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缆去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796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便携式电缆去皮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过电缆的壳体中孔,壳体前侧面上开设有径向滑动槽,径向滑动槽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径向滑动槽关于壳体中孔等角度布置;径向滑动槽内配合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内侧端部连接有刀头,壳体内设有可转动连接有平面螺纹板,平面螺纹板前侧面开设有平面螺纹,滑块后侧设有滑块螺纹,平面螺纹与滑块螺纹配合连接;平面螺纹后侧面连接有锥齿轮盘;壳体外圆周面上开设有调节杆孔,调节杆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下端连接有与锥齿轮盘配合的锥齿轮头。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能够轻松且精确的去除电缆皮,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缆去皮装置(一)
本技术涉及电缆生产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电缆去皮装置。(二)
技术介绍
电缆包括导线及包覆在导线外部的电缆皮。在将两段电缆连接在一起时,需要把电缆端部的电缆皮去掉,使端部的导线外露,然后将两段电缆端部的导线连接。一般可使用钳子将电缆端部的电缆皮去掉。但是,使用钳子去电缆皮比较费力,特别是电缆的直径较大时,使用钳子去电缆皮的难度较大。(三)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缆去皮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能够轻松且精确的去除电缆皮,使用方便。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携式电缆去皮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过电缆的壳体中孔,所述壳体前侧面上开设有径向滑动槽,所述径向滑动槽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径向滑动槽关于壳体中孔等角度布置;所述径向滑动槽内配合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端部连接有刀头,所述壳体内设有能够驱动所有所述滑块在对应的滑动槽内同步运动的滑块驱动组件。优选的,所述滑块驱动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电缆去皮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过电缆的壳体中孔(11),所述壳体(1)前侧面上开设有径向滑动槽(12),所述径向滑动槽(12)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径向滑动槽(12)关于壳体中孔(11)等角度布置;所述径向滑动槽(12)内配合连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的内侧端部连接有刀头(2),所述壳体(1)内设有能够驱动所有所述滑块(21)在对应的滑动槽(12)内同步运动的滑块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缆去皮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穿过电缆的壳体中孔(11),所述壳体(1)前侧面上开设有径向滑动槽(12),所述径向滑动槽(12)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径向滑动槽(12)关于壳体中孔(11)等角度布置;所述径向滑动槽(12)内配合连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的内侧端部连接有刀头(2),所述壳体(1)内设有能够驱动所有所述滑块(21)在对应的滑动槽(12)内同步运动的滑块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缆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驱动组件包括平面螺纹板(22),所述平面螺纹板(22)可转动连接于壳体(1)内部,所述平面螺纹板(22)前侧面开设有平面螺纹(221),所述滑块(21)后侧设有滑块螺纹(211),所述平面螺纹(221)与滑块螺纹(211)配合连接;所述平面螺纹(221)后侧面连接有锥齿轮盘(222);所述壳体(1)外圆周面上开设有调节杆孔(31),所述调节杆孔(31)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杆(3),所述调节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战芳史金福周彭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聚辰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