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换器的快速组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转化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转换器的快速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DC/DC转换器为转变输入电压后有效输出固定电压的电压转换器,DC/DC转换器分为三类:升压型DC/DC转换器、降压型DC/DC转换器以及升降压型DC/DC转换器,电瓶车使用的DC/DC转换器是一种转变输入电压后有效输出固定电压的电压转换器,通常分为升压型DC/DC转换器、降压型DC/DC转换器及升降压型DC/DC转换器。DC/DC转换器通常包括外壳、安装于外壳内的电路板。目前企业在生产该转化器时,都是将控制芯片是通过紧固件锁紧在壳体的底板上的,工艺繁琐,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换器的快速组装结构,解决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换器的快速组装结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一圈承托线路板的肩部,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线路板的左、右安装架,所述左、右安装架将线路板固定于壳体内;所述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分别紧贴左、右侧壁设置,所述左安装架和所述右安装架转动连接于肩部,所述左安装架的内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卡槽,所述右安装架的内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度与线路板的长度相匹配;所述壳体的后侧壁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阻止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向上翻转的左、右限位块,所述左、右限位块分别设于肩部的上方,所述左、右限位块分别通过限位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换器的快速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一圈承托线路板的肩部,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线路板的左、右安装架,所述左、右安装架将线路板固定于壳体内;/n所述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分别紧贴左、右侧壁设置,所述左安装架和所述右安装架转动连接于肩部,所述左安装架的内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卡槽,所述右安装架的内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度与线路板的长度相匹配;/n所述壳体的后侧壁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阻止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向上翻转的左、右限位块,所述左、右限位块分别设于肩部的上方,所述左、右限位块分别通过限位弹簧连接于后侧壁;/n所述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的与肩部贴合的一面分别内凹形成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柱,所述缓冲柱通过缓冲弹簧连接凹槽的底部,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缓冲柱和凹槽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转换器的快速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一圈承托线路板的肩部,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线路板的左、右安装架,所述左、右安装架将线路板固定于壳体内;
所述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分别紧贴左、右侧壁设置,所述左安装架和所述右安装架转动连接于肩部,所述左安装架的内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卡槽,所述右安装架的内表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长度与线路板的长度相匹配;
所述壳体的后侧壁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阻止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向上翻转的左、右限位块,所述左、右限位块分别设于肩部的上方,所述左、右限位块分别通过限位弹簧连接于后侧壁;
所述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的与肩部贴合的一面分别内凹形成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柱,所述缓冲柱通过缓冲弹簧连接凹槽的底部,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缓冲柱和凹槽的底部。
技术研发人员:沈晔,郑广成,苏立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菱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