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胶砂三联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270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泥力学性能检测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的水泥胶砂三联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水泥胶砂三联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底板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第一半封闭区域;第二半封闭区域;所述第一半封闭区域与第二半封闭区域配合形成封闭区域,所述封闭区域被第一插板、第二插板、第三插板和第四插板分割后,形成三联模具。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水泥胶砂三联模具,有效解决了水泥胶砂三联模具拆装复杂且装模时试件无法保持垂直,使得水泥胶砂成型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胶砂三联模具
本技术涉及水泥力学性能检测辅助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水泥胶砂三联模具。
技术介绍
三联模一般用于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测定强度时所用,主要进行的试验为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测试,试验龄期一般为3天和28天,所测得强度一般与水泥的标号有直接的关系。水泥胶砂是指水灰比为0.5,灰砂比为1:3的水泥砂浆,按照规范要求将拌制好的水泥胶砂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装填入水泥胶砂三联试模内,试件尺寸为40mm×40mm×160mm,通过振实机振实制成水泥胶砂试样,制成的水泥胶砂试样带模具在20±1℃、≥9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养护24h后脱模。现有水泥胶砂三联模具由两块端板、四块插板组合放置在带有挡板的底板上,通过紧固螺栓和挡板配合抵住两头的端板进行固定。这种三联模具在组装过程中,由于端板凹槽有难以清除的杂物或磨损,插板与端板间难以保持垂直位置,导致振动成型时易产生侧向滑动,使成型试样失败,且成型后的试件容易变形,影响相关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经检索,已有专利号为2018215921027,名称为:一种水泥胶砂三联模具,该与上述方案相比,减少了部分组合件数,使得端板凹槽中存在难以清除的杂物或磨损,使成型后的试件产生变形,且其结构不够简练,仍存在可以继续优化的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泥胶砂三联模具拆装复杂且装模时试件无法保持垂直,使得水泥胶砂成型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水泥胶砂三联模具。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泥胶砂三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底板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第一半封闭区域,所述第一半封闭区域设置于第一挡板靠近第二挡板一侧,且所述第一半封闭区域包括与第一挡板平行的第一端板以及与第一挡板垂直的第二插板和第四插板,所述第一端板、第二插板和第四插板一体设置;第二半封闭区域,所述第二半封闭区域设置于第二挡板靠近第一挡板一侧,且所述第二半封闭区域包括与第二挡板平行的第二端板以及与第二挡板垂直的第一插板和第三插板,所述第二端板、第一插板和第三插板一体设置;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平行,所述第一半封闭区域与第二半封闭区域配合形成封闭区域,所述封闭区域被第一插板、第二插板、第三插板和第四插板分割后,形成三联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中水泥胶砂三联模具将第一端板、第二插板和第四插板固定为一体,第二端板、第一插板和第三插板固定为一体,并将两个半封闭结构配合形成封闭式结构,能够很容易地使试件保持垂直,且明显改善了水泥胶砂成功率低和水泥胶砂强度检测的准确率低的缺点,同时,也改善了原有的水泥胶砂三联模具组合件数较多,拆装复杂,易出错的缺点。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插板和第四插板分别设置于第一端板的两端,所述第一端板、第二插板和第四插板形成所述第一半封闭区域;或所述第二插板和第四插板之一设置于第一端板的端部,另外之一设置于第一端板中间位置,部分所述第一端板、第二插板和第四插板形成所述第一半封闭区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三插板分别设置于第二端板的两端,所述第二端板、第一插板和第三插板形成所述第二半封闭区域;或所述第一插板和第三插板之一设置于第二端板的端部,另外之一设置于第二端板中间位置,部分所述第二端板、第一插板和第三插板形成所述第二半封闭区域。将第一插板和第三插板可以设置于第二端板不同位置,第二插板和第四插板可以设置于第一端板不同位置,分别构成两个独立的半封闭式结构,使用时只需将两个半封闭式结构组合为一个封闭式结构即可,减少了组合件数量,使模具拆装简便快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封闭区域以及第二半封闭区域分别设有插入部,以便于第一插板、第三插板、第二插板和第四插板插入所述插入部,形成所述三联模具。将第一插板和第三插板分别对应插入第一半封闭区域的插入部,第二插板和第四插板分别对应插入第二半封闭区域的插入部,实现封闭式区域的组合,形成三联模具。进一步的,所述插入部设置于第一端板内侧以及第二端板内侧,且所述第一插板、第三插板、第二插板和第四插板插入所述插入部后,形成与所述第一端板垂直的板状结构。具体的,插入部分别设置于两端板内侧,将各插板对应插入后与两端板构成矩形空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板上,所述插入部为两个,其分别设置于第一端板的两端或第一端板端部以及中间位置;所述第二端板上,所述插入部为两个,其分别设置于第二端板的两端或第二端板端部以及中间位置。具体的,每个端板上插入部的数量以及位置的设置由其对面端板上的插板数量及位置来决定。进一步的,所述插入部为向内凹陷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形状与所述插板沿宽度方向的横截面相匹配。