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控制中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600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控制器件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控制中心结构,解决了目前手持式控制中心内部结构零散的技术问题,包括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LCD显示屏、中框安装架、控制电路板、电源、控制中心后盖板以及若干固定件,LCD显示屏和控制电路板固定在中框安装架上,电池置于中框安装架的背面,LCD显示屏、控制电路板、电源与中框安装架固定形成整体板;控制电路板通过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和控制中心后盖板内结构压紧固定,限制控制电路板发生纵向、横向方向的偏移,若干固定件穿过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和控制中心后盖板内结构并压紧固定。根据以上技术方案,通过一体式结构改进方式解决设备的不牢固问题,从而达到安装简便和牢固性强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控制中心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控制器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手持式控制中心结构。
技术介绍
手持式控制中心,它是一种成本经济的简易电焊机群控、管理装置,手持式控制中心一般使用在工况比较复杂的环境中,对自身牢固耐用的内部结构和IP45级防水防尘防护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000645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显示屏结构,包括:中框、屏幕组件、麦克风组件、语音控制板和中央控制板;中框对应屏幕组件设有屏幕腔,屏幕组件安装于屏幕腔,使得屏幕组件的屏幕与中框的靠近屏幕一侧的工作表面光滑过渡;多个麦克风组件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收容于中框,中框对应每一麦克风组件开有收音孔,收音孔设于工作表面;每一麦克风组件分别与语音控制板连接,语音控制板与中央控制板连接;屏幕组件与中央控制板连接;语音控制板和中央控制板均收容于中框。目前的手持式控制中心与上述的显示屏内部结构类似,内部结构零散、整体性差,因而不牢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跌落,很容易让控制中心的功能失效,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手持式控制中心内部结构零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通过一体式结构改进方式解决设备的不牢固问题,从而达到安装简便和牢固性强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控制中心结构,包括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LCD显示屏、中框安装架、控制电路板、电源、控制中心后盖板以及若干固定件,LCD显示屏和控制电路板固定在中框安装架上,电池置于中框安装架的背面,LCD显示屏、控制电路板、电源与中框安装架固定形成整体板;控制电路板通过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和控制中心后盖板内结构压紧固定,限制控制电路板发生纵向、横向方向的偏移,若干固定件穿过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和控制中心后盖板内结构并压紧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LCD屏、控制电路板、电池与中间框架固定形成整体可以保证内部结构的整体性以及稳定性,相较于各零件分别固定的情况,内部结构稳定性较强。控制电路板通过上下盖板内结构压紧固定,使其不会发生纵向、横向方向的偏移。此种固定方式避免了元件与外壳的刚性固定。此结构对产品结构的意义在实现于结构紧固的同时,使产品在使用耐久方面得到提升,非刚性固定减少了对内部结构的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中框安装架上开设有用于对控制电路板上的导线起到布线作用的导线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电路板安装在中框安装架上,控制电路板需要对其连接导线进行走线,开设导线槽,将导线隐藏在导线槽内,能够减小控制中心内部的安装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中框安装架上涂附有导热脂,用于应对电路各处发热位置降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热脂具有优越的耐高低温性,高温下不流淌,不易沉降,介电性能良好,无毒无味,是作为减轻热量的媒界,因此,在中框安装架上涂附导热脂,能对各发热位置进行降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和控制中心后盖板盖合后的周侧设有数据接口和充电口,数据接口和充电口内插接有密封橡胶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侧边插槽的USB、充电口密封橡胶塞有利于解决接口防水问题。