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发电供电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94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发电供电单元,包括集装箱体、可折叠太阳能板以及风力发电装置,所述集装箱体分为控制箱和储存箱,所述集装箱体顶部安装风力发电装置;所述控制箱内设有蓄电池、太阳能控制器以及风力发电控制器;所述储存箱内存放可折叠太阳能板,所述可折叠太阳能板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安装框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装在安装框架上,所述安装框架底部装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移动式可折叠太阳能板,采用合页式结构设计,各组成部分用螺栓固定方式连接,折叠后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在现场展开支撑即可,操作方便快捷,无需专业人员;采用光伏发电为主,风力发电为辅的工作模式,减少了对天气的依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发电供电单元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发电供电单元。
技术介绍
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它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该类项目必须接入公共电网,与公共电网一起为附近的用户供电。然而在一些特殊的用电场合下,比如移动式加油站、移动式充电站或移动式卫生间等具有流动性质的公共设施;比如蔬菜种植箱、污水处理系统等长期在户外工作的工作设备;比如临时避难所、工地临时设施等临时建筑之类,需要方便随时转移、可快速移动并安装发电的供电设施。申请号为CN201721197150.1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集装箱整体快速收放光伏组件的机构,沿光伏方舱侧门纵向延伸的两条平行导轨,太阳能电池板四周设置不锈钢包边,通过合页铰链首尾相连,每块太阳能电池板两侧边的合页铰链一正一反交错安装;每块太阳能电池板两侧安装有能够沿导轨移动的滚轮;太阳能电池板通过两侧滚轮沿导轨移动,能够沿导轨快速展开铺设或折叠收拢入光伏方舱内。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光伏组件的框架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连接问题,解决了传统太阳能电池板铺设时需要分块铺设、工作量大、操作繁琐的问题,但是依然需要借助导轨和支架来搭设光伏组件,不能够满足随时转移的机动性需求;而且上述技术方案没有配备储能装置,不能够适用于阴雨天和夜间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发电供电单元,快速安装、快速供电且光照不足时可用风能作为补充,特别适用于户外供电、灾害救援、部队机动转移等环境相对恶劣且情况紧急的场景。本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发电供电单元,包括集装箱体、可折叠太阳能板以及风力发电装置,所述集装箱体分为控制箱和储存箱,所述集装箱体顶部安装风力发电装置;所述控制箱内设有蓄电池、太阳能控制器以及风力发电控制器;所述储存箱内存放可折叠太阳能板,所述可折叠太阳能板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安装框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装在安装框架上,所述安装框架底部装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集装箱体外长最小为10英尺,最大为40英尺;所述集装箱体的尺寸能够适用于包括村道和乡道在内的一般道路运输。优选的,所述储存箱设有侧门,所述侧门位于储存箱的两侧长边处,打开侧门可以将可折叠太阳能板从箱体内快速取出。优选的,所述侧门向上开启,侧门和集装箱体之间设有支撑杆。优选的,所述侧门向两侧滑动开启,所述集装箱体顶板和底板边缘处设有轨道,所述侧门在轨道内滑动。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由带有凹槽的铝合金杆件焊接而成,每个安装框架之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铝合金框架轻便,便于移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则方便拉开太阳能板并选择合适角度固定。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两面均可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设有螺栓支耳,通过螺栓将螺栓支耳与安装框架固定连接。优选的,多组所述可折叠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多个所述风力发电装置通过风力发电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优选的,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所述控制箱侧壁上设有散热风扇,防止锂电池过热。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采用移动式可折叠太阳能板,采用合页式结构设计,各组成部分用螺栓固定方式连接,折叠后占用空间小。2、本技术结构简单,在现场展开支撑即可,操作方便快捷,无需专业人员;结构模块化、标准化,方便替换和扩展联动,也便于维护。3、本技术采用光伏发电为主,风力发电为辅的工作模式,减少了对天气的依赖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可折叠太阳能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A-A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可折叠太阳能板的单片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侧门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装箱体;11-控制箱;12-存储箱;13-侧门;14-支撑杆;2-可折叠太阳能板;21-太阳能电池板;22-安装框架;23-万向轮;24-螺栓支耳;25-螺栓;3-风力发电装置;4-凹槽;5-合页;51-顶部合页;52-底部合页。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公开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特例举以下实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参阅附图1,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发电供电单元,包括集装箱体1、可折叠太阳能板2以及风力发电装置3,所述集装箱体1外长为10英尺,能够适用于包括村道和乡道在内的一般道路运输。所述集装箱体1分为控制箱11和储存箱12,所述集装箱体1顶部安装风力发电装置3;所述控制箱11内设有蓄电池、太阳能控制器以及风力发电控制器;多组所述可折叠太阳能板2通过太阳能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多个所述风力发电装置3通过风力发电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所述控制箱11侧壁上设有散热风扇,防止锂电池过热。所述储存箱12内存放可折叠太阳能板2;所述储存箱12设有侧门13,所述侧门13位于储存箱12的两侧长边处,打开侧门13可以将可折叠太阳能板2从箱体内快速取出。所述侧门13向两侧滑动开启,所述集装箱体1顶板和底板边缘处设有轨道,所述侧门13在轨道内滑动。如图2-3所示,所述可折叠太阳能板2包括太阳能电池板21和安装框架2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1固装在安装框架22上。所述安装框架22两面均可安装太阳能电池板21,每面安装2块太阳能电池板21;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1上设有螺栓支耳24,通过螺栓25将螺栓支耳24与安装框架22固定连接。安装框架22之间通过合页5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框架22由带有凹槽4的铝合金杆件焊接而成,铝合金框架轻便,便于移动。通过合页5转动连接则方便拉开太阳能板并选择合适角度固定。所述铝合金杆件四个侧面上均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截面大致呈T型,凹槽4平行于铝合金杆件的长边。如图4所示,所述合页5分为顶部合页51和底部合页52,所述底部合页52的固定部到转轴的距离比顶部合页51长,以确保可折叠太阳能板2收起时,太阳能电池板21之间彼此平行。所述安装框架22底部装有万向轮23,万向轮23位于底部合页52之间。实施例2:如图5所示,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发电供电单元,包括集装箱体1、可折叠太阳能板2以及风力发电装置3,所述集装箱体1外长为40英尺,所述侧门13向上开启,侧门13和集装箱体1之间设有支撑杆14。侧面13向上开启的方式节省了门板所占据的空间。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尽管上面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发电供电单元,包括集装箱体、可折叠太阳能板以及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体分为控制箱和储存箱,所述集装箱体顶部安装风力发电装置;所述控制箱内设有蓄电池、太阳能控制器以及风力发电控制器;所述储存箱内存放可折叠太阳能板,所述可折叠太阳能板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安装框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装在安装框架上,所述安装框架底部装有万向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自发电供电单元,包括集装箱体、可折叠太阳能板以及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体分为控制箱和储存箱,所述集装箱体顶部安装风力发电装置;所述控制箱内设有蓄电池、太阳能控制器以及风力发电控制器;所述储存箱内存放可折叠太阳能板,所述可折叠太阳能板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安装框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装在安装框架上,所述安装框架底部装有万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移动的自发电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体外长最小为10英尺,最大为40英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移动的自发电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设有侧门,所述侧门位于储存箱的两侧长边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移动的自发电供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向上开启,侧门和集装箱体之间设有支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立彬张贤伟任宇飞纪玉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融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