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双电压的低成本IGBT模块等离子切割机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576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0
本技术涉及等离子切割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支持双电压的低成本IGBT模块等离子切割机的电路。包括控制板、变压器切换板、电源板、输出整流板、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板上设有芯片U27、芯片U1,芯片U27的1号引脚连接3.3V电压,芯片U27的2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6的一端、控制板插壳J16的3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6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3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4的一端、控制板插壳J16的4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4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4号引脚连接控制板电容C19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19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5号引脚连接3.3V电压。同现有技术相比,成本低,可以在不同的电压环境下自动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等离子切割机,具体地说是支持双电压的低成本igbt模块等离子切割机的电路。


技术介绍

1、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等离子切割机支持单一电网供电,少部分支持宽电压电网,存在以下问题: (1)单一电网供电,在有的国家不适用。(2)采用宽电压供电,硬件成本太高,且在电网波动或者切换时容易损坏。(3)安装不方便,且维修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支持双电压的低成本igbt模块等离子切割机的电路。

2、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支持双电压的低成本igbt模块等离子切割机的电路,包括控制板、变压器切换板、电源板、输出整流板、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板上设有芯片u27、芯片u1,芯片u27的1号引脚连接3.3v电压,芯片u27的2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6的一端、控制板插壳j16的3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6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3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4的一端、控制板插壳j16的4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4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4号引脚连接控制板电容c19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19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5号引脚连接3.3v电压,芯片u27的6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71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84的一端、控制板插壳j13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71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控制板电容c84的另一端与控制板插壳j13的2号端口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7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3的一端、控制板插壳j16的5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3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0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26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32的一端、控制板可调电阻vr3的2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26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容c32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1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插壳j16的6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27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27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2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48的一端、控制板二极管z6的阴极、控制板电阻r46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62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48的另一端、控制板二极管z6的阳极与控制板电阻r46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阻r162的另一端连接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60的一端、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3的14号端口、控制板二极管d16的阴极、控制板电阻r38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37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60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插壳driver的1号端口,驱动插壳driver的2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3的12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39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35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37的另一端、控制板二极管d10的阴极,控制板电阻r39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16的阳极,控制板电阻r35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二极管d10的阳极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31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25的一端、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2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3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36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32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25的另一端,控制板电阻r36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阻r32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电源vcc,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3的13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17的阴极、控制板二极管d15的阴极、控制板电阻r48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30的一端,控制板二极管d17的阳极连接公共地,控制板二极管d15的阳极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18的阳极,控制板二极管d18的阴极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阻r4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插壳ct2的2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47的一端,控制板插壳六ct2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47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容c30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3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8的一端、控制板可调电阻vr2的3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8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6号引脚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7号引脚连接3.3v电压,芯片u27的20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20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90的一端、控制板光耦u13的4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120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控制板电容c90的另一端与控制板光耦u13的3号端口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光耦u13的1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7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59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5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9的一端、24v电压、控制板插壳24v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9的另一端与控制板插壳24v的2号端口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光耦u13的2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7的另一端、控制板电阻r161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61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插壳gun的1号端口,控制板插壳gun的2号端口连接控制板电阻r160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60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0,芯片u27的21号引脚连接控制板电阻r128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28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光耦u14的1号端口,控制板光耦u14的2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光耦u14的3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27的一端、控制板igbt管t1的集电极及公共地0,控制板光耦u14的4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27的另一端、控制板igbt管t1的基极、控制板电阻r126的一端,控制板igbt管t1的发射极连接控制板插壳gas的2号端口、控制板二极管d38的阳极,控制板电阻r12