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肥施肥定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08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施肥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体肥施肥定量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液体肥罐体,液体肥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液体肥罐体下部设置有带有调节阀门的出肥口,所述出肥口的前方设置有稳流筒体,稳流筒体靠近出肥口一端设置有密封端盖和进口连接管,进口连接管与出肥口相连接,稳流筒体远离出肥口一端设置有出口连接管,出口连接管与设有流量计的施肥管相连接,稳流筒体内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顶部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前端设置有拉簧和阻流碗,调节杆后端设置有调节旋钮,稳流筒体内设置有与阻流碗相匹配的阻流环,阻流环内壁为锥台状。该液体肥施肥定量装置,前后施肥自动调节,均匀稳定施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肥施肥定量装置
本技术属于施肥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液体肥施肥定量装置。
技术介绍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水肥管理技术,具有节水省肥省工的优点。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用液体肥可以实现连续施肥,不象固体肥需要停机配肥液的问题。液体肥罐体在盛满肥料时,压力大,出肥口液体肥流速快,施肥量大,而随着施肥过程,液体肥罐体中肥料量减少,液位降低,出肥口压力变小,会使得后期出肥量变小,即自然施肥状态下,存在前后施肥不均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施肥均匀的液体肥施肥定量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液体肥罐体,液体肥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液体肥罐体下部设置有带有调节阀门的出肥口,所述出肥口的前方设置有稳流筒体,稳流筒体靠近出肥口一端设置有密封端盖和进口连接管,进口连接管与出肥口相连接,稳流筒体远离出肥口一端设置有出口连接管,出口连接管与设有流量计的施肥管相连接,稳流筒体内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顶部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前端设置有拉簧和阻流碗,调节杆后端设置有调节旋钮,稳流筒体内设置有与阻流碗相匹配的阻流环,阻流环内壁为锥台状。本技术所提供的液体肥施肥定量装置,出肥口的前方设置有稳流筒体。组装时,先打开稳流筒体的密封端盖,拧动调节旋钮,阻流碗由锥台状阻流环内壁的开口大的一端进入阻流环,到达合适位置后停止拧动调节旋钮,阻流碗外沿与阻流环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缝隙,然后拧上稳流筒体的密封端盖,将进口连接管与出肥口相连接,出口连接管与设有流量计的施肥管相连接。施肥前,先关闭调节阀门,从进料口向液体肥罐体内灌入液体肥。施肥时,开启调节阀门,液体肥由出肥口流出进入稳流筒体,进入稳流筒体的液体肥推动阻流碗由锥台状阻流环内壁的开口大的一端向开口小的一端移动。在液体肥罐体内的液体肥的不同液位下,出肥口的压力不同,当液体肥罐体内盛满液体肥时,出肥口压力大流速快,进入稳流筒体的液体肥推动阻流碗由锥台状阻流环内壁的开口大的一端向开口小的一端的移动距离最大,使得阻流碗外沿与阻流环内壁之间的液流缝减小,经出口连接管与设有流量计的施肥管出流的液体肥控制在一定流量。液体肥罐体内的液体肥施用过程中,液体肥罐体内的液体肥越少,底部出肥口压力越小、流速越慢,阻流碗由锥台状阻流环内壁的开口大的一端向开口小的一端的移动距离越来也小,使得阻流碗外沿与阻流环内壁之间的液流缝越来越大,经出口连接管与设有流量计的施肥管出流的液体肥保证一定流量,这样,通过液体肥罐体内液体肥存量不同产生的压力变化,使得阻流碗左右移动,通过阻流碗外沿与阻流环内壁之间的液流缝的大小变化,保证施肥管出流的液体肥流量一定,自动调节液体肥罐体前后施肥均匀。通过出肥口4上的调节阀门3结合流量计,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不同的施肥量流量,当不同设定流量影响施肥均匀性时,打开稳流筒体的密封端盖,拧动调节旋钮,调节阻流碗外沿与阻流环内壁之间缝隙,再通过调节阀门调节稳定性,从而实现满足不同施肥量需求的稳定施肥。本技术所提供的液体肥施肥定量装置,利用不同液位下,出肥口压力不同,通过稳流筒体实现前后施肥自动调节,均匀稳定。