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739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包括:冷却液管和多个热管,冷却液管和金属燃料电池的电解液管均为多层S形管、均包括水平部和连接上下两层水平部的弯曲部,冷却液管的水平部与电解液管的水平部叠置,冷却液管的弯曲部与电解液管的弯曲部贴靠,多个热管卡接在每层叠置的冷却液管的水平部和电解液管的水平部上,热管呈U型、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水平段和两个水平段之间的弯折段,冷却液管的水平部和电解液管的水平部位于热管的两个水平段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结构将热管和液冷两种散热方式结合,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调节电解液温度,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金属燃料电池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金属燃料电池,顾名思义就是以金属与空气作为电池材料的一种新型电池。它是一种无污染、长效、稳定可靠的电源,是一款对环境十分友好的电池。金属燃料电池具有很大的适应性,既可作动力电池,又能作长寿命高比能的信号电池,是一款十分强大的电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金属燃料电池利用金属阳极与空气阴极的化学反应发电,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需要及时将反应产生的热量带走,才能保证化学反应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提高发电效率。现有的散热方式主要为风冷和液冷,目前均采用单一的散热方式,散热效果差,而且风冷散热噪音大、液冷散热体积大。鉴于前述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方式单一、散热效果差等问题,需要一种能快速降温散热、提高金属燃料电池发电效率的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方式单一、散热效果差等问题,本技术创新地提供了一种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该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将热管和液冷两种散热方式结合,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调节电解液温度,提高散热降温效率,将金属燃料电池的反应温度维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使化学反应顺利进行,提高金属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包括:冷却液管和多个热管,所述冷却液管和所述金属燃料电池的电解液管均为多层S形管,所述冷却液管和所述电解液管均包括水平部和连接上下两层水平部的弯曲部,所述冷却液管的水平部与所述电解液管的水平部叠置,所述冷却液管的弯曲部与所述电解液管的弯曲部贴靠,多个所述热管卡接在每层叠置的冷却液管的水平部和电解液管的水平部上,所述热管呈U型,所述热管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水平段和两个水平段之间的弯折段,所述冷却液管的水平部和电解液管的水平部位于所述热管的两个水平段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管和电解液管的管道均呈扁平状。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管的水平部和/或所述电解液管的水平部上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热管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两侧壁呈圆弧状。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管的弯曲部和所述电解液管的弯曲部通过U型夹夹紧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液管的弯曲部上设有凹槽型导轨,所述U型夹的一侧固定在所述凹槽型导轨内,所述U型夹的另一侧贴紧在所述冷却液管上。进一步地,所述热管的两个水平段与所述冷却液管的水平部和所述电解液管的水平部垂直。进一步地,冷却液管的多个弯曲部的半径相同。进一步地,电解液管的弯曲部包括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交错排列,第一弯曲部包围在冷却液管的弯曲部的外部,第二弯曲部被冷却液管的弯曲部包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提供的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将热管和液冷两种散热方式结合,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调节电解液温度,提高散热降温效率,将金属燃料电池的反应温度维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使化学反应顺利进行,进而提高发电效率。(2)本技术的冷却液管和电解液管的管道均为扁平状,使液体流动阻力小,增大接触换热面积、提高散热降温效率;冷却液管和电解液管结构紧凑、分层布置,利于通风散热。(3)本技术提供的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凹槽型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工作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热管;2、冷却液管;3、电解液管;4、固定槽;6、U型夹;7、凹槽型导轨;11、热管的水平段;12、热管的弯折段;21、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2、冷却液管的弯曲部;31、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2、电解液管的弯曲部;321、电解液管的第一弯曲部;322、电解液管的第二弯曲部;80、冷却液箱;81、第一循环泵;82、电解液箱;83、第二循环泵;84、电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图1为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包括:冷却液管2和多个热管1,冷却液管2和金属燃料电池的电解液管3均为多层S形管,冷却液管2和电解液管3均包括水平部和连接上下两层水平部的弯曲部,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1与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1叠置,冷却液管的弯曲部22与电解液管的弯曲部32贴靠。