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38的阴极、控制板插壳gas的1号端口、24v电压,芯片u27的23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插壳j27的2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69的一端,芯片u27的24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插壳j27的3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70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69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阻r70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3.3v电压,芯片u27的25号引脚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25的阳极,芯片u27的26号引脚连接控制板电阻r133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33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光耦u19的1号端口,控制板光耦u19的2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光耦u19的3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32的一端、控制板igbt管t3的集电极及公共地0,控制板光耦十九u19的4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32的另一端、控制板igbt管t3的基极、控制板电阻r131的一端,控制板igbt管t3的发射极连接风机插壳fan的2号端口、控制板二极管d42的阳极,控制板电阻r13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42的阴极、风机插壳fan的1号端口、24v电压,芯片u27的27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66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13的一端,芯片u27的28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65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14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66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阻r165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阻r113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阻r114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3.3v电压,芯片u27的29号引脚连接控制板电阻r112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12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插壳j23的1号端口,控制板芯片u27的30号引脚连接控制板电阻r70的一端,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支持双电压的低成本IGBT模块等离子切割机的电路,包括控制板、变压器切换板、电源板、输出整流板、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板上设有芯片U27、芯片U1,芯片U27的1号引脚连接3.3V电压,芯片U27的2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6的一端、控制板插壳J16的3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6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3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4的一端、控制板插壳J16的4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4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4号引脚连接控制板电容C19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19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5号引脚连接3.3V电压,芯片U27的6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71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84的一端、控制板插壳J13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71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控制板电容C84的另一端与控制板插壳J13的2号端口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7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3的一端、控制板插壳J16的5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3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0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26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32的一端、控制板可调电阻VR3的2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26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容C32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1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插壳J16的6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27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27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2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48的一端、控制板二极管Z6的阴极、控制板电阻R46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62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48的另一端、控制板二极管Z6的阳极与控制板电阻R46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阻R162的另一端连接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60的一端、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3的14号端口、控制板二极管D16的阴极、控制板电阻R38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37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60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插壳DRIVER的1号端口,驱动插壳DRIVER的2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3的12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39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35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37的另一端、控制板二极管D10的阴极,控制板电阻R39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16的阳极,控制板电阻R35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二极管D10的阳极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31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25的一端、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2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3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36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32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25的另一端,控制板电阻R36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阻R32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电源VCC,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3的13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17的阴极、控制板二极管D15的阴极、控制板电阻R48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30的一端,控制板二极管D17的阳极连接公共地,控制板二极管D15的阳极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18的阳极,控制板二极管D18的阴极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阻R4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插壳CT2的2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47的一端,控制板插壳六CT2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47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容C30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3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8的一端、控制板可调电阻VR2的3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8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6号引脚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7号引脚连接3.3V电压,芯片U27的20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20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90的一端、控制板光耦U13的4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120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控制板电容C90的另一端与控制板光耦U13的3号端口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光耦U13的1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7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59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5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9的一端、24V电压、控制板插壳24V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9的另一端与控制板插壳24V的2号端口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光耦U13的2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7的另一端、控制板电阻R161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61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插壳GUN的1号端口,控制板插壳GUN的2号端口连接控制板电阻R160