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析仪器尾气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34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析仪器尾气排放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分析仪器、尾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分析仪器以及尾气处理装置的管道,所述管道包括一级排放管道、二级排放管道和吹扫气管道,所述分析仪器的出口连接一级排放管道,所述吹扫气管道连接到一级排放管道上,所述一级排放管道插入二级排放管道中,一级排放管道的出口位于二级排放管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分析仪器与尾气处理装置之间管道的设计,尤其是一级排放管道、二级排放管道及吹扫气管道位置关系的设置,有效避免了尾气中易氧化组分生成粉末以及冷凝液产生或回流,确保排放管道不会产生背压而影响仪器性能;所述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尤其适用于精密仪器的尾气输送与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析仪器尾气排放装置
本技术属于尾气处理
,涉及一种分析仪器尾气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分析仪器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物质组成及结构的分析是材料研究的重点。在气体分析过程中,根据气体种类及性质的不同,分析仪器的尾气中可能会含有易被氧化或有毒有害的物质,前者在排放管道中可与空气反应生成粉末,从而堵塞排放管道,产生背压而影响仪器性能,后者也不宜直接排放,需要排入洗涤塔等尾气处理装置。当分析仪器的尾气湿度较大,容易在排放管道中发生冷凝,而且由于排放管道设置于洗涤塔之前,水分容易进入排放管道中,进而堵塞管道产生背压现象。目前对于尾气的无害化处理研究较多,但对于尾气在排放管道中状态的变化及处理,尤其是分析仪器这一类较精密仪器尾气的排放过程,并未有较深入的研究。CN108405501A公开了一种管道吹扫装置及工艺气体输送清洁系统,所述管道吹扫装置包括负压真空模组和正压吹扫模组,负压真空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逆止阀、第一压力表和第一隔膜阀,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压力表与第一隔膜阀之间的分支管路,分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隔膜阀,分支管路的自由端连接真空泵;正压吹扫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隔膜阀、第二压力表、缓冲罐、第四隔膜阀和第二逆止阀;该装置通过上述气体吹扫装置的运行,有效排除管路中杂质,但上述装置结构连接关系复杂,并不适用于少量尾气在管道中的输送。CN209318356U公开了一种TMA输送管道维护吹扫装置,包括进口气动装置、缓冲装置、进口气动管道和缓冲装置管道,进口气动装置上连接进口气动管道,缓冲装置管道连接进口气动装置和缓冲装置,该装置主要是针对特种气体输送管道的吹扫维护,并未涉及根据尾气成分进行吹扫处理,以防止管道堵塞的操作。综上所述,对于仪器尾气的排放管道设置,尤其是要求操作精细的仪器,还需要根据气体成分采取合适的操作,以防止管路堵塞产生背压,给仪器正常运行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析仪器尾气排放装置,所述装置通过分析仪器与尾气处理装置之间连接管道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尾气在排放管道中因生成粉末或冷凝液而堵塞管道,确保不会产生背压,从而消除背压对仪器的影响。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析仪器尾气排放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分析仪器、尾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分析仪器以及尾气处理装置的管道,所述管道包括一级排放管道、二级排放管道和吹扫气管道,所述分析仪器的出口连接一级排放管道,所述吹扫气管道连接到一级排放管道上,所述一级排放管道插入二级排放管道中,一级排放管道的出口位于二级排放管道内。本技术中,所述装置主要是对分析仪器与尾气处理装置之间管道的设计,通过管道位置关系与连接方式的设置,对于含有易氧化或冷凝组分的尾气,设置吹扫气管道既可降低氧气浓度避免组分氧化产生粉末,又可将可能产生的固体粉末吹出,避免堵塞管道;一级排放管道与二级排放管道连接处的位置关系,可有效避免二级排放管道中的液体流入一级排放管道中,消除冷凝液体对仪器背压的影响;所述装置结构简单,尤其适用于精密仪器的尾气排放,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以下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实现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级排放管道的直径小于二级排放管道的直径。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级排放管道的直径是二级排放管道直径的0.15~0.5倍,例如0.15倍、0.2倍、0.25倍、0.3倍、0.35倍、0.4倍、0.45倍或0.5倍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本技术中,一级排放管道与吹扫气管道中的气体都需要进入二级排放管道中,而且为了使一级排放管道能够明显插入二级排放管道中,二级排放管道的直径一般要大于一级排放管道,两者直径尺寸的比例选择与实际气体流量及组分相关。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级排放管道与二级排放管道垂直设置,所述一级排放管道插入二级排放管道的深度为二级排放管道直径的0.3~0.6倍,例如0.3倍、0.35倍、0.4倍、0.45倍、0.5倍、0.55倍或0.6倍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级排放管道上设有阀门,例如可选择球阀等。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吹扫气管道上设有流量计,例如可选择浮子流量计等。本技术中,吹扫气管道上设置流量计,方便吹扫气流量的调节,确保排放管道中有持续的气体吹扫以防止自燃气体在管道中氧化而形成粉末;其中吹扫气一般选择氮气,也可选择惰性气体,或者两者的混合气。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析仪器的出口包括样品气出口和检测器出口,所述样品气出口和检测器出口连接并列设置的两条一级排放管道。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样品气出口连接的一级排放管道上还设有流量计,同样可选择浮子流量计。例如,对于特种气体的分析,其通过定量环进样,样品吹扫定量环后流出,进样时通过阀动作取样,只取定量环内的样品,其它样品从样品气出口排放。本技术中,根据分析仪器类型的不同,其可能包括不同的气体出口,可分别连接一级排放管道,最后共同流入二级排放管道。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级排放管道的数量与吹扫气管道的数量相等,每条一级排放管道对应一条吹扫气管道。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洗涤塔和/或焚烧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对分析仪器与尾气处理装置之间管道的设计,尤其是一级排放管道、二级排放管道及吹扫气管道位置关系与连接方式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尾气中易氧化组分生成粉末以及冷凝液产生或回流,确保排放管道不会因堵塞产生背压而影响仪器性能;(2)本技术所述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尤其适用于精密仪器的尾气输送与排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分析仪器尾气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分析仪器,2-一级排放管道,3-二级排放管道,4-吹扫气管道,5-尾气处理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说明本技术,便于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本技术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提供了一种分析仪器尾气排放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分析仪器1、尾气处理装置5、连接所述分析仪器1以及尾气处理装置5的管道,所述管道包括一级排放管道2、二级排放管道3和吹扫气管道4,所述分析仪器1的出口连接一级排放管道2,所述吹扫气管道4连接到一级排放管道2上,所述一级排放管道2插入二级排放管道3中,一级排放管道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析仪器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分析仪器、尾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分析仪器以及尾气处理装置的管道,所述管道包括一级排放管道、二级排放管道和吹扫气管道,所述分析仪器的出口连接一级排放管道,所述吹扫气管道连接到一级排放管道上,所述一级排放管道插入二级排放管道中,一级排放管道的出口位于二级排放管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析仪器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分析仪器、尾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分析仪器以及尾气处理装置的管道,所述管道包括一级排放管道、二级排放管道和吹扫气管道,所述分析仪器的出口连接一级排放管道,所述吹扫气管道连接到一级排放管道上,所述一级排放管道插入二级排放管道中,一级排放管道的出口位于二级排放管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仪器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排放管道的直径小于二级排放管道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仪器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排放管道的直径是二级排放管道直径的0.15~0.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仪器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排放管道与二级排放管道垂直设置,所述一级排放管道插入二级排放管道的深度为二级排放管道直径的0.3~0.6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中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正帆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