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插座型开关量控制多路接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95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微插座型开关量控制多路接收模块,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多阵列的光接收组件和多路放大器;多阵列的光接收组件为12路的PIN光接收机;多路放大器与所述PIN光接收机分别对应连接;外壳一侧连接有光纤尾纤;光纤尾纤一端穿过外壳与所述PIN光接收机对准耦合连接,光纤尾纤另一端连接有光口结构;外壳外部还设有微型插座,微型插座与多路放大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光纤尾纤将光信号引入,可进行12路的并行信号传输,传输速率快;采用微型插座,可插设在应用设备上,接收与开关量相关的DC信号,对所应用的设备进行控制;且通过芯片的高密度设计,整个接收模块封装尺寸微小,环境适应性高,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插座型开关量控制多路接收模块
本技术涉及光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微插座型开关量控制多路接收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安防、军舰、航空等大型的自动化设备中,由于这些设备通常设置在各种严酷的环境中,例如高温、潮湿或高辐射等,此时依靠人工难以对其控制和管理,因此通常采用控制端设备对上述设备以无线的方式进行管控。而在管控的过程中控制端设备和上述设备之间会产生大量的开关量指令或信号,这些信号需要通过光模块以光电转换的形式进行接收和发送。在实际应用中,光模块分为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射模块发射的光信号,并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把电信号发送给所应用的设备对所应用的设备进行管控的器件,接收模块通常设置在调度端或者被调度的设备上,以实现信号的交互。传统的分离式的光接收模块,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够优化,所呈现的尺寸往往很大,使得其环境适应性较低,如果在比较恶劣环境中运行,由于其抗振性能低,可能会发生损坏或无法正常工作,并且在高可靠性系统中运行时其相应的可靠性也远远不能满足高可靠性系统要求。且随着光纤通信领域中对通信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插座型开关量控制多路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多阵列的光接收组件和多路放大器;所述多阵列的光接收组件为12路的PIN光接收机,用于将多阵列的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所述多路放大器与所述PIN光接收机分别对应连接,用于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放大;所述外壳一侧连接有光纤尾纤,所述光纤尾纤用于将光信号引入;所述光纤尾纤一端穿过外壳与所述PIN光接收机对准耦合连接,所述光纤尾纤另一端连接有光口结构;所述外壳外部还设有微型插座,所述微型插座与多路放大器电连接,用于与外部应用设备连接以实现信号互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插座型开关量控制多路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多阵列的光接收组件和多路放大器;所述多阵列的光接收组件为12路的PIN光接收机,用于将多阵列的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所述多路放大器与所述PIN光接收机分别对应连接,用于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放大;所述外壳一侧连接有光纤尾纤,所述光纤尾纤用于将光信号引入;所述光纤尾纤一端穿过外壳与所述PIN光接收机对准耦合连接,所述光纤尾纤另一端连接有光口结构;所述外壳外部还设有微型插座,所述微型插座与多路放大器电连接,用于与外部应用设备连接以实现信号互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插座型开关量控制多路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PIN光接收机的为接收激光波长为850nm的光接收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插座型开关量控制多路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放大器包括跨阻放大器和限幅放大器;所述跨阻放大器与所述PIN光接收机,用于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所述限幅放大器与所述跨阻放大器连接,用于对电压信号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生金殷瑞麟王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凌克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