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60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0,芯片U27的21号引脚连接控制板电阻R128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28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光耦U14的1号端口,控制板光耦U14的2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光耦U14的3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27的一端、控制板IGBT管T1的集电极及公共地0,控制板光耦U14的4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27的另一端、控制板IGBT管T1的基极、控制板电阻R126的一端,控制板IGBT管T1的发射极连接控制板插壳GAS的2号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支持双电压的低成本igbt模块等离子切割机的电路,包括控制板、变压器切换板、电源板、输出整流板、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板上设有芯片u27、芯片u1,芯片u27的1号引脚连接3.3v电压,芯片u27的2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6的一端、控制板插壳j16的3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6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3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4的一端、控制板插壳j16的4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4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4号引脚连接控制板电容c19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19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5号引脚连接3.3v电压,芯片u27的6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71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84的一端、控制板插壳j13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71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控制板电容c84的另一端与控制板插壳j13的2号端口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7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3的一端、控制板插壳j16的5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3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0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26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32的一端、控制板可调电阻vr3的2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26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容c32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1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插壳j16的6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27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27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2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48的一端、控制板二极管z6的阴极、控制板电阻r46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62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48的另一端、控制板二极管z6的阳极与控制板电阻r46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阻r162的另一端连接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60的一端、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3的14号端口、控制板二极管d16的阴极、控制板电阻r38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37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60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插壳driver的1号端口,驱动插壳driver的2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3的12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39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35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37的另一端、控制板二极管d10的阴极,控制板电阻r39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16的阳极,控制板电阻r35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二极管d10的阳极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31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25的一端、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2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3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36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32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25的另一端,控制板电阻r36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阻r32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电源vcc,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3的13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17的阴极、控制板二极管d15的阴极、控制板电阻r48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30的一端,控制板二极管d17的阳极连接公共地,控制板二极管d15的阳极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18的阳极,控制板二极管d18的阴极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阻r4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插壳ct2的2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47的一端,控制板插壳六ct2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47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容c30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3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8的一端、控制板可调电阻vr2的3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8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6号引脚连接公共地,芯片u27的17号引脚连接3.3v电压,芯片u27的20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20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90的一端、控制板光耦u13的4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120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控制板电容c90的另一端与控制板光耦u13的3号端口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光耦u13的1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7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59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5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9的一端、24v电压、控制板插壳24v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39的另一端与控制板插壳24v的2号端口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光耦u13的2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37的另一端、控制板电阻r161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61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插壳gun的1号端口,控制板插壳gun的2号端口连接控制板电阻r160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60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0,芯片u27的21号引脚连接控制板电阻r128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28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光耦u14的1号端口,控制板光耦u14的2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光耦u14的3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27的一端、控制板igbt管t1的集电极及公共地0,控制板光耦u14的4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27的另一端、控制板igbt管t1的基极、控制板电阻r126的一端,控制板igbt管t1的发射极连接控制板插壳gas的2号端口、控制板二极管d38的阳极,控制板电阻r12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38的阴极、控制板插壳gas的1号端口、24v电压,芯片u27的23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插壳j27的2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69的一端,芯片u27的24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插壳j27的3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70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69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阻r70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3.3v电压,芯片u27的25号引脚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25的阳极,芯片u27的26号引脚连接控制板电阻r133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33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光耦u19的1号端口,控制板光耦u19的2