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翼身整流罩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021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复合材料翼身整流罩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圆盘,所述检测圆盘顶部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电机、电机轴、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杆、高压风机、第四固定杆、机身模型和机翼;所述检测圆盘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三固定杆上的高压风机,可以带动两个高压风机围绕机身模型旋转出风,能够从多个角度对翼身整流罩性能进行检测,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复合材料翼身整流罩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材料翼身整流罩性能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翼身整流罩
,具体为复合材料翼身整流罩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公务机的机身与机翼之间采取安装整流罩的方法是降低翼身干扰阻力,增加公务机航程和航时最为有效的技术手段。翼身整流罩内的容积还可用于装载燃油,现有公务机翼身整流罩外形设计的技术难点包括:整流罩多采用分为三段外形设计技术,不便于精确控制曲面外形的变化;为降低气动阻力,整流罩尺寸相对较小,不利于装载较多的燃油;整流罩与机翼之间无整流带,不能进一步降低气动干扰阻力。上述技术难点阻碍了翼身整流罩外形设计技术的发展。专利号CN201821196150.4,公开了一种飞机翼身整流罩,包括翼身整流罩主体和翼身整流罩主体与机翼之间的整流带组成,翼身整流罩主体依次包括填充曲面j、圆锥扫略曲面h、圆锥扫略曲面g、圆锥扫略曲面i和填充曲面k;整流带包括桥接曲面q、桥接曲面r和多截面曲面;所述翼身整流罩主体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飞机机身的两侧。本技术原理简单,可实现性强,适合进行推广使用。目前,现有的复合材料翼身整流罩性能检测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合材料翼身整流罩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圆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圆盘(1)顶部设置有检测机构;/n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2)、第一固定杆(3)、第二固定杆(4)、电机(5)、电机轴(6)、第二固定板(7)、第三固定杆(8)、高压风机(12)、第四固定杆(13)、机身模型(14)和机翼(15);所述检测圆盘(1)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3),所述第一固定杆(3)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4)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n所述电机(5)顶部转动连接有电机轴(6),所述电机轴(6)顶部固...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材料翼身整流罩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圆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圆盘(1)顶部设置有检测机构;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2)、第一固定杆(3)、第二固定杆(4)、电机(5)、电机轴(6)、第二固定板(7)、第三固定杆(8)、高压风机(12)、第四固定杆(13)、机身模型(14)和机翼(15);所述检测圆盘(1)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3),所述第一固定杆(3)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4)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5);
所述电机(5)顶部转动连接有电机轴(6),所述电机轴(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7),所述第二固定板(7)顶部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8),所述第三固定杆(8)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压风机(12),所述检测圆盘(1)顶部中间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13),所述第四固定杆(13)顶部固定连接有机身模型(14),且机身模型(14)前后两侧右端固定连接有机翼(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波音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