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换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91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换气扇,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包括壳体结构、电机和电路板,壳体结构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围合形成内腔室,前端盖上设置有输出轴孔;电机位于内腔室前部,包括定子、转子和固定架,定子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前端盖上,转子从输出轴孔伸出转轴;电路板位于内腔室后部,通过电源线与定子连接并供电给定子;通过将电机和电路板整合安装在壳体结构的内腔室中,使得整个新型无刷直流电机体积紧凑,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将该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应用于换气扇中时,只需固定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即可,无需额外预留位置固定控制电路板,安装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换气扇
本技术涉及电机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换气扇。
技术介绍
近年来,无刷直流电机在我国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完善得到了迅猛发展,已在航模、医疗器械、家用电器、电动车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换气扇制造领域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无刷直流电机,但是目前大多数无刷直流电机均需要单独设置控制电路板,使得在无刷直流电机在换气扇领域的应用不够灵活,需要预留固定的位置安装控制电路板,影响体积和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能够将电路板和电机整合安装在壳体结构内部,具有体积紧凑和安装方便的好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新型无刷直流电机的换气扇。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包括:壳体结构,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围合形成内腔室,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输出轴孔;电机,位于所述内腔室前部,包括定子、转子和固定架,所述定子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前端盖上,所述转子从所述输出轴孔伸出转轴;电路板,位于所述内腔室后部,通过电源线与所述定子连接并供电给所述定子。根据本技术施例的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电机和电路板整合安装在壳体结构的内腔室中,电机的定子、转子和固定架位于内腔室的前部,电路板位于内腔室的后部,电路板通过电源线与定子连接,使得整个新型无刷直流电机体积紧凑,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将该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应用于换气扇中时,只需固定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即可,无需额外预留位置固定控制电路板,安装便捷。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为外转子电机,所述固定架呈圆筒型,所述固定架的前部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所述前端盖上的固定柱,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固定架的后部外侧,所述转子套在所述定子上,所述固定架内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轴承并从所述输出轴孔伸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端盖的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电源线走线的线扣。设置线扣用于限定电源线的走线位置,避免电源线在内腔室中晃动从而触碰转子,损坏电源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端盖或者所述后端盖内部伸出用于固定所述电路板的电路板安装柱。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路板安装柱设置有用于扣住所述电路板的第一扣钩。设置第一扣钩用于扣住电路板,便于固定电路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路板安装柱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安装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的相互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前围边和后围边,所述前围边上设置有扣环,所述后围边上设置有与所述扣环匹配的第二扣钩。设置扣环和第二扣钩,便于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可以快速扣合连接,安装方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围边和所述后围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设置第二安装孔,可以进一步采用螺丝将前端盖和后端盖固定起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换气扇,包括根据本实用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换气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电机和电路板整合安装在壳体结构的内腔室中,电机的定子、转子和固定架位于内腔室的前部,电路板位于内腔室的后部,电路板通过电源线与定子连接,使得整个新型无刷直流电机体积紧凑,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换气扇只需固定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即可,无需额外预留位置固定控制电路板,安装便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包括:壳体结构,包括前端盖100和后端盖200,前端盖100和后端盖200围合形成内腔室,前端盖100上设置有输出轴孔110;电机300,位于内腔室前部,包括定子310、转子320和固定架330,定子310通过固定架330固定在前端盖100上,转子320从输出轴孔110伸出转轴321;电路板400,位于内腔室后部,通过电源线与定子310连接并供电给定子310。根据本技术施例的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通过将电机300和电路板400整合安装在壳体结构的内腔室中,电机300的定子310、转子320和固定架330位于内腔室的前部,电路板400位于内腔室的后部,电路板400通过电源线与定子310连接,使得整个新型无刷直流电机体积紧凑,具有安装方便的优点,将该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应用于换气扇中时,只需固定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即可,无需额外预留位置固定控制电路板,安装便捷。参照图2和图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机300为外转子电机,固定架330呈圆筒型,固定架330的前部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在前端盖100上的固定柱331,定子310固定在固定架330的后部外侧,转子320套在定子310上,固定架330内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置有轴承340,转轴321穿过轴承340并从输出轴孔110伸出。可以理解的是,电机300也可以采用内转子电机,内转子电机在内腔室中固定的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电机结构而定。参照图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前端盖100的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定电源线走线的线扣120。设置线扣120用于限定电源线的走线位置,避免电源线在内腔室中晃动从而触碰转子320,损坏电源线。其中,图2中的实施例在前端盖100的前内壁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结构,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围合形成内腔室,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输出轴孔;/n电机,位于所述内腔室前部,包括定子、转子和固定架,所述定子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前端盖上,所述转子从所述输出轴孔伸出转轴;/n电路板,位于所述内腔室后部,通过电源线与所述定子连接并供电给所述定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结构,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围合形成内腔室,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输出轴孔;
电机,位于所述内腔室前部,包括定子、转子和固定架,所述定子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前端盖上,所述转子从所述输出轴孔伸出转轴;
电路板,位于所述内腔室后部,通过电源线与所述定子连接并供电给所述定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外转子电机,所述固定架呈圆筒型,所述固定架的前部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在所述前端盖上的固定柱,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固定架的后部外侧,所述转子套在所述定子上,所述固定架内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轴承,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轴承并从所述输出轴孔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的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电源线走线的线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俭兴张发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金羚风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