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琼梅专利>正文

一种轻巧高效的开关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926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巧高效的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七电阻、连接器、第一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MOS管‑第三MOS管、第一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电容‑第四电容和电感;所述连接器的端口1分别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二MOS管的漏极和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的元器件少,提高效率,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巧高效的开关电源电路
本技术涉及到电源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轻巧高效的开关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现在电子技术发展迅猛,对电源的要求更趋苛刻,特别是一些大电流、宽电压输入范围之电源更是如此。原来的串联稳压电源由于其体积大、效率低、发热严重等缺点已被逐步淘汰出局,现有市场上急需采用轻巧、效率高的开关电源电路,并逐步延伸到各个领域应用。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轻巧高效的开关电源电路来解决的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轻巧高效的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七电阻、连接器、第一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MOS管-第三MOS管、第一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电容-第四电容和电感;所述连接器的端口1分别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二MOS管的漏极和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巧高效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第七电阻、连接器、第一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MOS管-第三MOS管、第一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电容-第四电容和电感;所述连接器的端口1分别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二MOS管的漏极和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巧高效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第七电阻、连接器、第一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MOS管-第三MOS管、第一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电容-第四电容和电感;所述连接器的端口1分别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二MOS管的漏极和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第四二极管的正极、第四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器的端口三和端口五,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第四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连接器的端口二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三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二、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一MOS管-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分别连接第二MOS管的源极、第三MOS管的源极和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梅
申请(专利权)人:王琼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