将插入部设计为内凹陷的插槽,并与插板沿宽度方向的横截面相匹配,可以确保插槽的稳定,使振动过程中,模具不以散掉。进一步的,所述插入部一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以及第二端板上。进一步的,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有用于所述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运动的滑槽。该设置于底板上的滑槽用于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的滑动,使其移动灵活便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上连接有螺杆,推动所述螺杆,所述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沿所述滑槽在底板的长度方向运动。在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上设置螺杆,滑槽则设置于远离该挡板一端的底板上,紧固螺杆,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沿滑槽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一种水泥胶砂三联模具,在装模时,只需将两半封闭式结构组合为一个封闭式结构,形成三联模具,并将其放置于两挡板之间,形成水泥胶砂三联模具,在试验时只需一次组合,很好的保持了试件的形状,确保试验结果的精确性,且提高了操作效率。(2)本技术的一种水泥胶砂三联模具,可将第一插板和第三插板可以设置于第二端板不同位置,第二插板和第四插板可以设置于第一端板不同位置,分别构成两个独立的半封闭式结构,使用时只需将两个半封闭式结构组合为一个封闭式结构即可,减少了组合件数量,使模具拆装简便快捷。(3)本技术的一种水泥胶砂三联模具,在两端板上分别设置插入部,每个端板上插入部的数量以及位置的设置由其对面端板上的插板数量及位置来决定,且插入部分别设置于两端板内侧,将各插板对应插入后与两端板构成矩形空间,使水泥胶砂三联模具固定更稳固,保证水泥胶砂的成型率。(4)本技术的一种水泥胶砂三联模具,再底板上设置滑槽,同时在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上设置螺杆,滑槽则设置于远离该挡板一端的底板上,紧固螺杆,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沿滑槽移动,保证成型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水泥胶砂三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端板和插板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板;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螺杆;5、滑槽;6、第一端板;7、第二端板;8、第一插板;9、第二插板;10、第三插板;1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胶砂三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1),/n所述底板(1)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底板(1)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挡板(2)以及第二挡板(3);/n第一半封闭区域,所述第一半封闭区域设置于第一挡板(2)靠近第二挡板(3)一侧,且所述第一半封闭区域包括与第一挡板(2)平行的第一端板(6)以及与第一挡板(2)垂直的第二插板(9)和第四插板(11),所述第一端板(6)、第二插板(9)和第四插板(11)一体设置;/n第二半封闭区域,所述第二半封闭区域设置于第二挡板(3)靠近第一挡板(2)一侧,且所述第二半封闭区域包括与第二挡板(3)平行的第二端板(7)以及与第二挡板(3)垂直的第一插板(8)和第三插板(10),所述第二端板(7)、第一插板(8)和第三插板(10)一体设置;/n所述第一端板(6)与所述第二端板(7)平行,所述第一半封闭区域与第二半封闭区域配合形成封闭区域,所述封闭区域被第一插板(8)、第二插板(9)、第三插板(10)和第四插板(11)分割后,形成三联模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胶砂三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
所述底板(1)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底板(1)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一挡板(2)以及第二挡板(3);
第一半封闭区域,所述第一半封闭区域设置于第一挡板(2)靠近第二挡板(3)一侧,且所述第一半封闭区域包括与第一挡板(2)平行的第一端板(6)以及与第一挡板(2)垂直的第二插板(9)和第四插板(11),所述第一端板(6)、第二插板(9)和第四插板(11)一体设置;
第二半封闭区域,所述第二半封闭区域设置于第二挡板(3)靠近第一挡板(2)一侧,且所述第二半封闭区域包括与第二挡板(3)平行的第二端板(7)以及与第二挡板(3)垂直的第一插板(8)和第三插板(10),所述第二端板(7)、第一插板(8)和第三插板(10)一体设置;
所述第一端板(6)与所述第二端板(7)平行,所述第一半封闭区域与第二半封闭区域配合形成封闭区域,所述封闭区域被第一插板(8)、第二插板(9)、第三插板(10)和第四插板(11)分割后,形成三联模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胶砂三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板(9)和第四插板(11)分别设置于第一端板(6)的两端,所述第一端板(6)、第二插板(9)和第四插板(11)形成所述第一半封闭区域;
或所述第二插板(9)和第四插板(11)之一设置于第一端板(6)的端部,另外之一设置于第一端板(6)中间位置,部分所述第一端板(6)、第二插板(9)和第四插板(11)形成所述第一半封闭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泥胶砂三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板(8)和第三插板(10)分别设置于第二端板(7)的两端,所述第二端板(7)、第一插板(8)和第三插板(10)形成所述第二半封闭区域;
或所述第一插板(8)和第三插板(10)之一设置于第二端板(7)的端部,另外之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科刘小春郭平李海滨赵桂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