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76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用以连接网络线缆传输光电信号,包括绝缘本体以及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用以收容插接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插接头部的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内设有用以插接至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插接头部内部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内设有用以收容插接头部内舌板部的插接内腔,所述插接部上设有自左右两侧向插接内腔内突伸的导电端子接触部,所述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包括分别位于插接腔上下两侧的扣持腔和防呆凸部,所述扣持腔与插接腔连通用以收容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的弹性臂,所述防呆凸部突伸至所述插接腔内且前后延伸用以配合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的防呆凹槽。如此,可满足小型化趋势且插接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以传输光电信号的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光电信号传输连接器,尤其是用以连接网络线缆的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自绝缘本体向内凹陷的插接口以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也延伸至插接口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呈左右排列同一排排列,用以对接水晶头插头,传输网络信号。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电连接器的小型化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网络机房机柜中,对于布线密度要求越来越高,更加需要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并且,对于电连接器本身的屏蔽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传统的RJ45插头连接器,目前对其尺寸及传输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而当同时提高传输速率又缩小尺寸时,对于稳定的插接固持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尺寸较小,周围的绝缘本体壁面较薄,如何实现小型化又能实现稳定的插接固持是业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光电连接器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且易于插接固持的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用以连接网络线缆传输光电信号,包括绝缘本体以及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用以收容插接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插接头部的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内设有用以插接至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插接头部内部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内设有用以收容插接头部内舌板部的插接内腔,所述插接部上设有自左右两侧向插接内腔内突伸的导电端子接触部,所述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包括分别位于插接腔上下两侧的扣持腔和防呆凸部,所述扣持腔与插接腔连通用以收容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的弹性臂,所述防呆凸部突伸至所述插接腔内且前后延伸用以配合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的防呆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用以连接网络线缆传输光电信号,包括绝缘本体以及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用以收容插接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插接头部的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内设有用以插接至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插接头部内部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内设有用以收容插接头部内舌板部的插接内腔,所述插接部上设有自左右两侧向插接内腔内突伸的导电端子接触部,所述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包括分别位于插接腔上下两侧的扣持腔和防呆凸部,所述扣持腔与插接腔连通用以收容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的弹性臂,所述防呆凸部突伸至所述插接腔内且前后延伸用以配合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的防呆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为矩形框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呆凸部包括自绝缘本体向插接腔内突伸的两个前后延伸的凸条,所述绝缘本体外侧包覆有所述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向两个所述凸条之间突伸有自前向后延伸的防呆弹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向扣持腔左右两侧突伸有扣持凸块,用以与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弹性臂上的扣持台阶相配合或脱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电混合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位于插接腔后端的自后向前凹陷的两个安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华刘攀孔德松耿道杰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