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吸水率测试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29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水卷材吸水率测试的工装,包括外部呈长方体状且中空的框体,所述框体左端的顶部和下部分别一体设置有注液管和排液管,所述框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称量装置,所述框体内侧壁的下部固定设置有热电偶,所述框体内的上部可升降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网框,所述网框的顶部与升降组件的底部之间间隔设置,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对防水卷材的吸水率进行测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卷材吸水率测试的工装
本技术属于吸水率测试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防水卷材吸水率测试的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防水卷材是指将沥青类或高分子类防水材料浸渍在胎体上,制作成的防水材料产品,以卷材形式提供,称为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吸水率是物质吸水性的量度,指在一定温度下把物质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所增加的重量百分率,由于防水卷材的作用就是抵御水渗漏,因此需要提供专用的设备对防水卷材进行吸水率测试,以便明确防水卷材的吸水率是否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水卷材吸水率测试的工装,用于对防水卷材的吸水率进行测试。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水卷材吸水率测试的工装,包括外部呈长方体状且中空的框体,框体左端的顶部和下部分别一体设置有注液管和排液管,框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称量装置,框体内侧壁的下部固定设置有热电偶,框体内的上部可升降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网框,网框的顶部与升降组件的底部之间间隔设置。在使用本装置的过程中,首先升降组件上升带动网框上升,操作人员将待测试的防水卷材放入到网框内部,然后升降组件下降,带动网框及内部的防水卷材下降到框体中下部位置,然后称量装置对框体内部的防水卷材进行称重,然后通过注液口向框体内部加满水,然后称量装置对框体及其内部的水和防水卷材进行称重,然后再将热电偶的按钮打开并将热电偶设置到实验所需的温度,实现热电偶与外部电源通电,热电偶工作将框体内部的水温加热,称量装置继续测量框体及其内部的水和防水卷材的重量,待称量装置测量完之后,通过框体底部的排液管将框体内部的水排空,称量装置再次称量框体内部防水卷材的重量,升降装置上升带动网框在框体内部上升,人工再将防水卷材取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最后根据称量装置多次测量到的框体内部的防水卷材重量差,人工再计算防水卷材吸水率的具体数值。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升降组件包括顶部横向设置且与框体顶壁平行的升降板,框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竖向固定设置有导轨,升降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导轨相对应的滑块,滑块与导轨滑动配合,通过滑块和导轨之间的配合实现升降组件带动网框在框体内部的上下移动,使得网框的升降更加方便。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网框为长方体状,网框左右两侧的中部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杆,每个连杆的顶部均与升降板的底壁固定连接,网框的顶部与升降板的底部之间间隔设置,通过连杆连接升降板和网框,使得将防水卷材从网框内部取出和放入更加方便,避免对防水卷材的取放造成阻碍。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每个连杆与升降板的底部之间均设置有弹簧,弹簧的顶部与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的底部与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杆通过弹簧与升降板连接,防止框体内部浮力过大将防水卷材浮起撑坏框体。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升降板的底壁一体设置有第一吊环,弹簧为钩簧,弹簧的顶部固定钩设在第一吊环上,连杆的顶部一体设置有第二吊环,弹簧的底部与固定钩设在第二吊环上,通过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与钩簧之间的配合,实现升降板与连杆之间的配合,各部件均为常用部件,节省成本。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网框内部分隔成均匀排列且横向设置的若干格,每格内部均可以放置防水卷材,可以一次放置多个防水卷材。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网框顶的部可拆卸设置有钢板,钢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网框的长度和宽度,钢板的本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钢板的周边与网框顶部的周边通过异形螺钉连接,钢板的设置可以放置防水卷材从网框内掉出且钢板上的通孔可以避免向框体内部加水时网框及内部的防水卷材浮力过大排水不及时及防止防水卷材上浮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注液管和排液管上均设置有阀门,可以人工随时控制框体内部水的排放。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框体为透明材质且前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框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可视窗,刻度线竖向设置在可视窗左右两侧中的任一侧,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控制实验的浸泡深度。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可以适应防水卷材的吸水率测试;2、升降装置和网框的设置,使得防水卷材放入到框体内以及卷材在框体内部的升降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网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轨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体;11-注液管;12-排液管;13-称量装置;14-热电偶;15-升降组件;16-网框;17-导轨;18-可视窗;111-阀门;151-升降板;152-滑块;161-连杆;162-弹簧;163-钢板;1511-第一吊环;1611-第二吊环;1631-异形螺钉;1632-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4所示,一种防水卷材吸水率测试的工装,包括外部呈长方体状且中空的框体1,框体1左端的顶部和下部分别一体设置有注液管11和排液管12,框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称量装置13,框体1内侧壁的下部固定设置有热电偶14,框体1内的上部可升降设置有升降组件15,升降组件1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网框16,网框16的顶部与升降组件15的底部之间间隔设置。在使用本装置的过程中,首先升降组件15上升带动网框16上升,操作人员将待测试的防水卷材放入到网框16内部,然后升降组件15下降,带动网框16及内部的防水卷材下降到框体1中下部位置,然后称量装置13对框体1内部的防水卷材进行称重,然后通过注液口向框体1内部加满水,然后称量装置13对框体1及其内部的水和防水卷材进行称重,然后再将热电偶14通电,热电偶14工作将框体1内部的水温加热,称量装置13继续测量框体1及其内部的水和防水卷材的重量,称量装置13采用精确度为0.001g电子天平,待称量装置13测量完之后,通过框体1底部的排液管12将框体1内部的水排空,称量装置13再次称量框体1内部防水卷材的重量,升降装置上升带动网框16在框体1内部上升,人工再将防水卷材取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最后根据称量装置13多次测量到的框体1内部的防水卷材重量差,人工再计算防水卷材吸水率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卷材吸水率测试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呈长方体状且中空的框体,所述框体左端的顶部和下部分别一体设置有注液管和排液管,所述框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称量装置,所述框体内侧壁的下部固定设置有热电偶,所述框体内的上部可升降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网框,所述网框的顶部与升降组件的底部之间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卷材吸水率测试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呈长方体状且中空的框体,所述框体左端的顶部和下部分别一体设置有注液管和排液管,所述框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称量装置,所述框体内侧壁的下部固定设置有热电偶,所述框体内的上部可升降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网框,所述网框的顶部与升降组件的底部之间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吸水率测试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顶部横向设置且与框体顶壁平行的升降板,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竖向固定设置有导轨,所述升降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导轨相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导轨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吸水率测试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为长方体状,所述网框左右两侧的中部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杆,每个所述连杆的顶部均与升降板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网框的顶部与升降板的底部之间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吸水率测试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所述连杆与升降板的底部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蕾陈沉张艳艳王萍于澎吴龙郭建勋程建伟梁晓谦贾红丽吴斐于富磊曾盼张晓阳李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