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量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35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精量播种机,包括有主梁、左右行走轮、底肥箱装置,左右施肥开沟盘装置、左右播种装置总成,其特征是在主梁(1)是花键梁,左右行走轮通过其轮架上的花套与主梁滑动配合连接,并由传动丝杠带动调整间距;左右播种装置总成和左施肥开沟盘装置一起由花套与主梁滑动配合连接,并由传动螺杆带动调整间距,以调整垄距;在左右施肥开沟盘装置上增设施肥开沟盘刮土刀,在左右播种装置总成的挤压轮装置上增设挤压轮刮土刀、在左右播种装置总成的限深轮装置上增设限深轮刮土刀。其可方便的调整垄距,不仅适用于干土地,而且适用于湿、粘土地,保证精量播种机的作业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量播种机
本技术涉及的是农用播种机,是一种适用干土地、湿土地、粘土地使用的精量播种机,如用于玉米、大豆使用的播种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大田播种机有很多种,结构不同特点不同。精量播种机是一种作业速度快,深施肥量到位,播种深度与株距精准,种子压实保商好的大田播种机,特别适用于大面积土地播种如玉米、大豆等使用。由于地区、地块、种植品种不同,作业垄距不同,现有技术精量播种机垄距调整很不方便,能只通过卸松装置的固定连接件,对各装置进行调整位置,然后再紧固连接实现调整。特别是在更换作业时地块垄距需要临时变化调整时,难以及时方便的进行垄距调整。另外,现有技术精量播种机在应用于湿土地、粘土地使用时,由于土壤黏性大,其施肥开沟盘、播种开沟盘、限深轮、双挤压轮往往会被粘土黏结挤死不转动,因而造成下肥不均,限深轮行走拖土堆,播种开沟盘分土不均下种深度不一,双挤压轮粘土压种不实,给播种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垄距调整简单方便,不仅适用于干土地,而且适用于湿土地、粘土地,使用效果好的精量播种机。本技术精量播种机,包括主梁1、左行走轮2a、右行走轮2b、底肥箱装置3,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左播种装置总成5a、右播种装置总成5b、传动装置。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包括主架51和分别与主架51连接安装的地面追随连杆架52、限深轮装置6、播种装置7、施肥装置8、挤压轮装置9。>在主梁1上固定连接设有用于与拖拉机吊臂连接的左下吊架11、右下吊架12、中部上拉架13。底肥箱装置3通过其架板31与主梁1固定连接安装,并底肥箱装置3位于主梁1的上部。左行走轮2a和右行走轮2b分别通过其轮架20与主梁1的左右两端连接安装。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分别通过其轴架杆40上的连接板401与主梁1连接安装,并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位于主梁1的前侧下部。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分别通过其主架51前端的地面追随连杆架52与主梁1连接安装,并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位于主梁1的后部。传动装置由与左行走轮2a的轮架、右行走轮2b的轮架、左播种装置总成5a的追随地面连杆架52、右播种装置总成5b的追随地面连杆架52转动配合安装的传动主轴A,分别在左行走轮2a和右行走轮2b的轮轴上与传动主轴A之间设有的由伞齿轮和轴杆构成的传动机构,在传动主轴A与底肥箱装置3转轴之间设有的由伞齿轮和轴杆构成的底肥箱装置传动机构,在传动主轴A与播种装置7的转轴之间设有的由伞齿轮和轴杆构成的播种装置传动机构,在播种装置7的转轴与施肥装置8的转轴之间设有的由伞齿轮和轴杆构成的施肥装置传动动机构组成;左行走轮2a和右行走轮2b转动行走时带动传动主轴A转动。其特征是:(1)主梁1是花键梁,即主梁1是截面呈梅花瓣形的管梁;左行走轮2a和右行走轮2b分别通过其轮架20上的第一花套21与主梁1滑动配合连接;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分别通过其地面追随连杆架52上的第二花套521与主梁1滑动配合连接;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分别通过其轴架杆40上的连接板401与所述的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上的第二花套521固定连接,使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通过所述的第二花套521实现与主梁1滑动配合连接;在主梁1上连接设有传动丝杠B,传动丝杠B左右侧分别为正反螺纹,传动丝杠B与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的地面追随连杆架52上的第一螺套523配合;在传动丝杠B轴端上安装设有传动丝杠转动手柄B1,通过传动丝杠转动手柄B1转动传动丝杠B带动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对称左右移动,以调整垄距;在主梁1上分别连接设有左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a和右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b,左行走轮2a和右行走轮2b的轮架20上的第二螺套201分别与左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a和右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b配合,在左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a上安装设有左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转动手柄141a,在右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b上安装设有右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转动手柄141b,分别带动左行走轮2a和右行走轮2b左右移动,调节左行走轮2a和右行走轮2b的位置和间距。