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膜粘附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304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膜粘附力检测装置,其中装置包括测试器皿和U形管,测试器皿内部装有测试液体,顶部设有测试膜,测试膜上设有缺损区,待检生物膜覆盖在缺损区上并通过自身与测试膜之间的粘附力封闭缺损区;U形管设有竖直段,竖直段的上端为进液口,另一端水平插入测试器皿内,测试器皿、测试膜、待检生物膜形成装有测试液体的密封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简单的模型模拟了生理液体如脑脊液等渗漏的情况,并获得待检生物膜和测试膜之间的粘附力变化,如免缝型硬脑(脊)膜补片与类似自体脑膜的生物膜之间的粘附力的变化,从而快速计算出粘附力大小,对于开发膜层致密无渗透性能的生物膜产品等的临床应用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膜粘附力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材料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膜粘附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人体的各个生理部位存在多种不同的生物膜,如骨骼、眼球以及各身体器官内。在人体某一部位的生理构造发生病变或损坏,需要进行手术修补,在这过程中需要用到相应的生物膜。而生物膜需要达到预定粘附力,才能保证在对应的部位正常工作。如硬脑(脊)膜组织,是保护大脑和脊髓组织的天然屏障,如果硬膜缺损易致使引发脑脊液渗漏。目前,市场上的硬脑(脊)膜补片有缝合型补片和免缝型补片两种。对于免缝型的硬脑(脊)膜补片,临床应用后,要求与自体硬脑膜之间具有一定粘附力强度,以保证脑脊液不会流出。目前市场上的免缝型的硬脑(脊)膜补片,大都是动物源的胶原海绵。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6885764B公开的“一种生物膜防渗透性检测装置及应用”,需要将胶原海绵密封固定后,检测胶原海绵本身的渗透性能。通过测试生物膜能承受的最大静液压和在此压力下保持不渗漏的时间来判断其防渗透性能。但如果免缝型的硬脑(脊)膜补片是结构致密的胶原膜片,膜片本身不再涉及渗透性能,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膜粘附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测试器皿,内部装有测试液体,顶部设有测试膜,所述测试膜上设有缺损区,待检生物膜覆盖在所述缺损区上并通过自身与所述测试膜之间的粘附力封闭所述缺损区;/nU形管,由两个竖直段和一个与所述竖直段的下端连接的水平段组成,其中一个所述竖直段的上端为进液口,另一个所述竖直段的上端水平延伸并插入所述测试器皿内,所述测试器皿、测试膜、待检生物膜形成装有测试液体的密封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膜粘附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器皿,内部装有测试液体,顶部设有测试膜,所述测试膜上设有缺损区,待检生物膜覆盖在所述缺损区上并通过自身与所述测试膜之间的粘附力封闭所述缺损区;
U形管,由两个竖直段和一个与所述竖直段的下端连接的水平段组成,其中一个所述竖直段的上端为进液口,另一个所述竖直段的上端水平延伸并插入所述测试器皿内,所述测试器皿、测试膜、待检生物膜形成装有测试液体的密封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膜粘附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生物膜上设有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与电源正负极连接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极并间隔设置在所述待检生物膜外缘处,所述第一导线或第二导线上串联有指示灯,并通过自所述待检生物膜外缘处流出的所述测试液体,将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膜粘附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礼杰胡康凌友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