其结构简单,不用动力,可以实现定量稳定的施肥,适宜大田作物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液体肥施肥定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稳流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液体肥施肥定量装置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液体肥施肥定量装置包括液体肥罐体1,液体肥罐体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液体肥罐体1下部设置有带有调节阀门3的出肥口4,出肥口4的前方设置有稳流筒体5,稳流筒体5靠近出肥口4一端设置有进口连接管6,进口连接管6与出肥口4相连接,稳流筒体5远离出肥口4一端设置有出口连接管7,出口连接管7与设有流量计8的施肥管9相连接。如图2所示,稳流筒体5一端设置有密封端盖10和进口连接管6,稳流筒体5另一端设置有出口连接管7,稳流筒体5内设置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顶部设置有调节杆12,调节杆12前端设置有拉簧13和阻流碗14,调节杆12后端设置有调节旋钮15,稳流筒体5内设置有与阻流碗14相匹配的阻流环16,阻流环16内壁为锥台状。本技术所提供的液体肥施肥定量装置,出肥口4的前方设置有稳流筒体5。组装时,先打开稳流筒体5的密封端盖10,拧动调节旋钮15,阻流碗14由锥台状阻流环内壁的开口大的一端进入阻流环16,到达合适位置后停止拧动调节旋钮15,阻流碗14外沿与阻流环16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缝隙,然后拧上稳流筒体5的密封端盖10,将进口连接管6与出肥口4相连接,出口连接管7与设有流量计8的施肥管9相连接。施肥前,先关闭调节阀门3,从进料口2向液体肥罐体1内灌入液体肥。施肥时,开启调节阀门3,液体肥由出肥口4流出进入稳流筒体5,进入稳流筒体5的液体肥推动阻流碗14由锥台状阻流环内壁的开口大的一端向开口小的一端移动。在液体肥罐体1内的液体肥的不同液位下,出肥口4的压力不同,当液体肥罐体1内盛满液体肥时,出肥口4压力大流速快,进入稳流筒体5的液体肥推动阻流碗14由锥台状阻流环内壁的开口大的一端向开口小的一端的移动距离最大,使得阻流碗14外沿与阻流环16内壁之间的液流缝减小,经出口连接管7与设有流量计8的施肥管9出流的液体肥控制在一定流量。液体肥罐体1内的液体肥施用过程中,液体肥罐体1内的液体肥越少,底部出肥口4压力越小、流速越慢,阻流碗14由锥台状阻流环内壁的开口大的一端向开口小的一端的移动距离越来也小,使得阻流碗14外沿与阻流环16内壁之间的液流缝越来越大,经出口连接管7与设有流量计8的施肥管9出流的液体肥保证一定流量,这样,通过液体肥罐体1内液体肥存量不同产生的压力变化,使得阻流碗14左右移动,通过阻流碗14外沿与阻流环16内壁之间的液流缝的大小变化,保证施肥管9出流的液体肥流量一定,自动调节液体肥罐体1前后施肥均匀。通过出肥口4上的调节阀门3结合流量计8,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不同的施肥量流量,当不同设定流量影响施肥均匀性时,打开稳流筒体5的密封端盖10,拧动调节旋钮15,调节阻流碗14外沿与阻流环16内壁之间缝隙,再通过调节阀门3调节稳定性,从而实现满足不同施肥量需求的稳定施肥。本技术所提供的液体肥施肥定量装置,不仅限于上述结构,凡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体肥施肥定量装置,包括液体肥罐体,液体肥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液体肥罐体下部设置有带有调节阀门的出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肥口的前方设置有稳流筒体,稳流筒体靠近出肥口一端设置有密封端盖和进口连接管,进口连接管与出肥口相连接,稳流筒体远离出肥口一端设置有出口连接管,出口连接管与设有流量计的施肥管相连接,稳流筒体内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顶部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前端设置有拉簧和阻流碗,调节杆后端设置有调节旋钮,稳流筒体内设置有与阻流碗相匹配的阻流环,阻流环内壁为锥台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液体肥施肥定量装置,包括液体肥罐体,液体肥罐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液体肥罐体下部设置有带有调节阀门的出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肥口的前方设置有稳流筒体,稳流筒体靠近出肥口一端设置有密封端盖和进口连接管,进口连接管与出肥口相连接,稳流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李科江马俊永马筱建徐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