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光耦u19的3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32的一端、控制板igbt管t3的集电极及公共地0,控制板光耦十九u19的4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32的另一端、控制板igbt管t3的基极、控制板电阻r131的一端,控制板igbt管t3的发射极连接风机插壳fan的2号端口、控制板二极管d42的阳极,控制板电阻r13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42的阴极、风机插壳fan的1号端口、24v电压,芯片u27的27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66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13的一端,芯片u27的28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65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14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66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阻r165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阻r113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阻r114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3.3v电压,芯片u27的29号引脚连接控制板电阻r112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12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插壳j23的1号端口,控制板芯片u27的30号引脚连接控制板电阻r70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70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插壳j23的3号端口,芯片u27的31号引脚与芯片u27的32号引脚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芯片u1的1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8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5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7的一端,芯片u1的2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7的另一端、控制板电容c9的一端、控制板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57的10号端口,控制板电容九c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5的另一端、控制板电阻r8的另一端及公共地,芯片u1的3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7的一端及公共地,芯片u1的4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29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23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21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8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29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阻r23的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芯片u1的5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13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3的另一端,控制板电容c13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9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4的一端、控制板二极管d3的阴极、控制板电阻r12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d3的阳极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3的7号端口、控制板稳压二极管z1的阴极、控制板电容c10的一端,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3的5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电阻r19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9的另一端、控制板稳压二极管z1的阳极与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3的6号端口合并后共同连接控制板电阻r34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27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3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30的一端、控制板可调电阻vr3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28的一端、控制板二极管d9的阴极、控制板二极管d40的阳极、控制板二极管d41的阴极、控制板霍尔元件hall的3号端口,控制板可调电阻vr3的3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容c28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霍尔元件hall的1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40的阴极及电源vcc,控制板霍尔元件hall的2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41的阴极及电源-vcc,控制板霍尔元件hall的4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阻r2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40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31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28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4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3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52的一端,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3的2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44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52的另一端、控制板电阻r51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51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可调电阻vr1的2号端口,控制板可调电阻vr1的3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可调电阻vr1的1号端口连接电源vcc,控制板电阻r4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49的一端、控制板三极管q6的集电极,控制板电阻r49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可调电阻vr2的2号端口,控制板可调电阻vr2的1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公共地,控制板三极管q6的基极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43的一端、控制板插壳close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38的另一端,控制板电阻r43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插壳close的2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3的3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容c31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阻r2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30的另一端、控制板电容c18的一端、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2的2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18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2的3号端口连接公共地,电源vcc连接控制板电容c46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46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电源-vcc连接控制板电容c47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47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芯片u48的1号引脚分别连接电源vcc、控制板电容c74的一端,芯片u48的3号引脚分别连接5v电压、控制板电容c75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76的一端,芯片u48的2号引脚与控制板电容c74的另一端、控制板电容c75的另一端、控制板电容c76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芯片u49的1号引脚分别连接电源vcc、控制板电容七十七c77的一端,芯片u49的3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插壳j23的4号端口、控制板插壳5v-2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78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79的一端,芯片u49的2号引脚与控制板电容c77的另一端、控制板电容c78的另一端、控制板电容c79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插壳j23的2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插壳5v-2的2号端口连接公共地,芯片u17的2号引脚分别连接3.3v电压、控制板电容c14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16的一端,芯片u17的1号引脚与控制板电容c14的另一端、控制板电容c16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芯片u17的3号引脚连接5v电压,3.3v电压连接控制板电容c12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插壳j16的1号端口连接3.3v电压,控制板插壳j16的2号端口连接公共地;芯片u1的6号引脚连接芯片u1的7号引脚,芯片u1的8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110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111的一端、控制板三极管q4的基极,控制板电容c110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容c111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控制板电阻r18的另一端,芯片u1的9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59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7的另一端,控制板电阻r159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igbt管t6的发射极,控制板igbt管t6的集电极连接公共地,控制板igbt管t6的基极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112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67的一端、控制板光耦u54的3