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的狭管鳍片散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06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22
一种可旋转的狭管鳍片散热片,涉及电子元件散热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在底板的上表面垂直分布有若干鳍片,所述的鳍片包括下鳍片、上鳍片,在上鳍片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狭管,所述的狭管的外壁表面的下端通过转动机构与下鳍片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的鳍片均匀分布于底板的上表面。本新型的狭管不但加大了鳍片的散热面积,且巧妙利用了狭管聚风的原理,当狭管内受热时,狭管内空气的压力降低,流通速度加大,从而不断吸引外界的低温空气从狭管快速穿过,极大提高了鳍片散热的效率,另外,上鳍片在散热的同时,还起到了导向作用,可使狭管本身对准风口,进一步提高了通风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的狭管鳍片散热片
本新型属于电子元件散热片
,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的狭管鳍片散热片。
技术介绍
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有部分电能转换为热能。电子元件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散热,就会降低电子元件的效能,减少使用寿命。目前电子产品散热主要是依靠散热片,其中鳍片散热片是主要的散热片形式,其工作原理在于通过鳍片加大散热面积,通过设置通风通道来提高热传导的速率。由此,可以看到,鳍片表面的通风性能,是鳍片散热片能否起到良好散热效果的关键。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鳍片散热片的设计思路多有局限,鳍片表面的通风效果过度依赖于鳍片之间的夹缝或通道,导致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新型公开了鳍片本身具有狭管结构,并利用狭管聚风的原理,增大鳍片散热效率的一种可旋转的狭管鳍片散热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旋转的狭管鳍片散热片,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在底板的上表面垂直分布有若干鳍片,所述的鳍片包括下鳍片、上鳍片,在上鳍片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狭管,所述的狭管的外壁表面的下端通过转动机构与下鳍片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的鳍片均匀分布于底板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的狭管的轴线与上鳍片的前后端面平行,所述的转动机构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微型轴承。优选的,所述的鳍片在底板的上表面呈矩阵分布,且每列鳍片之间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列间通风通道,每行鳍片间也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行间通风通道,各个鳍片之间的距离为狭管和上鳍片提供足够的转动空间。优选的,所述的上鳍片与下鳍片的宽度相同;所述的上鳍片的高度等于下鳍片的高度;或上鳍片的高度大于下鳍片的高度;或上鳍片的高度小于下鳍片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的狭管的一端的内径大于另一端的内径。优选的,所述的上鳍片的厚度小于下鳍片的厚度。优选的,所述的鳍片表面涂有纳米碳材料。本新型一种可旋转的狭管鳍片散热片的有益效果为:本新型的狭管不但加大了鳍片的散热面积,且巧妙利用了狭管聚风的原理,当狭管内受热时,狭管内空气的压力降低,流通速度加大,从而不断吸引外界的低温空气从狭管快速穿过,极大提高了鳍片散热的效率,另外,上鳍片在散热的同时,还起到了导向作用,可使狭管本身对准风口,进一步提高了通风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新型俯视图(狭管和上鳍片旋转至与下鳍片垂直);图2:本新型右视图(狭管和上鳍片旋转至与下鳍片平行);图3:本新型正视图(狭管和上鳍片旋转至与下鳍片平行);1:底板,2:下鳍片,3:狭管,4:上鳍片,5:转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新型一种可旋转的狭管鳍片散热片,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为现有
技术实现思路
,未画出),在底板1的上表面垂直分布有若干鳍片,所述的鳍片包括下鳍片2、上鳍片4,在上鳍片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狭管3,所述的狭管3的外壁表面的下端通过转动机构5与下鳍片2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的鳍片均匀分布于底板1的上表面;在散热过程中,狭管3内由于受热,空气压力减低,同时由于狭管效应,吸引外界的低温空气快速穿过狭管3,从而使鳍片快速降温,提高了散热效率;另外,上鳍片4起到了导向作用,可使狭管3的端口对准风口,进一步提高了鳍片的散热效率。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2、如3所示,所述的狭管3的轴线与上鳍片4的前后端面平行,所述的转动机构5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微型轴承。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鳍片在底板1的上表面呈矩阵分布,且每列鳍片之间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列间通风通道,每行鳍片间也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行间通风通道,各个鳍片之间的距离为狭管3和上鳍片4提供足够的转动空间。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2、如3所示,所述的上鳍片4与下鳍片2的宽度相同;所述的上鳍片4的高度等于下鳍片2的高度(图中未画出);或上鳍片4的高度大于下鳍片2的高度(图2);或上鳍片4的高度小于下鳍片2的高度(图3);狭管3与上鳍片4的转动也可以带动空气流动,促进鳍片散热,因此,上鳍片4的面积大,可带动更多的空气流动,而上鳍片4的面积小,则转向灵活。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狭管3的一端的内径大于另一端的内径(图中未画出);由于内径小的部分空气流速渐进增大,则更有利于狭管3内气体流通,同时从较大内径的端口可进入更多的低温空气,可促进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鳍片4的厚度小于下鳍片2的厚度(图中未画出);厚度较薄的上鳍片4对狭管3的导向作用更好。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鳍片表面涂有纳米碳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的狭管鳍片散热片,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为:在底板的上表面垂直分布有若干鳍片,所述的鳍片包括下鳍片、上鳍片,在上鳍片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狭管,所述的狭管的外壁表面的下端通过转动机构与下鳍片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的鳍片均匀分布于底板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的狭管鳍片散热片,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为:在底板的上表面垂直分布有若干鳍片,所述的鳍片包括下鳍片、上鳍片,在上鳍片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设置的狭管,所述的狭管的外壁表面的下端通过转动机构与下鳍片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的鳍片均匀分布于底板的上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狭管鳍片散热片,其特征为:所述的狭管的轴线与上鳍片的前后端面平行,所述的转动机构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微型轴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狭管鳍片散热片,其特征为:所述的鳍片在底板的上表面呈矩阵分布,且每列鳍片之间保持均匀的距离、并形成列间通风通道,每行鳍片间也保持均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仁乐李强卢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硅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