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稳定调速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稳定调速电路,属于电力设备调速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制造中进行工作;电力设备通过内部的电机工作,从而带动外部工作设备进行所需要的工作,解决了人力劳动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现有技术中的电力设备电机在工作时无法通过控制终端发出的调整信号进行电机速度调整,同时在信号传输中,因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信号传输的速度下降,从而导致电机调速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稳定调速电路,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稳定调速电路,包括:多谐振荡模块、电源调速模块、开环放大模块、以及反馈模块。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调速模块包括:晶振电容C3、电感L1、电感L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可调电子RV2、电阻R2、电容C4、电容C5、三极管Q2、二极管D7;所述晶振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稳定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谐振荡模块、电源调速模块、开环放大模块、以及反馈模块;/n其中,所述电源调速模块包括:晶振电容C3、电感L1、电感L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可调电阻RV2、电阻R2、电容C4、电容C5、三极管Q2、二极管D7;所述晶振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晶振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V2的一端和可调端同时与所述二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稳定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谐振荡模块、电源调速模块、开环放大模块、以及反馈模块;
其中,所述电源调速模块包括:晶振电容C3、电感L1、电感L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可调电阻RV2、电阻R2、电容C4、电容C5、三极管Q2、二极管D7;所述晶振电容C3的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晶振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V2的一端和可调端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和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V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容C5的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和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稳定调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谐振荡模块包括:三极管Q1、可调电阻RV1、电阻R1、二极管D1、电容C1、二极管D2、电容C2、集成电路U1;其中,所述集成电路U1的4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5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2号引脚与所述可调电阻RV1的可调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3号引脚、6号引脚、7号引脚同时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8号引脚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和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可调电阻RV1的一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1号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勇,杨桥玉,吕军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