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型线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0237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型线路板,包括有左线路板和右线路板;所述左线路板的上下侧前端均设有卡套移动槽,所述左线路板的前端左右穿插在卡套内,所述卡套的后侧上下端左右活动穿插在卡套移动槽内,所述左线路板的右端通过铰链铰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增距板的左端,所述增距板的右侧后端固定连接在插杆的后端侧面;所述右线路板的上下侧前端均设有卡套配合移动槽,所述右线路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插筒。本组装型线路板,首先可进行线路板的组装,在组装后保证线路板的稳定性,还可将线路板进行上下叠加,在外部设备长度和宽度尺寸不够时保证线路板能装入设备内,且对线路板进行保护,且避免线路板相互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型线路板
本技术涉及线路板
,具体为一种组装型线路板。
技术介绍
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传统的线路板通常都是包括基板,在基板上设置元器件,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不同电子的装配,需要生产制造不同规格尺寸的线路板,也就需要开发不同规格的模具,然而模具的开发成本十分昂贵,这样显然增大了线路板的购置成本,这个是线路板消费者不愿意接受的,而传统的组装型线路板存在连接强度不足的难题,且目前的组装型线路板多是横向拼接的形式,面对宽度和长度尺寸较小的设备,组装型线路板不能装入设备中,在对比申请号为201720874152.3所提供的设计来看,该设计使线路板固定,增加线路板的稳定性,但是其没有保护电器元件的结构,在组装电路板后,可能会因为线路板的增长而导致外部设备损坏电路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组装型线路板,首先可进行线路板的组装,在组装后保证线路板的稳定性,还可将线路板进行上下叠加,在外部设备长度和宽度尺寸不够时保证线路板能装入设备内,且对线路板进行保护,且避免线路板相互干扰,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型线路板,包括有左线路板和右线路板;左线路板:所述左线路板的上下侧前端均设有卡套移动槽,所述左线路板的前端左右穿插在卡套内,所述卡套的后侧上下端左右活动穿插在卡套移动槽内,所述左线路板的右端通过铰链铰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增距板的左端,所述增距板的右侧后端固定连接在插杆的后端侧面;右线路板:所述右线路板的上下侧前端均设有卡套配合移动槽,所述右线路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插筒,所述插杆的前端活动穿插在插筒内,通过插杆在插筒内转动可使左线路板和右线路板同水平面安装和上下叠加安装,增加线路板与设备的匹配几率,在左线路板与右线路板平行安装时,卡套避免插杆退出插筒,保证线路板整体的稳定性,且保证左线路板不会相对右线路板转动。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矩形阵列排布在右线路板的上侧,在左线路板与右线路板上下叠加安装时,承重柱可对右线路板进行支撑。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右线路板的下侧,通过隔离板避免左线路板和右线路板相互干扰。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隔离下支撑柱和隔离上支撑柱,所述隔离下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右线路板的下侧,所述隔离下支撑柱的右侧设有固定卡孔,所述隔离上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左线路板的下侧,所述隔离上支撑柱的左侧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通过隔离下支撑柱和隔离上支撑柱来避免左线路板和右线路板在叠加时不能保持相对平行。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一端活动穿插在第一插孔内,所述卡扣的另一端活动穿插在第二插孔内,通过卡扣保证左线路板和右线路板相互叠加时的稳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组装型线路板,具有以下好处:1、通过插杆在插筒内转动可使左线路板和右线路板同水平面安装和上下叠加安装,增加线路板与设备的匹配几率,在左线路板与右线路板平行安装时,卡套避免插杆退出插筒,保证线路板整体的稳定性,且保证左线路板不会相对右线路板转动。2、在左线路板与右线路板上下叠加安装时,承重柱可对右线路板进行支撑,通过隔离板避免左线路板和右线路板相互干扰,通过隔离下支撑柱和隔离上支撑柱来避免左线路板和右线路板在叠加时不能保持相对平行,通过卡扣保证左线路板和右线路板相互叠加时的稳定。