(2)在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的轴架板41上左右对称还分别固定连接设有施肥开沟盘第一刀架42,在该施肥开沟盘第一刀架42上分别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设有对应开沟盘46中心部的第一刮刀421和对应开沟盘46外缘部的第二刮刀422;并在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的轴架板41上左右对称还分别固定连接设有施肥开沟盘第二刀架43,在该施肥开沟盘第二刀架43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设有对应开沟盘46外缘部的第三刮刀431;所述的对称设置在开沟盘46左右两侧的第一刮刀421、第二刮刀422、第三刮刀431与开沟盘46的左右外侧面配合,充分将黏结在开沟盘46外侧面上的泥土进行刮除。(3)在挤压轮装置9的挤压轮轴架91上固定连接设有U形支架92,在U形支架92上固定连接设有刮土刀架93,在该刮土刀架93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对应左侧挤压轮90a和右侧挤压轮90b的左侧挤压轮刮土刀94a和右侧挤压轮刮土刀94b。其在挤压轮轴架91带动挤压轮转动调整(左侧挤压轮90a和右侧挤压轮90b形成的锥角在圆周方向的)位置时,由于U形支架92是与挤压轮轴架91一体同时转动,这样左侧挤压轮刮土刀94a和右侧挤压轮刮土刀94b与挤压轮相对位置不变,可保持左侧挤压轮刮土刀94a和右侧挤压轮刮土刀94b与左侧挤压轮90a和右侧挤压轮90b轮面的间距不变,保证刮土刀对挤压轮的刮泥效果。(4)在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的主架51的左右两侧,即在限深轮装置6的左侧限深轮60a和右侧限深轮60b的限深轮支臂61上分别固定连接设有左侧的限深轮刮土刀装置和右侧的限深轮刮土刀装置;限深轮刮土刀装置H由连接架H1、摆杆H2、刮刀架H3、限深轮刮刀H4、拉杆H5、顶簧H6,顶簧压盘手轮H7构成;连接架H1与限深轮支臂61的限深轮支臂轴套62固定连接;摆杆H2铰接在连接架H1上,刮刀架H3固定连接在摆杆H2前部,限深轮刮刀H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刮刀架H3上;限深轮刮刀H4与限深轮60轮面方向呈一定的倾角,并限深轮刮刀H4的刀口部H41为曲线形,即限深轮刮刀H4的刀口部H41与限深轮60外轮廓对应,以使限深轮刮刀H4与限深轮60轮面形成充分的包容配合,并向外侧排出刮下的泥土;在连接架H1后部固定连接设有顶簧座板H10,拉杆H5穿过顶簧座板H10上的开孔,拉杆H5的下端与摆杆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精量播种机,包括有主梁(1)、左行走轮(2a)、右行走轮(2b)、底肥箱装置(3),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左播种装置总成(5a)、右播种装置总成(5b)、传动装置;/n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包括主架(51)和分别与主架(51)连接安装的地面追随连杆架(52)、限深轮装置(6)、播种装置(7)、施肥装置(8)、挤压轮装置(9);/n在主梁(1)上固定连接设有用于与拖拉机吊臂连接的左下吊架(11)、右下吊架(12)、中部上拉架(13);/n底肥箱装置(3)通过其架板(31)与主梁(1)固定连接安装,并底肥箱装置(3)位于主梁(1)的上部;/n左行走轮(2a)和右行走轮(2b)分别通过其轮架(20)与主梁(1)的左右两端连接安装;/n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分别通过其轴架杆(40)上的连接板(401)与主梁(1)连接安装,并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位于主梁(1)的前侧下部;/n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分别通过其主架(51)前端的地面追随连杆架(52)与主梁(1)连接安装,并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位于主梁(1)的后部;/n其特征是:/n主梁(1)是花键梁,即主梁(1)是截面呈梅花瓣形的管梁;/n左行走轮(2a)和右行走轮(2b)分别通过其轮架(20)上的第一花套(21)与主梁(1)滑动配合连接;/n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分别通过其地面追随连杆架(52)上的第二花套(521)与主梁(1)滑动配合连接;/n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分别通过其轴架杆(40)上的连接板(401)与所述的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上的第二花套(521)固定连接,使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通过所述的第二花套(521)实现与主梁(1)滑动配合连接;/n在主梁(1)上连接设有传动丝杠(B),传动丝杠(B)左右侧分别为正反螺纹,传动丝杠(B)与