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种植划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07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种植划行装置,包括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撑管上固定有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上部固定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第一支撑管通过外螺纹与第二支撑管内壁设置的内螺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左右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左右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旋孔和第二螺纹旋孔,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下端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端固定有划行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固定座、划行头、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解决了划行装置不可调节长度不易使用和结构复杂不易翻土种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种植划行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为一种大豆种植划行装置。
技术介绍
大豆植株直立,有分枝。自花授粉,花白色或微带紫色。种子为黄、绿、褐、黑或双色,大豆在各类土壤中均可栽培,但在温暖、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旺盛。为了方便种植,通常会需要用到划行装置。目前,现有的划行装置不可调节长度,不易使用,且结构复杂,不易翻土种植,实用性不佳,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因此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豆种植划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种植划行装置,包括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撑管上固定有第一支撑管,且第二支撑管的左右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下端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端固定有划行头。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上部固定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凸起。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都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第一支撑管通过外螺纹与第二支撑管内壁设置的内螺纹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左右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旋孔和第二螺纹旋孔,且第二支撑管通过第一螺纹旋孔与第一调节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管通过第二螺纹旋孔与第二调节件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下端焊接有金属垫片,且金属垫片上安装有螺栓。优选的,所述金属垫片的下端与划行头抵接连接,且金属垫片上开设有第三螺纹旋孔,所述金属垫片上的螺栓从上到下穿过金属垫片上的第三螺纹旋孔与划行头上开设的螺纹旋槽转动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豆种植划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解决了划行装置不可调节长度不易使用的问题,本技术第一支撑管通过外螺纹与第二支撑管内壁的内螺纹转动连接,且第二支撑管的左右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可向上或向下旋转第一支撑管,使得第一支撑管在第二支撑管内上下移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向里旋转第一调节件,直到第一调节件紧紧地与第一支撑管的左端抵接,之后按相同方法将第二调节件与第一支撑管的右端抵接即可,达到可调节长度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固定座和划行头,解决了划行装置结构复杂不易翻土种植的问题,本技术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为中空结构,且固定座上开设有通孔,先向第一支撑管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一支撑管移动带动划行头移动,然后通过划行头进行翻土,翻土后,再将大豆种子从第一支撑管上端放入,放入后大豆种子会依次通过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和固定座滑落下来,达到易翻土种植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第一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第二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固定座与划行头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1中划行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橡胶套;2、第一支撑管;3、第二支撑管;4、固定座;5、划行头;6、防滑凸起;7、外螺纹;8、内螺纹;9、第一调节件;10、第一螺纹旋孔;11、第二调节件;12、第二螺纹旋孔;13、通孔;14、螺栓;15、金属垫片;16、螺纹旋槽;17、第三螺纹旋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豆种植划行装置,包括第二支撑管3,第二支撑管3上固定有第一支撑管2,且第二支撑管3的左右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调节件9和第二调节件11,第一调节件9和第二调节件11用于固定第一支撑管2,便于调节长度,第二支撑管3的下端固定有固定座4,固定座4的下端固定有划行头5,划行头5用于翻土,便于种植。第一支撑管2的上部固定有橡胶套1,橡胶套1是由橡胶制成,而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起到防滑的效果,且橡胶套1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凸起6,防滑凸起6能增加橡胶套1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防滑能力。第一支撑管2和第二支撑管3都为中空结构,可将大豆种子依次穿过第一支撑管2和第二支撑管3,便于种植大豆,第一支撑管2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7,且第一支撑管2通过外螺纹7与第二支撑管3内壁设置的内螺纹8转动连接,可向第一支撑管2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一支撑管2在第二支撑管3内上下旋转,便于调节长度。第二支撑管3的左右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纹旋孔10和第二螺纹旋孔12,且第二支撑管3通过第一螺纹旋孔10与第一调节件9转动连接,可向右旋转第一调节件9,旋转的第一调节件9会慢慢向右移动,直到第一调节件9与第一支撑管2抵接为止,便于固定第一支撑管2,第二支撑管3通过第二螺纹旋孔12与第二调节件11转动连接,可向左旋转第二调节件11,旋转的第二调节件11会慢慢向左移动,直到第二调节件11与第一支撑管2抵接为止,便于固定第一支撑管2。固定座4上开设有通孔13,从第二支撑管3出来的大豆种子可通过固定座4上的通孔13掉落下来,便于种植大豆。固定座4的下端焊接有金属垫片15,且金属垫片15上安装有螺栓14,金属垫片15起到辅助的效果,可辅助螺栓14固定划行头5,便于将划行头5固定在固定座4上。金属垫片15的下端与划行头5抵接连接,且金属垫片15上开设有第三螺纹旋孔17,金属垫片15上的螺栓14从上到下穿过金属垫片15上的第三螺纹旋孔17与划行头5上开设的螺纹旋槽16转动连接,可将金属垫片15的下端与划行头5抵接,然后将金属垫片15上的第三螺纹旋孔17对准划行头5上的螺纹旋槽16,再将螺栓14从上到下穿过金属垫片15上的第三螺纹旋孔17与划行头5上的螺纹旋槽16连接固定,便于固定划行头5。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金属垫片15的下端与划行头5抵接,然后将金属垫片15上的第三螺纹旋孔17对准划行头5上的螺纹旋槽16,再将螺栓14对准金属垫片15上的第三螺纹旋孔17,并旋转螺栓14从上到下穿过金属垫片15上的第三螺纹旋孔17与划行头5上的螺纹旋槽16连接固定,调节长度时,先向第一支撑管2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一支撑管2在第二支撑管3内上下旋转,旋转到一定位置后,再向里旋转第一调节件9和第二调节件11,直到第一调节件9和第二调节件11与第一支撑管2抵接为止,然后通过划行头5翻开土,之后将大豆种子从第一支撑管2的上端投入,大豆种子会从上到下依次通过第一支撑管2和第二支撑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种植划行装置,包括第二支撑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管(3)上固定有第一支撑管(2),且第二支撑管(3)的左右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调节件(9)和第二调节件(11),所述第二支撑管(3)的下端固定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下端固定有划行头(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种植划行装置,包括第二支撑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管(3)上固定有第一支撑管(2),且第二支撑管(3)的左右端分别固定有第一调节件(9)和第二调节件(11),所述第二支撑管(3)的下端固定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下端固定有划行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种植划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2)的上部固定有橡胶套(1),且橡胶套(1)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凸起(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种植划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2)和第二支撑管(3)都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管(2)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7),且第一支撑管(2)通过外螺纹(7)与第二支撑管(3)内壁设置的内螺纹(8)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种植划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管(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鹏志孙家玉侯国庆刘志中赵永刚冯丽凯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农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