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飞虱鉴定用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11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稻飞虱鉴定用播种装置,包括种植板、鉴定盒、折叠罩和水稻种子夹具;所述种植板上设有若干个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平行设置的种植孔,所述每个种植孔下方各设有一个鉴定盒;所述鉴定盒为圆台型,所述水稻种子夹具的个数与种植孔数量相同,所述每个水稻种子夹具分别设于种植孔的附近;所述种子夹具包括夹子、转套和弹簧,所述夹子套于转套内,所述转套的一端固定连接种植板;所述转套的顶部与夹子之间设有弹簧,使夹子绕到贴近种植板位置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夹子绕到贴近种植孔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所述折叠罩设于种植板上并能覆盖完全部种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按规则整齐种植水稻、发芽整齐、发芽率较高,避免老鼠啃坏水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飞虱鉴定用播种装置
本技术涉及基因枪用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稻飞虱鉴定用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飞虱是我国水稻上重要的一类迁飞害虫,以刺吸植株汁液危害水稻,常造成水稻大片死秆倒伏,大幅度减产。水稻飞虱每年所引起的损失相当惊人,直接威胁水稻产量。近些年来,水稻虫害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稻飞虱田间调查最能反映害虫田间种群数量变化情况,而苗期群体鉴定方法能有效快速地对水稻抗性进行评价,也是水稻抗飞虱鉴定的主要方法。目前传统的苗期鉴定方法是把种子条播于瓷盘,播种密度低,空间利用率小,鉴定效率慢。部分田间老鼠猖獗,在水稻抗飞虱鉴定的过程中,水稻容易被田间的老鼠啃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出现的种水稻样本种植在一起杂乱无章、水稻种子浮在水面、发芽晚或发芽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按规则整齐种植水稻、能让水稻种子淹没水内使水稻种子发芽较早、发芽率较高、避免老鼠啃坏水稻的水稻抗飞虱鉴定用播种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稻飞虱鉴定用播种装置,包括种植板、鉴定盒、折叠罩和水稻种子夹具;所述种植板上设有若干个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平行设置的种植孔,所述每个种植孔下方各设有一个鉴定盒;所述鉴定盒为圆台型,所述水稻种子夹具的个数与种植孔数量相同,所述每个水稻种子夹具分别设于种植孔的附近;所述种子夹具包括夹子、转套和弹簧,所述夹子套于转套内,所述转套的一端固定连接种植板;所述转套的顶部与夹子之间设有弹簧,使夹子绕到贴近种植板位置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夹子绕到贴近种植孔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所述折叠罩设于种植板上并能覆盖完全部种植孔。特别的,所述转套为螺母状。特别的,所述转套的顶部连接卡套,所述弹簧套于转套内并设于卡套内。特别的,所述种植板和鉴定盒都为半透明材料制成。特别的,所述每个种植孔附近画有标志。特别的,所述种植板两边设有拼接板,所述拼接板上设有若干个螺孔。特别的,所述折叠罩包括两组扇形折叠组架和包覆扇形折叠组架的罩体;所述扇形折叠组架由若干个折叠架组成;其中,最里边的折叠架固定安装于种植板一端的两侧并使最外边的折叠架铰接种植板;所述最外边的折叠架设有与种植板连接的连接件。特别的,所述连接件为粘条,所述种植板上与所述粘条匹配的位置上设有粘条贴附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种植板上设置若干个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平行设置的种植孔,并使鉴定盒设于种植孔的下部,鉴定盒内使水稻种子能播种到每一个鉴定盒内进行水稻种植。本技术的能让水稻种子半淹没水内使水稻种子发芽整齐,发芽率较高。设置拼接板,能和另一个相同的种植板通过螺孔进行拼接,能做更多水稻种植试验。在种植板上设置折叠罩,能够有效防止,且折叠罩设置为双层扇形折叠的结构,不影响水稻抗飞虱鉴定的进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种植板、其中一个鉴定盒和水稻种子夹具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种植孔和水稻种子夹具的结构图。图中:1.种植板;2.鉴定盒;3.水稻种子夹具;31.夹子;32.转套;33.卡套;4.粘条贴附座;5.扇形折叠组架;6.罩体;7.拼接板;8.螺孔;9.粘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水稻飞虱鉴定用播种装置,包括种植板1、鉴定盒2、折叠罩和水稻种子夹具3。种植板1和鉴定盒2都为半透明材料制成。种植板1上设有若干个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平行设置的种植孔。每个种植孔下方各设有一个鉴定盒2。鉴定盒2为圆台型,水稻种子夹具3的个数与种植孔数量相同。每个水稻种子夹具3分别设于种植孔的附近。种子夹具包括夹子31、转套32和弹簧。夹子31套于转套32内,转套32的一端固定连接种植板1。转套32顶部连接卡套33,所述弹簧套于转套32内并设于卡套33内。转套32为螺母状,转套32的顶部与夹子31之间设有弹簧,使夹子31绕到贴近种植板1位置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夹子31绕到贴近种植孔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每个种植孔附近画有标志。种植板1两边设有拼接板7,拼接板7上设有若干个螺孔8。折叠罩包括两组扇形折叠组架5和包覆扇形折叠组架5的罩体6。扇形折叠组架5由若干个折叠架组成。其中,最里边的折叠架固定安装于种植板1一端的两侧并使最外边的折叠架铰接种植板1;所述最外边的折叠架设有与种植板1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为粘条9,种植板1上与粘条9匹配的位置上设有粘条贴附座4。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本实施例在进行水稻播种时,先将水稻种植所需要的水和土放入每个鉴定盒2内,每将一粒水稻种子置入鉴定盒2内,则将夹子31拨到贴近种植孔的位置,使夹子31挡住水稻种子,防止生长过程中种子长出种植孔造成窜行,而保证各行材料整齐,不杂乱,便于调查统计。若需要种植板1互相拼接,将螺栓和螺母通过拼接板7上的螺孔8使种植板1相互连接。在老鼠很多的地方,可调节扇形折叠组架5中最外边的折叠架,使粘条9粘连粘条贴附座4,使折叠罩能覆盖完全部种植孔即可。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飞虱鉴定用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板、鉴定盒、折叠罩和水稻种子夹具;所述种植板上设有若干个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平行设置的种植孔,所述每个种植孔下方各设有一个鉴定盒;所述鉴定盒为圆台型,所述水稻种子夹具的个数与种植孔数量相同,所述每个水稻种子夹具分别设于种植孔的附近;所述种子夹具包括夹子、转套和弹簧,所述夹子套于转套内,所述转套的一端固定连接种植板;所述转套的顶部与夹子之间设有弹簧,使夹子绕到贴近种植板位置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夹子绕到贴近种植孔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所述折叠罩设于种植板上并能覆盖完全部种植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飞虱鉴定用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板、鉴定盒、折叠罩和水稻种子夹具;所述种植板上设有若干个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平行设置的种植孔,所述每个种植孔下方各设有一个鉴定盒;所述鉴定盒为圆台型,所述水稻种子夹具的个数与种植孔数量相同,所述每个水稻种子夹具分别设于种植孔的附近;所述种子夹具包括夹子、转套和弹簧,所述夹子套于转套内,所述转套的一端固定连接种植板;所述转套的顶部与夹子之间设有弹簧,使夹子绕到贴近种植板位置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夹子绕到贴近种植孔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所述折叠罩设于种植板上并能覆盖完全部种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飞虱鉴定用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套为螺母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飞虱鉴定用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套的顶部连接卡套,所述弹簧套于转套内并设于卡套内。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辉冯锐陈灿张晓丽刘百龙秦学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