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安装式气体变送器,包括气体变送器,所述气体变送器主要由变送器主体、进气口和出气口组成,所述变送器主体端面开设有两个插孔,所述插孔内均插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端头均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变送器主体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端头固定连接有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变送器,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安装式气体变送器,属于气体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变送器主体端面活动设置螺栓,在背部设置安装底座,通过卡接方式将变送器主体固定在安装底座上,且通过螺栓对其进行固定,方便变送器快速的安装、拆装和检修,安装和拆除方便,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安装式气体变送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变送器,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安装式气体变送器,属于气体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气体变送器采用了先进的集成电路技术、国际标准智能化技术水准设计技术及专有数字、模拟混合通讯技术而设计的。智能气体变送器技术先进、性能卓越、稳定性高、具有通讯和自诊断功能,典型的智能化现场监测仪表的先进性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极大的满足了工业现场安全监测对设备高可靠性的要求,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炼化、燃气输配、生化医药等行业。但是现有的气体变送器的安装结构在拆装时,需要使用螺栓或者螺丝进行拆卸,无法快速进行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安装式气体变送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捷安装式气体变送器,包括气体变送器,所述气体变送器主要由变送器主体、进气口和出气口组成,所述变送器主体端面开设有两个插孔,所述插孔内均插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端头均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变送器主体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端头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孔,且两个所述固定孔分别与两个所述插孔同轴设置,所述气体变送器背部卡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中空设置,且底座主体端面开设有与卡板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插槽两侧开设有与固定孔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壁开设有与螺栓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底座主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丝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主体内部呈圆形,且直径与卡板长度相等,所述插槽深度与卡板厚度相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栓与旋钮连接处固定设有一圈橡胶垫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孔中部内壁开设有直径大于插孔的活动孔,且活动孔与插孔的中轴线重合,所述螺栓中心处固定设有一圈与活动孔相适配的活动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环滑动卡接在活动孔内,且活动环的厚度小于活动孔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变送器主体端面活动设置螺栓,在背部设置安装底座,通过卡接方式将变送器主体固定在安装底座上,且通过螺栓对其进行固定,方便变送器快速的安装、拆装和检修,安装和拆除方便,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气体变送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气体变送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底座;101、底座主体;102、螺丝孔;103、插槽;104、通孔;2、气体变送器;201、变送器主体;202、卡板;203、螺栓;204、旋钮;205、插孔;206、进气口;207、出气口;208、连接柱;209、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捷安装式气体变送器,包括气体变送器2,气体变送器2主要由变送器主体201、进气口206和出气口207组成,变送器主体201端面开设有两个插孔205,插孔205内均插接有螺栓203,螺栓203端头均固定连接有旋钮204,变送器主体201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8,连接柱208端头固定连接有卡板202,卡板202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孔209,且两个固定孔209分别与两个插孔205同轴设置,螺栓203能够同时穿过插孔205与固定孔209,气体变送器2背部卡接有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包括底座主体101,底座主体101中空设置,且底座主体101端面开设有与卡板202相适配的插槽103,插槽103两侧开设有与固定孔209相适配的通孔104,通孔104内壁开设有与螺栓203相适配的螺纹槽,螺栓203端头与通孔104旋紧后固定连接,底座主体10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丝孔102,用于固定。其中,底座主体101内部呈圆形,且直径与卡板202长度相等,方便卡板202旋转,插槽103深度与卡板202厚度相同,提高稳定性。其中,螺栓203与旋钮204连接处固定设有一圈橡胶垫圈,在旋紧后不易打滑。其中,插孔205中部内壁开设有直径大于插孔205的活动孔,且活动孔与插孔205的中轴线重合,螺栓203中心处固定设有一圈与活动孔相适配的活动环,活动环滑动卡接在活动孔内,且活动环的厚度小于活动孔的长度,通过活动环卡接在活动孔中,螺栓203不会从变送器主体201上脱离,防止零件丢失,且方便安装,当旋钮204抵住变送器主体201端面时,活动环抵在活动孔靠近卡板202的一端,螺栓203活动行程取决于活动孔的长短,当两个固定孔209分别与两个通孔104重合时,变送器主体201处于正常安装角度和状态。下面将详细阐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安装时,将安装底座1通过螺丝孔102和螺丝固定在设备安装指定位置,插槽103处于竖直状态,两个通孔104水平分布,气体变送器2背部通过卡板202插接在插槽103内,旋转气体变送器2,使卡板202两端的固定孔209分别与两个通孔104重合,螺栓203初始位置在变送器主体201内部,需要对气体变送器2进行固定时,将螺栓203端头插入通孔104并旋转,端头插接在固定孔209内,使得变送器主体201被固定在安装底座1上,进气口206和出气口207连接气管,当需要进行检修时,通过旋转旋钮204,即可将螺栓203拔出,旋转变送器主体201拔出卡板202即可取下气体变送器2整体,方便进行检修。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便捷安装式气体变送器,通过在变送器主体201端面活动设置螺栓203,在背部设置安装底座1,通过卡接方式将变送器主体201固定在安装底座1上,且通过螺栓203对其进行固定,方便变送器的安装、拆装和检修,安装和拆除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安装式气体变送器,包括气体变送器(2),所述气体变送器(2)主要由变送器主体(201)、进气口(206)和出气口(207)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送器主体(201)端面开设有两个插孔(205),所述插孔(205)内均插接有螺栓(203),所述螺栓(203)端头均固定连接有旋钮(204),所述变送器主体(201)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8),所述连接柱(208)端头固定连接有卡板(202),所述卡板(202)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孔(209),且两个所述固定孔(209)分别与两个所述插孔(205)同轴设置,所述气体变送器(2)背部卡接有安装底座(1),所述安装底座(1)包括底座主体(101),所述底座主体(101)中空设置,且底座主体(101)端面开设有与卡板(202)相适配的插槽(103),所述插槽(103)两侧开设有与固定孔(209)相适配的通孔(104),所述通孔(104)内壁开设有与螺栓(203)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底座主体(10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丝孔(1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安装式气体变送器,包括气体变送器(2),所述气体变送器(2)主要由变送器主体(201)、进气口(206)和出气口(207)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送器主体(201)端面开设有两个插孔(205),所述插孔(205)内均插接有螺栓(203),所述螺栓(203)端头均固定连接有旋钮(204),所述变送器主体(201)背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208),所述连接柱(208)端头固定连接有卡板(202),所述卡板(202)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孔(209),且两个所述固定孔(209)分别与两个所述插孔(205)同轴设置,所述气体变送器(2)背部卡接有安装底座(1),所述安装底座(1)包括底座主体(101),所述底座主体(101)中空设置,且底座主体(101)端面开设有与卡板(202)相适配的插槽(103),所述插槽(103)两侧开设有与固定孔(209)相适配的通孔(104),所述通孔(104)内壁开设有与螺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林工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