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杆防撞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60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杆防撞贴,包括依次贴合的衬底层、粘结层、标识涂层、反光层和保护层,所述的粘结层中间设置第一不干胶条带,所述的第一不干胶条带两侧向边缘依次设置静电膜和第二不干胶条带,所述的第二不干胶条带分段设置,呈锯齿状分布在静电膜边缘,所述的衬底层包括第一衬底层和第二衬底层,所述的第一衬底层与第一不干胶条带的内表面和静电膜的内表面贴合,所述的第二衬底层分段与第二不干胶条带的内表面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杆防撞贴与电杆粘贴平整牢固,警示效果好,而且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杆防撞贴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撞贴,具体涉及一种电杆防撞贴。
技术介绍
电杆防撞贴主要适用于各类电力、电信、广电部门的水泥电线杆、木杆、钢杆的表面粘贴,以起到防撞警示的作用,极大地减少断电、断线事故及生命财产损失。现有的电杆防撞贴为一整片的长方形结构,采用整片缠绕法粘接在电杆周围,由于防撞贴与电杆粘接的面积大,粘贴过程如果控制不好容易缠绕不均匀而起皱,其上的防撞标志容易扭曲,削弱了防撞警示作用。公告号为CN2088195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杆用警示带,包括静电膜、警示层和离型材料,所述的静电膜为双面带静电的PVC膜,所述的警示层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反光膜、印刷层、粘贴层和防紫外线膜,所述的反光膜为微棱镜型反光膜或玻璃珠型反光膜,所述的印刷层为黄白或黄黑相间的条纹,所述的防紫外线膜为PET膜,所述的静电膜外表面的一侧和警示层内表面的一侧复合在一起,所述的静电膜外表面的另一侧伸出警示层的外部,所述的警示层未复合的一侧设置有微孔,所述的离型材料与防静电膜的内表面复合在一起。该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适合于各种表面、操作简单、拆卸时不留痕迹的警示带。但是,该专利警示带与电杆粘贴不牢固,在电力作业过程中容易脱落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杆防撞贴,与电杆粘贴平整牢固,警示效果好,而且操作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杆防撞贴,包括依次贴合的衬底层、粘结层、标识涂层、反光层和保护层,所述的粘结层中间设置第一不干胶条带,所述的第一不干胶条带两侧向边缘依次设置静电膜和第二不干胶条带,所述的第二不干胶条带分段设置,呈锯齿状分布在静电膜边缘,所述的衬底层包括第一衬底层和第二衬底层,所述的第一衬底层与第一不干胶条带的内表面和静电膜的内表面贴合,所述的第二衬底层分段与第二不干胶条带的内表面贴合。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不干胶条带为直形或者蛇形。优选地,所述的静电膜为双面带静电的PVC膜。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衬底层或者第二衬底层为离型纸。优选地,所述的标识涂层由发光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的保护层为防尘漆。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1.本技术电杆防撞贴首先通过第一不干胶条带粘贴在电杆上,大大减小了防撞贴与电杆的粘贴面积,更容易粘贴,粘贴均匀平整,接着上下两侧静电膜与电杆贴合,最后再通过第二不干胶带粘贴在电杆上,防止静电膜从电杆上嵌开,进一步保证了电杆防撞贴与电杆粘贴牢固。另外,反光层能够将光照折射、反光,加强标识涂层的警示效果。因此,本技术电杆防撞贴与电杆粘贴平整牢固,警示效果好,而且操作简单。2.本技术所述的第一不干胶条带为直形或者蛇形,蛇形更容易粘贴,且与电杆固定效果更好。所述的标识涂层由发光材料制成,增强了防撞贴的夜间警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杆防撞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粘结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衬底层,2-第二衬底层,3-静电膜,4-第二不干胶条带,5-标识涂层,6-反光层,7-保护层,8-第一不干胶条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电杆防撞贴,包括依次贴合的衬底层、粘结层、标识涂层5、反光层6和保护层7,标识涂层5由发光材料制成,夜间警示效果也好,反光层6能够将光照折射、反光,加强标识涂层5的警示效果,保护层7为防尘漆;参考图2,粘结层中间设置第一不干胶条带8,第一不干胶条带8为蛇形,第一不干胶条带8两侧向边缘依次设置静电膜3和第二不干胶条带4,静电膜3为双面带静电的PVC膜,第二不干胶条带4分三段设置,呈锯齿状分布在静电膜3边缘。参见图1,衬底层包括第一衬底层1和第二衬底层2,第一衬底层1或者第二衬底层2为离型纸,第一衬底层1与第一不干胶条带8的内表面和静电膜3的内表面贴合,第二衬底层2分段与第二不干胶条带4的内表面贴合,粘结层外表面与标识涂层5内表面贴合,标识涂层5外表面与反光层6内表面贴合,反光层6外表面与保护层7内表面贴合,标识涂层5、反光层6、保护层7、粘结层、衬底层形状以及大小完全匹配。本技术电杆防撞贴使用时,首先揭开第一衬底层1,然后将第一不干胶条带8粘接在电杆周围,接着挤压第一不干胶条带8两侧的静电膜3内的空气使其平整,最后依次揭开各段第二不干胶条带4内表面的第二衬底层2,完成粘贴,整个过程操作简单,粘贴平整牢固。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杆防撞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的衬底层、粘结层、标识涂层、反光层和保护层,所述的粘结层中间设置第一不干胶条带,所述的第一不干胶条带两侧向边缘依次设置静电膜和第二不干胶条带,所述的第二不干胶条带分段设置,呈锯齿状分布在静电膜边缘,所述的衬底层包括第一衬底层和第二衬底层,所述的第一衬底层与第一不干胶条带的内表面和静电膜的内表面贴合,所述的第二衬底层分段与第二不干胶条带的内表面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杆防撞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贴合的衬底层、粘结层、标识涂层、反光层和保护层,所述的粘结层中间设置第一不干胶条带,所述的第一不干胶条带两侧向边缘依次设置静电膜和第二不干胶条带,所述的第二不干胶条带分段设置,呈锯齿状分布在静电膜边缘,所述的衬底层包括第一衬底层和第二衬底层,所述的第一衬底层与第一不干胶条带的内表面和静电膜的内表面贴合,所述的第二衬底层分段与第二不干胶条带的内表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杆防撞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波张娟赵应禄杨德浩高博张燕吴永黄泓翔齐超江映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野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