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双行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08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双行播种机,包括:机架,沿其纵向开设有放置槽,沿所述放置槽纵向从前至后平行设置有第一横梁、气缸固定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上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二横梁上设置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第一连接杆,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第二连接杆,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滑块和第四滑块;气缸固定梁,其上设置有双杆气缸;第一开沟器,其与第一滑块的下端连接;第二开沟器,其与第二滑块的下端连接;第一进料斗,其底部连接有第一播种管;第二进料斗,其底部连接有第二播种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不同行距农艺技术要求进行播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双行播种机
本技术涉及农机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调式双行播种机。
技术介绍
播种机是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播种机种植的对象是作物的种子或制成丸粒状的包衣种子。现有气力式播种机的播种单体一般主要由单体架、排种器、开沟圆盘、仿形轮、导种管、镇压器组成,所述开沟圆盘、仿形轮分别转动地设置在播种单体架上。为了在一个播种单体实现双行播种,都是采用两个开沟圆盘,该两个开沟圆盘横向距离不能调整,即播种行距不可调,不能满足不同行距农艺技术要求,而且播种前仍需要人工先进行化肥的撒播,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人工施肥速度慢,效率低,费工费时,且现有的播种器械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播种作业质量好、适应性强的可调式双行播种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双行播种机,包括:机架,沿其纵向两端设置有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沿其纵向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底部开设有开口,沿所述放置槽纵向在所述前行走轮至所述后行走轮的方向上设置有彼此平行的第一横梁、气缸固定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横梁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第一连接杆,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第二连接杆,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平行设置;气缸固定梁,其上设置有双杆气缸,所述双杆气缸的左活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连接,所述双杆气缸的右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连接;第一开沟器,其与所述第一滑块的下端连接;第二开沟器,其与所述第二滑块的下端连接;第一进料斗,其底部连接有第一播种管,所述第一播种管与所述第三滑块的上端连接;第二进料斗,其底部连接有第二播种管,所述第二播种管与所述第四滑块的上端连接;测距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用于感测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距离。优选方案是:还包括:施肥箱,其设置在放置槽内,且在所述前行走轮至所述后行走轮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横梁的后方,所述施肥箱包括固态肥料箱和液体肥料箱,所述固态肥料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进肥口,所述固态肥料箱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肥口,所述液体肥料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进肥口,所述液体肥料箱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出肥口。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播种管和第二播种管上设置有播种控制阀。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播种管与所述第三滑块焊接。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二播种管与所述第四滑块焊接。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开沟器与所述第一滑块焊接,所述第二开沟器与所述第二滑块焊接。本技术通过控制双杆气缸的左活塞杆和右活塞杆来调节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所述测距传感器感测到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后,所述双杆气缸停止的调节操作,本技术能够根据不同行距农艺技术要求进行播种;本技术通过在放置槽设置的固体肥料箱和液体肥料箱,便于人们自行选择相应的肥料,在播种的时候同时进行施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放置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施肥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轨、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用户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双行播种机,包括:机架1,沿其纵向两端设置有前行走轮2和后行走轮3,沿其纵向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底部开设有开口,沿所述放置槽纵向在所述前行走轮至所述后行走轮的方向上依次平行设置有第一横梁7、气缸固定梁8第二横梁9,所述第一横梁7上设置有第一导轨26,所述第一导轨26上设置有第一滑块10和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横梁9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三滑块12和第四滑块13,第一滑块10设于所述第一导轨26内,并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导轨26移动。所述第一导轨26为凹形,包括底面和两个与所述底面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槽27,所述第一滑块10和所述第一导轨26通过设置在滑槽27内的钢球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杆14,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0和第三滑块12;第二连接杆15,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1和第四滑块13,所述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15平行设置;气缸固定梁8,其上设置有双杆气缸17,所述双杆气缸17的左活塞杆18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4的中部连接,所述双杆气缸的右活塞杆19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5的中部连接;第一开沟器6,其与所述第一滑块10的下端连接;第二开沟器,其与所述第二滑块11的下端连接;第一进料斗4,其底部连接有第一播种管5,所述第一播种管5与所述第三滑块12的上端连接;第二进料斗,其底部连接有第二播种管,所述第二播种管与所述第四滑块13的上端连接;测距传感器16,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15上,用于感测所述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杆15的距离。本技术通过控制双杆气缸的左活塞杆和右活塞杆来调节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所述测距传感器感测到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后,所述双杆气缸停止的调节操作,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式双行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沿其纵向两端设置有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沿其纵向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底部开设有开口,沿所述放置槽纵向在所述前行走轮至所述后行走轮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彼此平行的第一横梁、气缸固定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横梁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n第一连接杆,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n第二连接杆,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平行设置;/n气缸固定梁,其上设置有双杆气缸,所述双杆气缸的左活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连接,所述双杆气缸的右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连接;/n第一开沟器,其与所述第一滑块的下端连接;/n第二开沟器,其与所述第二滑块的下端连接;/n第一进料斗,其底部连接有第一播种管,所述第一播种管与所述第三滑块的上端连接;/n第二进料斗,其底部连接有第二播种管,所述第二播种管与所述第四滑块的上端连接;/n测距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用于感测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双行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沿其纵向两端设置有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沿其纵向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底部开设有开口,沿所述放置槽纵向在所述前行走轮至所述后行走轮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彼此平行的第一横梁、气缸固定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横梁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
第一连接杆,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
第二连接杆,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平行设置;
气缸固定梁,其上设置有双杆气缸,所述双杆气缸的左活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连接,所述双杆气缸的右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连接;
第一开沟器,其与所述第一滑块的下端连接;
第二开沟器,其与所述第二滑块的下端连接;
第一进料斗,其底部连接有第一播种管,所述第一播种管与所述第三滑块的上端连接;
第二进料斗,其底部连接有第二播种管,所述第二播种管与所述第四滑块的上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哲杜秀国于娜卢启迪赵振东李国韬
申请(专利权)人:开原市勃农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