优选地,冷却液管2的多个弯曲部的半径相同,电解液管的弯曲部32包括第一弯曲部321和第二弯曲部322,第一弯曲部321和第二弯曲部322交错排列,第一弯曲部321的内径大于冷却液管的弯曲部22的外径,第一弯曲部321包围在冷却液管的弯曲部22的外部,第二弯曲部322的外径小于冷却液管的弯曲部22的内径,第二弯曲部322被冷却液管的弯曲部22包围。多个热管1卡接在每层叠置的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1和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1上,热管1之间可以接触、也可以间隔一定距离。热管1呈U型,热管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水平段11和两个水平段之间的弯折段12,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1和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1位于热管1的两个水平段11之间,其中一个水平段11靠近U型内侧的表面与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1接触,另一个水平段11靠近U型内侧的表面与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1接触,热管1对冷却液管2内的冷却液和电解液管3内的电解液进行散热降温。冷却液管2和电解液管3的管道均呈扁平状,使液体流动阻力小,而且增大接触换热面积、提高散热降温效率。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1和冷却液管的弯曲部22一体成型,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1和电解液管的弯曲部32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热管1直接贴紧在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1和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1上,利用热管自身的弹力夹紧、无需固定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1和/或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1上设置有用于卡接热管1的固定槽4,即可以仅在冷却液管的水平部上设置固定槽,也可以仅在电解液管的水平部上设置固定槽,也可以在冷却液管的水平部和电解液管的水平部上都设置固定槽4。由于叠置的冷却液管的水平部和电解液管的水平部中,有时冷却液管的水平部处于上方,有时电解液管的水平部处于上方,优选地,固定槽4设置在每个叠置层中处于上方的水平部上,在固定槽的夹持作用和水平部的支撑作用便可实现热管的稳固固定。如图2所示,固定槽4的两侧壁呈圆弧状,匹配热管1的形状。在采用固定槽4对多个热管1进行固定时,固定槽4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可以采用每个固定槽4内固定一个热管的方式,也可以先将多个热管1连接成一体,然后将多个热管1整体固定在固定槽4内。优选地,固定槽4焊接在其所在的水平部上。固定槽4焊接在每层叠置的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1和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1中处于上方的水平部上。冷却液管的弯曲部22和电解液管的弯曲部32通过U型夹6夹紧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液管(2)和多个热管(1),/n所述冷却液管(2)和所述金属燃料电池的电解液管(3)均为多层S形管,所述冷却液管(2)和所述电解液管(3)均包括水平部和连接上下两层水平部的弯曲部,所述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1)与所述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1)叠置,所述冷却液管的弯曲部(22)与所述电解液管的弯曲部(32)贴靠,/n多个所述热管(1)卡接在每层叠置的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1)和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1)上,所述热管(1)呈U型,所述热管(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水平段(11)和两个水平段之间的弯折段(12),所述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1)和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1)位于所述热管(1)的两个水平段(1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液管(2)和多个热管(1),
所述冷却液管(2)和所述金属燃料电池的电解液管(3)均为多层S形管,所述冷却液管(2)和所述电解液管(3)均包括水平部和连接上下两层水平部的弯曲部,所述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1)与所述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1)叠置,所述冷却液管的弯曲部(22)与所述电解液管的弯曲部(32)贴靠,
多个所述热管(1)卡接在每层叠置的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1)和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1)上,所述热管(1)呈U型,所述热管(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水平段(11)和两个水平段之间的弯折段(12),所述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1)和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1)位于所述热管(1)的两个水平段(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管(2)和电解液管(3)的管道均呈扁平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管的水平部(21)和/或所述电解液管的水平部(31)上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热管(1)的固定槽(4),所述固定槽(4)的两侧壁呈圆弧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钧张艳娜吴磊吕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