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112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阻r67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光耦u54的4号端口连接电源vcc,芯片u1的11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插壳j18的4号端口、电源板插壳j14的4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69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52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53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68的一端,芯片u1的12号引脚连接公共地,芯片u1的13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98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97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53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98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容c97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阻r15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芯片u1的13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插壳j18的5号端口、电源板插壳j14的5号端口、控制板电容c70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51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54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71的一端,芯片u1的15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6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7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8的一端及电源vcc,控制板电容c6的另一端、控制板电容c7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容c8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芯片u1的16号引脚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66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33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20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24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65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66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25的阴极,控制板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24的一端、控制板二极管d11的阴极、控制板二极管d5的阴极、控制板电阻r16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42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45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23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21的另一端、控制板二极管d9的阳极,控制板电容c23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二极管d11的阳极分别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12的阴极、控制板插壳ct1的2号端口,控制板二极管d5的阳极分别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6的阴极、控制板插壳ct1的1号端口,控制板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控制板电阻r4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45的另一端、控制板电阻r41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26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41的另一端、控制板电阻r26的另一端、控制板二极管d6的阳极、控制板二极管d12的阳极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容c24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阻r20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电阻r65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板二极管d26的阴极,控制板二极管d26的阳极连接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57的8号端口,控制板运算放大器u57的9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68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41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72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68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控制板电容c41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阻r72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控制板插壳j18的1号端口连接电源vcc,控制板插壳j18的2号端口连接电源-vcc,控制板插壳j18的3号端口连接公共地,电源vcc连接控制板电容c44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44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电源-vcc连接控制板电容c45的一端,控制板电容c45的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控制板光耦u54的1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56的一端、控制板稳压二极管z5的阳极,控制板稳压二极管z5的阴极分别连接控制板电容c29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55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56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57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5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155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54的一端、控制板电阻r157的另一端,控制板电阻r155的另一端与控制板电阻r154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控制板插壳vfb的1号端口,控制板光耦u54的2号端口分别连接控制板电阻r56的另一端、控制板电容c29的另一端、控制板电阻r55的另一端、控制板插壳vfb的4号端口,控制板插壳j23的2号端口连接公共地,控制板插壳j27的1号端口连接3.3v电压,控制板插壳j27的4号端口连接公共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双电压的低成本igbt模块等离子切割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片u27的型号为stm32f042k6t6,芯片u1的型号为uc3846,芯片u48选用7805稳压芯片,芯片u49选用7805稳压芯片,芯片u17的型号为lm1117-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双电压的低成本igbt模块等离子切割机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切换板上设有芯片u2、切换板插壳j27,芯片u2的2号引脚连接公共地,芯片u2的3号引脚连接切换板电容c5的一端,切换板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u2的4号引脚、切换板电容c2的一端、切换板电阻r7的一端、切换板电容c3的一端、切换板电容c4的一端及公共地,芯片u2的5号引脚分别连接切换板电阻r7的另一端、切换板电阻r6的一端,切换板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切换板电容c3的另一端、切换板电容c4的另一端、切换板二极管d3的阴极及+24v电压,芯片u2的6号引脚分别连接切换板电容c2的另一端、切换板电阻r5的一端及电源vcc,芯片u2的7号引脚分别连接切换板电阻r5的另一端、切换板电阻r4的一端、切换板电感l1的一端,切换板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u2的1号引脚、切换板二极管d3的阳极,芯片u2的8号引脚连接切换板电阻r4的另一端;切换板插壳j27的1号端口连接切换板二极管d2的阳极,切换板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切换板稳压二极管z3的阴极,切换板稳压二极管z3的阳极连接切换稳压二极管z1的阴极,切换板稳压二极管z1的阳极分别连接切换板光耦u4的4号端口、切换板稳压二极管z4的阴极,切换板稳压二极管z4的阳极分别连接切换板光耦u4的3号端口及切换板电阻r2的一端,切换板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切换板电阻r3的一端、切换板光耦u1的1号端口,切换板插壳j27的2号端口分别连接切换板电阻r3的另一端、切换板光耦u1的2号端口,切换板光耦u1的4号端口分别连接切换板电阻r16的一端、切换板三极管q1的基极,切换板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切换板光耦u1的3号端口、切换板电阻r15的一端、切换板电容c1的一端及公共地,切换板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切换板电阻r1的一端、切换板电阻r15的另一端、切换板电容c1的另一端、切换板运算放大器u3的10号端口,切换板运算放大器u3的9号端口连接5v电压,切换板运算放大器u3的8号端口连接切换板mos管t1的栅极,切换板mos管t1的漏极分别连接切换板二极管d1的阳极、切换板插壳j5的一端、切换板电阻r13的一端、切换板电容c6的一端,切换板插壳j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24v电压、切换板二极管d1的阴极、切换板电阻r1的另一端、切换板电阻r16的另一端,切换板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切换板电阻r14的一端、切换板电容c9的一端、切换板电容c10的一端、切换板运算放大器u3的13号端口,切换板电阻r14的另一端与切换板电容c9的另一端、切换板电容c10的另一端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切换板运算放大器u3的12号端口连接5v电压,切换板运算放大器u3的14号端口分别连接切换板二极管d6的阳极、切换板电阻r17的一端,切换板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切换板插壳j26的4号端口,切换板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切换板光耦u4的2号端口,切换板光耦u4的1号端口连接电源vcc,切换板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切换板电阻r10的一端、切换板电阻r8的一端、切换板电容c8的一端、切换板稳压二极管z2的阴极、切换板运算放大器u3的3号端口、切换板运算放大器u3的6号端口,切换板电阻r8的另一端与切换板mos管t1的源极合并后共同接地,切换板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切换板电容c8的另一端与切换板稳压二极管z2的阳极合并后共同连接公共地,切换板运算放大器u3的2号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宗焊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