USB、充电口密封橡胶塞尺寸略大于开口,塞入时利用橡胶材料弹性保证数据接口和充电口处的防水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控制中心后盖板用于人手握持部位设有若干突起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起结构,主要功能增大加大使用者握持摩擦力,增加握持感,减少握持打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上固定连接有旋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旋钮,增大加大使用者对固定件的握持摩擦力,增加握持感,减少握持打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和控制中心后盖板的四周角落位置均设有橡胶塑料包胶,橡胶塑料包胶的外边缘突出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和控制中心后盖板的四周外边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塑料包胶,是用于防止控制中心在掉落或撞击时的损坏,在掉落和撞击时,一般首先是角落位置接触撞击物,因此,在角落位置设置橡胶塑料包胶能够有效保护结构损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控制中心后盖板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为杆状体弯折形成的矩形形状,支撑杆的一边铰接安装在控制中心后盖板的底面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盒造型以及支架杆的使用方式为使用者提供了多种抓握使用方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LCD屏、控制电路板、电池与中间框架固定形成整体可以保证内部结构的整体性以及稳定性;(2)塞入时利用橡胶材料弹性保证数据接口和充电口处的防水性,防止容易受潮或沾水导致其功能失效;(3)控制盒造型以及支架杆的使用方式为使用者提供了多种抓握使用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手持式控制中心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手持式控制中心整体结构图,展示支撑杆的使用方法;图3为手持式控制中心整体结构图,展示手持控制中心的手握方法。附图标记:1、固定件;2、橡胶塑料包胶;3、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4、LCD显示屏;5、中框安装架;6、密封橡胶塞;7、控制电路板;8、控制中心后盖板;9、支撑杆;10、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一种手持式控制中心结构,它是一种成本经济的简易电焊机群控、管理装置,一般使用在工况比较复杂的环境中。如图1所示,其包括固定件1、橡胶塑料包胶2、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3、LCD显示屏4、中框安装架5、控制电路板7、电源、控制中心后盖板8、支撑杆9和旋钮10。LCD显示屏4和控制电路板7固定在中框安装架5上,电池置于中框安装架5的背面,且LCD显示屏4、控制电路板7、电源与中框安装架5固定形成整体板,由LCD显示屏4、控制电路板7、电源与中框安装架5构成的整体板安装在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3和控制中心后盖板8之间,并通过固定件1穿过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3和控制中心后盖板8进行锁紧固定,限制控制电路板7发生纵向、横向方向的偏移。同时,控制中心后盖板8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杆9,支撑杆9为杆状体弯折形成的矩形形状,支撑杆9的一边铰接安装在控制中心后盖板8的底面上。其中,中框安装架5上开设有用于对控制电路板7上的导线起到布线作用的导线槽,方便对控制电路板7上的导线进行布线。同时,由于控制电路板7在使用时,容易产生发热现象,因而在中框安装架5上涂附导热脂,用于应对电路各处发热位置降温。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3和控制中心后盖板8盖合后的周侧设有数据接口和充电口,在防水方面,为了达到防水要求,数据接口和充电口内均插接有密封橡胶塞6,提高防水效果。结合图2和图3所示,分别展示了本实施例中手持式控制结构的使用方式和手握方式,在控制中心后盖板8用于人手握持部位设有若干突起结构,使得在手握时,凸起结构能够增大加大使用者握持摩擦力,增加握持感,减少握持打滑。为了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控制中心结构,包括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3)、LCD显示屏(4)、中框安装架(5)、控制电路板(7)、电源、控制中心后盖板(8)以及若干固定件(1),其特征在于:/nLCD显示屏(4)和控制电路板(7)固定在中框安装架(5)上,电池置于中框安装架(5)的背面,LCD显示屏(4)、控制电路板(7)、电源与中框安装架(5)固定形成整体板;/n控制电路板(7)通过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3)和控制中心后盖板(8)内结构压紧固定,限制控制电路板(7)发生纵向、横向方向的偏移,若干固定件(1)穿过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3)和控制中心后盖板(8)内结构并压紧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控制中心结构,包括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3)、LCD显示屏(4)、中框安装架(5)、控制电路板(7)、电源、控制中心后盖板(8)以及若干固定件(1),其特征在于:
LCD显示屏(4)和控制电路板(7)固定在中框安装架(5)上,电池置于中框安装架(5)的背面,LCD显示屏(4)、控制电路板(7)、电源与中框安装架(5)固定形成整体板;
控制电路板(7)通过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3)和控制中心后盖板(8)内结构压紧固定,限制控制电路板(7)发生纵向、横向方向的偏移,若干固定件(1)穿过控制中心操作面盖板(3)和控制中心后盖板(8)内结构并压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控制中心结构,其特征在于:中框安装架(5)上开设有用于对控制电路板(7)上的导线起到布线作用的导线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控制中心结构,其特征在于:中框安装架(5)上涂附有导热脂,用于应对电路各处发热位置降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凌舟刘昊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宗焊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