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96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包括有隔板,所述壳体内由所述隔板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隔板包括透气隔板和气密隔板,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上靠近所述气密隔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腔内包括有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第二腔内包括有换热器,所述第一腔和/或所述第二腔包括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构成为使空气由所述进风口吹至所述出风口。进风口包括新风口和吸风口,分别连接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从而在有限空间内紧凑布局,实现引入新风、空气净化和制冷制热的多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节能考虑,大多数空调房间需要关闭门窗,长期待在空调房内生活,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各种“空调病”。新风空调作为一种可以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的空调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现有空调只能室内循环的问题。然而,由于现有的新风空调多是在现有空调的基础上增加新风设备,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且成本较高,且新风系统与空调换热系统往往分开设置,因此在考虑引入新风的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异时,还需要单独增加复杂的换热设备和系统来调节新风的温度,成本高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包括有隔板,所述壳体内由所述隔板分隔成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隔板包括透气隔板和气密隔板,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上靠近所述气密隔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腔内包括有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第二腔内包括有换热器,所述第一腔和/或所述第二腔包括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构成为使空气由所述进风口吹至所述出风口。从而在有限空间内紧凑布局,实现制冷制热和空气净化功能。优选的,所述进风口包括吸风口和新风口,所述吸风口与室内空气连通,所述新风口与室外空气连通。从而实现室内净化和新风净化功能。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上靠近所述透气隔板的一端开设有回风口。从而可以在不经过净化的情况下实现室内循环,节能降噪。优选的,所述吸风口、新风口和回风口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吸风门、新风门和回风门。以使各风口具有开闭功能。优选的,所述吸风口罩设有吸风罩,所述吸风罩开口朝向远离所述出风口。以避免吸风口吸入出风口的出风。优选的,所述吸风门、新风门和回风门分别连接有可控电机。以使各风口开闭角度可控。优选的,所述出风口罩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开口朝向远离所述吸风口。以避免吸风口吸入出风口的出风。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包括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构成为使空气由所述回风口吹至所述出风口。以既可以引入新风和室内风进行净化,也可以直接不经过净化进行室内制冷制热循环。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包括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构成为使空气由所述进风口吹至所述第二腔中。当回风口打开时,可以为进风口提供负压引风入空调净化后换热吹出。优选的,所述第二风机的泵气能力大于所述第一风机的泵气能力。从而,提高第二腔的出风口处的静压,降低新风口处的压强。并保证回风口处于负压状态,避免第一腔的气体由回风口吹出,并保证在同时开启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时,回风口可有足够的负压吸入室内空气。优选的,所述进风口、第一风机、空气净化装置、第二风机、换热器以及出风口依次串联成回型风道。从而在具备新风、室内净化、制冷制热循环的情况下,精简结构且结构紧凑,成本低而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一种空调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空调器新风口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空调器回风腔透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空调器净化腔和回风腔透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空调器自循环工作模式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空调器引新风工作模式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空调器混合工作模式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空调器,110-吸风口,111-吸风门,120-新风口,121-新风门,130-引风腔,131-第一风机,140-净化腔,141-滤网,150-透气隔板,151-透气孔,160-回风腔,161-第二风机,162-回风口,170-换热腔,171-换热器,180-出风口,181-导流部,190-气密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100,包括壳体,壳体主要分为4个腔体,如图1-2所示,分别为引风腔130、净化腔140、回风腔160、换热腔170。其中,引风腔130内设有第一风机131,第一风机131由蜗壳风轮组件构成,引风腔130的一端设有吸风口110,吸风口110与室内空气连通;引风腔130的另一端设有新风口120,新风口120与室外空气连通。吸风口110上设有吸风门111,吸风门111构成为由两个导风门拼接而成,导风门可在吸风口110上可控的旋转,从而可控制吸风口110的开闭和吸风角度。具体的,吸风门111包括上下两片导风门,导风门两端与吸风门111两端铰接,铰接轴连接电机驱动装置,从而控制吸风门111开闭与开启角度。吸风口110外罩设有吸风罩,吸风罩开口朝向斜上方,以远离出口180。防止吸入出风空气。新风口120上设有新风门121,新风门121可开闭的设在新风口120上,以控制新风口120的开闭。第一风机131为背向吸风口110吹风的两台离心风机,两台离心风机水平布置于引风腔130内,第一风机131的出风口朝向净化腔140,以将引风腔130内的空气吹入到净化腔140中。净化腔140内设有滤网141,滤网141可过滤PM2.5以上的颗粒。滤网141倾斜设置在净化腔140内,并完全分隔引风腔130与回风腔160。回风腔160位于净化腔140的下部,回风腔160与净化腔140通过透气隔板150隔断。透气隔板150用于支撑滤网141。透气隔板150上均布有多个透气孔,以使净化腔140中,经过滤网141过滤后的空气流入到回风腔160中。回风腔160的侧壁开设有回风口162,回风口162由其上的风门(未图示)控制开闭,回风口162与室内空气连通。回风口162既可以设置于远离出风口180的背部端,也可以设于其两侧的侧部端,也可同时设置。回风腔160内设有第二风机161,第二风机161由蜗壳风轮组件构成。第二风机161的出风风向与回风口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100),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180),/n其特征在于,/n所述壳体内包括有隔板,/n所述壳体内由所述隔板分隔成第一腔(130、140)和第二腔(160、170),/n所述隔板包括透气隔板(150)和气密隔板(190),/n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18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130、140)和第二腔(160、170)上靠近所述气密隔板(190)的一端,/n所述第一腔(130、140)内包括有空气净化装置(141),/n所述第二腔(160、170)内包括有换热器(171),/n所述第一腔(130、140)和/或所述第二腔(160、170)包括有风机组件,/n所述风机组件构成为使空气由所述进风口吹至所述出风口(18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100),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18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内包括有隔板,
所述壳体内由所述隔板分隔成第一腔(130、140)和第二腔(160、170),
所述隔板包括透气隔板(150)和气密隔板(190),
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18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腔(130、140)和第二腔(160、170)上靠近所述气密隔板(190)的一端,
所述第一腔(130、140)内包括有空气净化装置(141),
所述第二腔(160、170)内包括有换热器(171),
所述第一腔(130、140)和/或所述第二腔(160、170)包括有风机组件,
所述风机组件构成为使空气由所述进风口吹至所述出风口(18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包括吸风口(110)和新风口(120),
所述吸风口(110)与室内空气连通,
所述新风口(120)与室外空气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腔(160、170)上靠近所述透气隔板(150)的一端开设有回风口(16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风口(110)、新风口(120)和回风口(162)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吸风门(111)、新风门(121)和回风门。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超杜伟李颖颖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