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的地面追随连杆架(52)上的第一螺套(523)配合;在传动丝杠(B)轴端上安装设有传动丝杠转动手柄(B1),通过传动丝杠转动手柄(B1)转动传动丝杠(B)带动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对称左右移动,以调整垄距;/n在主梁(1)上分别连接设有左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a)和右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b),左行走轮(2a)和右行走轮(2b)的轮架(20)上的第二螺套(201)分别与左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a)和右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b)配合,在左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a)上安装设有左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转动手柄(141a),在右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b)上安装设有右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转动手柄(141b),分别带动左行走轮(2a)和右行走轮(2b)左右移动,调节左行走轮(2a)和右行走轮(2b)的位置和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精量播种机,包括有主梁(1)、左行走轮(2a)、右行走轮(2b)、底肥箱装置(3),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左播种装置总成(5a)、右播种装置总成(5b)、传动装置;
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包括主架(51)和分别与主架(51)连接安装的地面追随连杆架(52)、限深轮装置(6)、播种装置(7)、施肥装置(8)、挤压轮装置(9);
在主梁(1)上固定连接设有用于与拖拉机吊臂连接的左下吊架(11)、右下吊架(12)、中部上拉架(13);
底肥箱装置(3)通过其架板(31)与主梁(1)固定连接安装,并底肥箱装置(3)位于主梁(1)的上部;
左行走轮(2a)和右行走轮(2b)分别通过其轮架(20)与主梁(1)的左右两端连接安装;
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分别通过其轴架杆(40)上的连接板(401)与主梁(1)连接安装,并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位于主梁(1)的前侧下部;
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分别通过其主架(51)前端的地面追随连杆架(52)与主梁(1)连接安装,并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位于主梁(1)的后部;
其特征是:
主梁(1)是花键梁,即主梁(1)是截面呈梅花瓣形的管梁;
左行走轮(2a)和右行走轮(2b)分别通过其轮架(20)上的第一花套(21)与主梁(1)滑动配合连接;
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分别通过其地面追随连杆架(52)上的第二花套(521)与主梁(1)滑动配合连接;
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分别通过其轴架杆(40)上的连接板(401)与所述的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上的第二花套(521)固定连接,使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通过所述的第二花套(521)实现与主梁(1)滑动配合连接;
在主梁(1)上连接设有传动丝杠(B),传动丝杠(B)左右侧分别为正反螺纹,传动丝杠(B)与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的地面追随连杆架(52)上的第一螺套(523)配合;在传动丝杠(B)轴端上安装设有传动丝杠转动手柄(B1),通过传动丝杠转动手柄(B1)转动传动丝杠(B)带动左播种装置总成(5a)和右播种装置总成(5b)、左施肥开沟盘装置(4a)和右施肥开沟盘装置(4b)对称左右移动,以调整垄距;
在主梁(1)上分别连接设有左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a)和右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b),左行走轮(2a)和右行走轮(2b)的轮架(20)上的第二螺套(201)分别与左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a)和右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b)配合,在左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a)上安装设有左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转动手柄(141a),在右行走轮轴向移动调节螺杆(14b)上安装设有右行走轮轴向移动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镇名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金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