端130插入至插槽320内,并通过螺钉或者螺钉固定。第二连接耳330上的第三定位孔340也用于连接到农业大棚的连接杆或者支架,第二连接耳330上的第三定位孔340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能够通过满足多个连接杆或者支架的连接固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耳330的顶部覆盖有防护垫350,防护垫350为橡胶防滑垫,使用时防护垫350与大棚的薄膜接触,通过该防护垫350的设计,能够对薄膜进行一定的防护。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用大棚固定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立柱(10),所述立柱(10)包括柱体(110),所述柱体(110)上均匀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20);/n第一连接组件(20),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0)包括第一连接件本体(210)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210)两侧的第一连接耳(230),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210)套接于所述柱体(110),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210)以及所述第一连接耳(230)上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40),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210)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柱体(110)适配的通孔(220);/n第二连接组件(30),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0)包括第二连接件(310)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10)两侧的第二连接耳(330),所述第二连接件(310)和所述第二连接耳(330)上均开设有第三定位孔(340),所述柱体(110)的顶端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用大棚固定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10),所述立柱(10)包括柱体(110),所述柱体(110)上均匀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20);
第一连接组件(20),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0)包括第一连接件本体(210)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210)两侧的第一连接耳(230),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210)套接于所述柱体(110),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210)以及所述第一连接耳(230)上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40),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210)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柱体(110)适配的通孔(220);
第二连接组件(30),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0)包括第二连接件(310)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10)两侧的第二连接耳(330),所述第二连接件(310)和所述第二连接耳(330)上均开设有第三定位孔(340),所述柱体(110)的顶端插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申艳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