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环境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33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监测主机,还包括安放装置,安放装置包括套设在一起的上安装杆和下安装杆以及连接在下安装杆底端的底座,下安装杆的一侧设置有竖直设置的驱动杆,下安装杆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驱动杆上的第一限位环,上安装杆的一侧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水平杆,水平杆和驱动杆设在同侧,上安装杆上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水平杆上的第二限位环,驱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水平杆转动连接,水平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监测主机放置在安装板顶端。监测主机能够通过水平杆、连杆和驱动杆形成的连杆机构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方便监测主机能够靠近偏远偏高的家具,检测的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环境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环境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监测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室内甲醛污染备受关注,室内甲醛现在被各界普遍认为是室内第一杀手,它的释放期长一般为3-15年,其对人体尤其是婴幼儿、孕期妇女、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甚为严重。空气中有毒气体释放周期较长,轻微超标时居住者不易察觉。超标四五倍时,居住者才能嗅出气味。现有技术可参考公告号为201620471443.3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室内甲醛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置有甲醛传感器、空气室、微控制器、电池以及检测按钮;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通气窗,所述通气窗连通外界与所述空气室;所述甲醛传感器置于所述空气室内;所述电池分别连接所述甲醛传感器和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甲醛传感器相连;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还装设有所述检测按钮。然而,根据室内甲醛检测规范要求,检测装置靠近装修的家具设备为优选方案,检测的精度高,一些情况下,家具的安装位置偏远且现有的检测装置不容易靠近偏远偏高的家具而进行检测。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环境监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环境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监测主机,还包括安放装置,所述安放装置包括套设在一起的上安装杆和下安装杆以及连接在下安装杆底端的底座,所述下安装杆的一侧设置有竖直设置的驱动杆,所述下安装杆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驱动杆上的第一限位环,所述上安装杆的一侧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和驱动杆设在同侧,所述上安装杆上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水平杆上的第二限位环,所述驱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水平杆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监测主机放置在安装板顶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监测主机能够通过水平杆、连杆和驱动杆形成的连杆机构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方便监测主机能够靠近偏远偏高的家具,检测的精度高。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底部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下安装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和齿条的配合将驱动杆进行上升和下降,通过驱动电机断电自锁,使得驱动杆的位置保持稳定。优选的,所述下安装杆套设在上安装杆外,所述上安装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安装杆和上安装杆能够快速进行拆分和对接,下安装杆能够在限位杆的限位下避免下滑。优选的,所述上安装杆远离监测主机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撑架,所述辅助支撑架上固定设有套设在水平杆上的第三限位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远离监测主机一侧设置第三限位环,使得水平的受力较为均匀,增强水平杆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开有凹槽,所述监测主机放置在凹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快速将监测主机放置到安装板上的合适位置。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安装杆底端的支承盘,所述支承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支腿和两滚轮,两所述支腿的连线与两滚轮的连线平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能够保持稳定,当需要对底座进行移动时,能够微抬支腿的一侧,使底座能够在滚轮的滚动下滑行,移动较为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监测主机能够通过水平杆、连杆和驱动杆形成的连杆机构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方便监测主机能够靠近偏远偏高的家具,检测的精度高;2、齿轮和齿条的配合将驱动杆进行上升和下降,通过驱动电机断电自锁,使得驱动杆的位置保持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体现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监测主机;2、安放装置;21、上安装杆;211、限位杆;22、下安装杆;23、底座;231、支腿;232、滚轮;24、驱动杆;241、齿条;25、第一限位环;26、水平杆;27、第二限位环;28、连杆;29、安装板;291、凹槽;3、齿轮;4、驱动电机;5、辅助支撑架;6、第三限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监测主机1,还包括安放装置2,安放装置2包括套设在一起的上安装杆21和下安装杆22以及连接在下安装杆22底端的底座23,下安装杆22的一侧设置有竖直设置的驱动杆24,下安装杆22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驱动杆24上的第一限位环25,上安装杆21的一侧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水平杆26,水平杆26和驱动杆24设在同侧,上安装杆21上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水平杆26上的第二限位环27,驱动杆2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杆28,连杆28的另一端与水平杆26转动连接,水平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9,监测主机1放置在安装板29顶端。原理:监测主机1能够通过水平杆26、连杆28和驱动杆24形成的连杆28机构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方便监测主机1能够靠近偏远偏高的家具,检测的精度高。驱动杆24的底部设置有齿条241,齿条241啮合有齿轮3,齿轮3连接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下安装杆22上,齿轮3和齿条241的配合将驱动杆24进行上升和下降,通过驱动电机4断电自锁,使得驱动杆24的位置保持稳定。下安装杆22套设在上安装杆21外,上安装杆2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11,下安装杆22和上安装杆21能够快速进行拆分和对接,下安装杆22能够在限位杆211的限位下避免下滑。上安装杆21远离监测主机1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撑架5,辅助支撑架5上固定设有套设在水平杆26上的第三限位环6,在远离监测主机1一侧设置第三限位环6,使得水平的受力较为均匀,增强水平杆26的稳定性。安装板29上开有凹槽291,监测主机1放置在凹槽291内,能够快速将监测主机1放置到安装板29上的合适位置。底座23包括固定连接在下安装杆22底端的支承盘,支承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支腿231和两滚轮232,两支腿231的连线与两滚轮232的连线平行设置,底座23能够保持稳定,当需要对底座23进行移动时,能够微抬支腿231的一侧,使底座23能够在滚轮232的滚动下滑行,移动较为方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监测主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放装置(2),所述安放装置(2)包括套设在一起的上安装杆(21)和下安装杆(22)以及连接在下安装杆(22)底端的底座(23),所述下安装杆(22)的一侧设置有竖直设置的驱动杆(24),所述下安装杆(22)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驱动杆(24)上的第一限位环(25),所述上安装杆(21)的一侧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水平杆(26),所述水平杆(26)和驱动杆(24)设在同侧,所述上安装杆(21)上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水平杆(26)上的第二限位环(27),所述驱动杆(2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杆(28),所述连杆(28)的另一端与水平杆(26)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9),所述监测主机(1)放置在安装板(29)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环境监测装置,包括监测主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放装置(2),所述安放装置(2)包括套设在一起的上安装杆(21)和下安装杆(22)以及连接在下安装杆(22)底端的底座(23),所述下安装杆(22)的一侧设置有竖直设置的驱动杆(24),所述下安装杆(22)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套设在驱动杆(24)上的第一限位环(25),所述上安装杆(21)的一侧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水平杆(26),所述水平杆(26)和驱动杆(24)设在同侧,所述上安装杆(21)上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水平杆(26)上的第二限位环(27),所述驱动杆(2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连杆(28),所述连杆(28)的另一端与水平杆(26)转动连接,所述水平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9),所述监测主机(1)放置在安装板(29)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24)的底部设置有齿条(241),所述齿条(241)啮合有齿轮(3),所述齿轮(3)连接有驱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开进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本缘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