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03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智能家居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保护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家居管理装置本体、USB接口、电源开关、底座、护壳和壳门,所述USB接口开设于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的前表面上;通过设置底座,并在底座上设置有限位槽和减震垫,使的家居管理装置本体在放置时更加稳定,还设置有散热孔和防尘网,帮助家居管理装置主体有效散热,同时避免灰尘进入到装置内部,损害内部的零部件,从而降低使用寿命,还设置有护壳、可打开的壳门和方便手抓的手柄,对装置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了外部伤害,并且在护壳的四周设置螺纹通孔,以便于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智能家居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家居(smarthome,homeautomation)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现有的只能家居管理装置,在固定时不够稳定,保护措施不够,在受到外部撞击时,很容易损坏,使得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只能家居管理装置,在固定时不够稳定,保护措施不够,在受到外部撞击时,很容易损坏,使得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保护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家居管理装置本体、USB接口、电源开关、底座、护壳和壳门,所述USB接口开设于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的前表面上,所述电源开关嵌入在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的前表面上,且位于所述USB接口的一侧,所述底座与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的底部,所述护壳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的外部,所述壳门与所述护壳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护壳的顶部,所述保护组件包括限位槽、减震垫、散热孔、防尘网、螺纹通孔和手柄,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减震垫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散热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开设在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每个所述散热孔的外部均覆盖有一个所述防尘网,所述螺纹通孔开设在所述护壳的外侧壁上,所述手柄与所述壳门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门的顶部。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手柄套,所述手柄套套设在所述手柄的外部。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插销,所述插销与所述壳门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手柄套的前方。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支脚,所述支脚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分别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四周,每个所述支脚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中间位置处为空心,且空心部分面积小于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的底面积。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防尘网的面积大于所述散热孔,且覆盖在所述散热孔的外表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装置,通过设置底座,并在底座上设置有限位槽和减震垫,使的家居管理装置本体在放置时更加稳定,还设置有散热孔和防尘网,帮助家居管理装置主体有效散热,同时避免灰尘进入到装置内部,损害内部的零部件,从而降低使用寿命,还设置有护壳、可打开的壳门和方便手抓的手柄,对装置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了外部伤害,并且在护壳的四周设置螺纹通孔,以便于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限位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组件、11-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2-USB接口、13-电源开关、14-底座、15-护壳、16-壳门、17-、18-、2-保护组件、21-限位槽、22-减震垫、23-散热孔、24-防尘网、25-螺纹通孔、26-手柄、27-手柄套、28-插销、29-支脚。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装置技术方案:包括壳体组件1和保护组件2。壳体组件1包括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USB接口12、电源开关13、底座14、护壳15和壳门16,USB接口12开设于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前表面上,电源开关13嵌入在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前表面上,且位于USB接口12的一侧,底座14与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底部,护壳15与底座14固定连接,且位于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外部,壳门16与护壳15转动连接,且位于护壳15的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1包括用于家居管理的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USB接口12和电源开关13、用于支撑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底座14、保护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护壳15和可打开的壳门16。保护组件2包括限位槽21、减震垫22、散热孔23、防尘网24、螺纹通孔25和手柄26,限位槽21开设在底座14的上表面上,减震垫22与底座14固定连接,且位于底座14上,散热孔23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开设在底座14的外侧壁上,每个散热孔23的外部均覆盖有一个防尘网24,螺纹通孔25开设在护壳15的外侧壁上,手柄26与壳门16固定连接,且位于壳门16的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组件2包括用于限位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限位槽21、用于减震的减震垫22、用于散热的散热孔23、用于防尘的防尘网24、用于固定的螺纹通孔25和方便手拿以打开壳门16的手柄26。进一步的,保护组件2还包括手柄套27,手柄套27套设在手柄26的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组件2还包括手柄套27,手柄套27套设在手柄26的外部,起到保护手柄26的作用。进一步的,保护组件2还包括插销28,插销28与壳门16固定连接,且位于手柄套27的前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组件2还包括插销28,插销28在不需要接触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时,可以将壳门16封闭在护壳15的顶部。进一步的,保护组件2还包括支脚29,支脚29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分别与底座14固定连接,且分别位于底座14的底部四周,每个支脚29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组件2还包括支脚29,固定在底座14的底部四周,支脚29将整个装置支起,更有利于散热,并且支脚29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底部连接有真空吸盘,在固定时更加稳定。进一步的,限位槽21的中间位置处为空心,且空心部分面积小于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底面积。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槽21为空心的,且空心部分小于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底面积,可以对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起到限位作用,且空心的部分更有利于散热。进一步的,防尘网24的面积大于散热孔23,且覆盖在散热孔23的外表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防尘网24覆盖在散热孔23的外表面上,用于放置灰尘进入内部,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当使用该家居管理装置时,开设在底座14上的限位槽21对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在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受到撞击时,通过螺纹通孔25固定在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外部的护壳15可以对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起到保护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和保护组件(2),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USB接口(12)、电源开关(13)、底座(14)、护壳(15)和壳门(16),所述USB接口(12)开设于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前表面上,所述电源开关(13)嵌入在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前表面上,且位于所述USB接口(12)的一侧,所述底座(14)与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底部,所述护壳(15)与所述底座(14)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外部,所述壳门(16)与所述护壳(15)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护壳(15)的顶部,所述保护组件(2)包括限位槽(21)、减震垫(22)、散热孔(23)、防尘网(24)、螺纹通孔(25)和手柄(26),所述限位槽(21)开设在所述底座(14)的上表面上,所述减震垫(22)与所述底座(14)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底座(14)上,所述散热孔(23)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开设在所述底座(14)的外侧壁上,每个所述散热孔(23)的外部均覆盖有一个所述防尘网(24),所述螺纹通孔(25)开设在所述护壳(15)的外侧壁上,所述手柄(26)与所述壳门(16)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壳门(16)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和保护组件(2),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USB接口(12)、电源开关(13)、底座(14)、护壳(15)和壳门(16),所述USB接口(12)开设于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前表面上,所述电源开关(13)嵌入在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前表面上,且位于所述USB接口(12)的一侧,所述底座(14)与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底部,所述护壳(15)与所述底座(14)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家居管理装置本体(11)的外部,所述壳门(16)与所述护壳(15)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护壳(15)的顶部,所述保护组件(2)包括限位槽(21)、减震垫(22)、散热孔(23)、防尘网(24)、螺纹通孔(25)和手柄(26),所述限位槽(21)开设在所述底座(14)的上表面上,所述减震垫(22)与所述底座(14)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底座(14)上,所述散热孔(23)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开设在所述底座(14)的外侧壁上,每个所述散热孔(23)的外部均覆盖有一个所述防尘网(24),所述螺纹通孔(25)开设在所述护壳(15)的外侧壁上,所述手柄(26)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培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