3、本组装型线路板,首先可进行线路板的组装,在组装后保证线路板的稳定性,还可将线路板进行上下叠加,在外部设备长度和宽度尺寸不够时保证线路板能装入设备内,且对线路板进行保护,且避免线路板相互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线路板、2卡套、3转柱、4增距板、5插筒、6承重柱、7右线路板、8插杆、9隔离下支撑柱、10隔离板、11隔离上支撑柱、12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型线路板,包括有左线路板1和右线路板7;左线路板1:左线路板1的上下侧前端均设有卡套移动槽,左线路板1的前端左右穿插在卡套2内,卡套2的后侧上下端左右活动穿插在卡套移动槽内,左线路板1的右端通过铰链铰接有转柱3,转柱3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增距板4的左端,增距板4的右侧后端固定连接在插杆8的后端侧面,还包括有隔离下支撑柱9和隔离上支撑柱11,隔离下支撑柱9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右线路板7的下侧,隔离下支撑柱9的右侧设有固定卡孔,隔离上支撑柱1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左线路板1的下侧,隔离上支撑柱11的左侧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通过隔离下支撑柱9和隔离上支撑柱11来避免左线路板1和右线路板7在叠加时不能保持相对平行,还包括有卡扣12,卡扣12的一端活动穿插在第一插孔内,卡扣12的另一端活动穿插在第二插孔内,通过卡扣12保证左线路板1和右线路板7相互叠加时的稳定;右线路板7:右线路板7的上下侧前端均设有卡套配合移动槽,右线路板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插筒5,插杆8的前端活动穿插在插筒5内,通过插杆8在插筒5内转动可使左线路板1和右线路板7同水平面安装和上下叠加安装,增加线路板与设备的匹配几率,在左线路板1与右线路板7平行安装时,卡套2避免插杆8退出插筒5,保证线路板整体的稳定性,且保证左线路板1不会相对右线路板7转动,还包括有承重柱6,承重柱6矩形阵列排布在右线路板7的上侧,在左线路板1与右线路板7上下叠加安装时,承重柱6可对右线路板7进行支撑,还包括有隔离板10,隔离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右线路板7的下侧,通过隔离板10避免左线路板1和右线路板7相互干扰。在使用时:将插杆8插入插筒5内,向右移动卡套2,将卡套2同时卡进卡套移动槽和卡套配合移动槽内,此时卡套2卡住插筒5,避免插杆8退出插筒5,且保证插杆8不会在插筒5内转动,将线路板放入设备中,隔离下支撑柱9和隔离上支撑柱11避免外部设备伤害左线路板1和右线路板7底部的线路;当设备腔内长度尺寸不够,而高度尺寸较大时,可左移卡套2,转动右线路板7,右线路板7带动插筒5转动,插筒5相对插杆8转动的同时带动插杆8移动,插杆8带动增距板4绕转柱3转动,此时隔离下支撑柱9和隔离上支撑柱11相抵触,将卡扣12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抽出,将卡扣12插入第一插孔和固定卡孔内,卡扣12将隔离下支撑柱9和隔离上支撑柱11卡紧,则左线路板1和右线路板7被固定,将右线路板7朝下放入设备中,承重柱6来支撑右线路板7,隔离板10进一步避免左线路板1内的线路与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型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线路板(1)和右线路板(7);/n左线路板(1):所述左线路板(1)的上下侧前端均设有卡套移动槽,所述左线路板(1)的前端左右穿插在卡套(2)内,所述卡套(2)的后侧上下端左右活动穿插在卡套移动槽内,所述左线路板(1)的右端通过铰链铰接有转柱(3),所述转柱(3)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增距板(4)的左端,所述增距板(4)的右侧后端固定连接在插杆(8)的后端侧面;/n右线路板(7):所述右线路板(7)的上下侧前端均设有卡套配合移动槽,所述右线路板(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插筒(5),所述插杆(8)的前端活动穿插在插筒(5)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型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线路板(1)和右线路板(7);
左线路板(1):所述左线路板(1)的上下侧前端均设有卡套移动槽,所述左线路板(1)的前端左右穿插在卡套(2)内,所述卡套(2)的后侧上下端左右活动穿插在卡套移动槽内,所述左线路板(1)的右端通过铰链铰接有转柱(3),所述转柱(3)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增距板(4)的左端,所述增距板(4)的右侧后端固定连接在插杆(8)的后端侧面;
右线路板(7):所述右线路板(7)的上下侧前端均设有卡套配合移动槽,所述右线路板(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插筒(5),所述插杆(8)的前端活动穿插在插筒(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型线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承重柱(6),所述承重柱(6)矩形阵列排布在右线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锦青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安顺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