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总成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930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公开了一种逆变器总成及电动汽车,逆变器总成包括主体箱,主体箱内部通过隔板形成两个腔体,还包括功率模块,设有两个且并联设置,每个腔体内设有一个功率模块;冷却组件,设于两个功率模块之间且关于垂直于隔板厚度方向的平面对称设置,用于对两个功率模块进行同步冷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冷却组件设于两个功率模块之间且关于垂直于隔板厚度方向的平面对称设置,用于对两个功率模块进行同步冷却,使两个功率模块的冷却效果相近,而且冷却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变器总成及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总成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在电机驱动系统中,使用逆变器对驱动电机转速进行控制调节,逆变器的主要功能包括如下:第一,作为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之间的能量传输装置,其具有逆变功能,即DC-AC转换功能,例如,其可以将动力电池输入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三相高压交流电传输给驱动电机;第二,作为控制信号接口电路与驱动电机控制电路,接收由整车控制器发送的信号以及电机温度、速度、功率等信号,做出相应反馈,再将信号反馈给整车控制器和驱动电机,从而起到驱动电机控制作用。随着对大功率逆变器的需求不断增加且对逆变器要求越来越高,单个功率模块的输出参数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通常采用多个功率模块并联组合构成更高电流密度功率模块的方法来提高逆变器的功率等级。该方法不仅可提供所需的输出参数,且具有布局灵活及性价比较高等优势。但功率模块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了保证功率模块能够正常工作,通常需要对功率模块进行冷却。但现有的冷却方式多为对功率模块进行串联冷却,多个功率模块的冷却效果差异较大;少数并联冷却方案,又多采用同侧布置形式,冷却结构占用空间较大,且结构相对复杂的问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逆变器总成,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总成及电动汽车,能够在实现紧凑化设计、大输出功率的同时,实现多个功率模块进行同步冷却。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逆变器总成,包括主体箱,所述主体箱内部通过隔板形成两个腔体,还包括:功率模块,设有两个且并联设置,每个所述腔体内设有一个所述功率模块;冷却组件,设于两个功率模块之间且关于垂直于所述隔板厚度方向的平面对称设置,用于对两个所述功率模块进行同步冷却。作为上述逆变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两个并联设置且与所述功率模块一一对应的散热水道,两个所述散热水道关于垂直于所述隔板厚度方向的平面对称设置且均流通有冷却液。作为上述逆变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水道设于对应的功率模块上,或两个所述散热水道均设于所述隔板内部且沿所述隔板厚度方向分布。作为上述逆变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进水水道和出水水道,所述进水水道和所述出水水道均关于所述隔板对称设置;所述进水水道的下游端设有两个第一冷却水口,两个所述第一冷却水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散热水道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水水道的上游端设有两个第二冷却水口,两个第二冷却水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散热水道的出口连通。作为上述逆变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一个形成于所述隔板内部的散热水道,所述散热水道关于垂直于所述隔板厚度方向的平面对称设置。作为上述逆变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由电磁屏蔽材料制成,所述逆变器总成还包括:控制板和两个驱动板,每个所述腔体内设有一个与所述功率模块对应的所述驱动板,所述控制板通过所述驱动板与对应的所述功率模块通讯;屏蔽板,所述屏蔽板包括相连的平行于所述隔板的屏蔽部,及连接于所述主体箱内壁的连接部,其中一个所述功率模块设于所述屏蔽部和所述隔板之间,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屏蔽部背对所述隔板的一侧。作为上述逆变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依次电连接的高压直流接插件、直流母排组件和直流母线电容器组件,所述直流母线电容器组件同时与两个所述功率模块电连接;还包括与所述功率模块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的交流母排组件,两个所述交流母排组件中同相的交流母排电连接后连接有一个输出端子;所述直流母排组件、所述直流母线电容器组件和两个所述交流母排组件均关于垂直于所述隔板厚度方向的平面对称设置。作为上述逆变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输出端子均与其中一个所述交流母排组件中同相的所述交流母排一体设置。作为上述逆变器总成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密封设有所述控制板的所述腔体的上盖,及用于密封未设所述控制板的所述腔体的下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逆变器总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冷却组件设于两个功率模块之间且关于垂直于隔板厚度方向的平面对称设置,用于对两个功率模块进行同步冷却,使两个功率模块的冷却效果相近,而且冷却效果较好,同时提高了逆变器总成的紧凑性;还能够通过两个功率模块并联设置实现大功率输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总成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总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总成局部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总成局部结构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体箱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滤波电路的原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滤波电路的原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组件的原理示意图。图中:11、主体箱;111、冷却水进口;112、冷却水出口;113、高压接插件安装口;114、低压接插件安装口;115、呼吸器安装口;116、接地点;12、隔板;13、上盖;14、下盖;141、安装柱;2、高压直流接插件;3、直流母排组件;30、直流母排接线端子;31、滤波电路;311、Y电容组一;312、Y电容组二;313、Y电容组三;314、X电容;315、差模磁环组一;316、差模磁环组二;317、接地端;4、直流母线电容器;5、功率模块;6、交流母排组件;61、交流母排;62、输出端子;7、冷却组件;71、进水水道;72、出水水道;73、散热水道;731、第一冷却水口;732、第二冷却水口;74、进水管;75、出水管;80、控制板;81、低压接插件;82、呼吸器;83、电流传感器;841、屏蔽部;842、连接部;85、驱动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总成,包括主体箱11、两个并联设置的功率模块5、控制板80和两个驱动板85,其中,功率模块5与驱动板85一一对应设置,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总成,包括主体箱(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1)内部通过隔板(12)形成两个腔体,还包括:/n功率模块(5),设有两个且并联设置,每个所述腔体内设有一个所述功率模块(5);/n冷却组件(7),设于两个功率模块(5)之间且关于垂直于所述隔板(12)厚度方向的平面对称设置,用于对两个所述功率模块(5)进行同步冷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总成,包括主体箱(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1)内部通过隔板(12)形成两个腔体,还包括:
功率模块(5),设有两个且并联设置,每个所述腔体内设有一个所述功率模块(5);
冷却组件(7),设于两个功率模块(5)之间且关于垂直于所述隔板(12)厚度方向的平面对称设置,用于对两个所述功率模块(5)进行同步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7)包括两个并联设置且与所述功率模块(5)一一对应的散热水道(73),两个所述散热水道(73)关于垂直于所述隔板(12)厚度方向的平面对称设置且均流通有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水道(73)设于对应的功率模块(5)上,或两个所述散热水道(73)均设于所述隔板(12)内部且沿所述隔板(12)厚度方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7)还包括进水水道(71)和出水水道(72),所述进水水道(71)和所述出水水道(72)均关于所述隔板(12)对称设置;
所述进水水道(71)的下游端设有两个第一冷却水口(731),两个所述第一冷却水口(731)分别与两个所述散热水道(73)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水水道(72)的上游端设有两个第二冷却水口(732),两个第二冷却水口(732)分别与两个所述散热水道(73)的出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7)包括一个形成于所述隔板(12)内部的散热水道(73),所述散热水道(73)关于垂直于所述隔板(12)厚度方向的平面对称设置。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锋王斯博赵慧超徐德才刘志强李敏高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