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712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保温壳体及位于所述保温壳体内部的电芯组,所述保温壳体用于对所述电芯组进行保温;所述保温壳体包括位于两端的端盖和位于两个端盖之间的保温侧板,所述保温侧板包括第一子保温侧板、第二子保温侧板、第三子保温侧板以及第四子保温侧板,所述第一子保温侧板与所述第二子保温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子保温侧板与所述第四子保温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子保温侧板和所述第二子保温侧板均与所述第三子保温侧板和所述第四子保温侧板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和电动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保温侧板的结构设置,提高电池模组的温度一致性,减小局部温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车。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对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使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随着动力电池模组数量的增多,位于中间的电池散热能力小于位于外侧的电池,目前的电池包体内部的保温棉基本上是位于模组上部或者模组下部,且整片布置在上侧,虽然能够解决电池包整体的保温问题,但因模组排布以及所有结构件有差异,导致不同位置热阻差异较大,使得模组与模组之间,或者电芯与电芯之间温度差异较大,进而影响电池包体温度的一致性,不利于电池模组的热管理,影响包体的整体充放电、循环、寿命、使用功能等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内容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在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保温壳体及位于所述保温壳体内部的电芯组,所述保温壳体用于对所述电芯组进行保温;所述保温壳体包括位于两端的端盖和位于两个端盖之间的保温侧板,所述保温侧板包括第一子保温侧板、第二子保温侧板、第三子保温侧板以及第四子保温侧板,所述第一子保温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保温壳体及位于所述保温壳体内部的电芯组,所述保温壳体用于对所述电芯组进行保温;/n所述保温壳体包括位于两端的端盖和位于两个端盖之间的保温侧板,所述保温侧板包括第一子保温侧板、第二子保温侧板、第三子保温侧板以及第四子保温侧板,所述第一子保温侧板与所述第二子保温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子保温侧板与所述第四子保温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子保温侧板和所述第二子保温侧板均与所述第三子保温侧板和所述第四子保温侧板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保温壳体及位于所述保温壳体内部的电芯组,所述保温壳体用于对所述电芯组进行保温;
所述保温壳体包括位于两端的端盖和位于两个端盖之间的保温侧板,所述保温侧板包括第一子保温侧板、第二子保温侧板、第三子保温侧板以及第四子保温侧板,所述第一子保温侧板与所述第二子保温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子保温侧板与所述第四子保温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子保温侧板和所述第二子保温侧板均与所述第三子保温侧板和所述第四子保温侧板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侧板为碳纤维结构或者复合保温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侧板的厚度为3-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体还包括内侧板,所述内侧板设置在所述两个端盖之间,并与所述两个端盖固定连接,所述保温侧板设置在所述内侧板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侧板为气凝胶、橡塑棉、聚氨酯发泡板或者酚醛发泡板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或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舒鲁志佩冯嘉茂于坤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