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92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属于厨房家用电器技术领域。该吸油烟机包括具有开口的机箱以及封盖开口的面板,面板上设置进烟口,进烟口设置油网,其特征在于,油网包括相对设置的内油网和外油网,内油网包括内网孔,外油网包括外网孔;吸油烟机还包括电机和连接件,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与内油网铰接,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机通过连接件驱动内油网活动进而改变内网孔相对于外网孔的水平和垂直距离。可以同时调节进风截面以及内外油网间距,内外油网相对活动方式,不仅调节进风量的范围大,分利用风量大小,很好地应对不同工况下的烹饪环境,具有更好地吸烟效果;而且内外油网相对活动区域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油烟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油烟机,属于厨房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吸油烟机是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用电器之一。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箱体和油网,集烟罩和箱体固定连接,集烟罩开设有进风口,油网安装于集烟罩的进风口,这种吸油烟机由于采用固定的油网,这也使得进风口固定,油烟机开启之后,整个油网进风区域均匀进风,这使得虽然整机的风量很大,但使用时都是无区别的、固定的抽吸整个灶具区域。这就导致了当一边灶眼工作,另一边灶眼不工作;或者工作时油烟量比较小时,吸油烟机排风量的一半吸入的是干净的无效空气,严重浪费了烟机本身的抽排潜力,浪费能源的同时,还造成了噪声大的弊端,从而导致用户使用体验差。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有双层滤油网结构的滤油网,但这些滤油网安装完毕后,两层滤油网之间只能发生单纯的升降或者水平错位,调节风量范围小,调节油网的占用的空间大,无法同时调节进风截面以及油网间距,无法很好地应对不同工况下的烹饪环境;并且没有对应左右灶眼的工作状态做相对应的调节,导致工作边吸烟效果不理想,非工作边风量浪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吸油烟机,该吸油烟机可以同时调节进风截面以及内外油网间距,内外油网相对活动方式,不仅调节进风量的范围大,分利用风量大小,很好地应对不同工况下的烹饪环境,具有更好地吸烟效果;而且内外油网相对活动区域占用空间小。所述吸油烟机,包括具有开口的机箱以及封盖所述开口的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进烟口,所述进烟口设置油网,所述油网包括相对设置的内油网和外油网,所述内油网包括内网孔,所述外油网包括外网孔;所述吸油烟机还包括电机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内油网铰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连接件驱动内油网活动进而改变所述内网孔相对于所述外网孔的水平和垂直距离。可选地,所述面板或外油网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内油网活动的铰接组件,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所述铰接组件与连接件共同带动内油网平行于所述外油网旋转。可选地,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固定部和摆动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面板或外油网,所述摆动部的第三连接部铰接于固定部,所述摆动部的第四连接部铰接于内油网。可选地,所述内油网铰接有第一稳定杆,所述第一稳定杆的轴向方向垂直于内油网的旋转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稳定杆一端连接于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其另一端连接于摆动部的第四连接部,和/或第一稳定杆两端均连接于摆动部的第四连接部。可选地,所述第一稳定杆设置有至少两根,各所述第一稳定杆均铰接于第二稳定杆,所述第二稳定杆的轴向方向平行于内油网的旋转方向设置。可选地,所述铰接组件设有预紧弹簧,所述预紧弹簧一端连接于摆动部,所述预紧弹簧另一端相对于面板或外油网固定设置。可选地,所述内油网设有第一翻边,所述外油网设有第二翻边,所述内油网相对于外油网活动时,第二翻边可对第一翻边进行限位。可选地,所述铰接组件的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翻边,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和摆动部的第四连接部均铰接于第一翻边。可选地,所述内油网包括具有第一开口宽度的内网孔,和具有第一宽度的内栅栏;所述外油网包括具有第一开口宽度的外网孔,和具有第一宽度的外栅栏;所述内油网的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二宽度的内栅栏和/或、第二开口宽度的内网孔;和/或所述外油网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二宽度的外栅栏和/或、第二开口宽度的外网孔,以使得内油网活动时的所述内网孔与所述外网孔配合并分区通风。优选地,所述内油网的中间位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二宽度的内栅栏和/或、第二开口宽度的内网孔;和/或所述外油网的中间位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第二宽度的外栅栏和/或、第二开口宽度的外网孔,以使得内油网活动时的所述内网孔与所述外网孔配合并分区通风。可选地,所述内栅栏和/或所述外栅栏内侧延伸形成圆弧翻边。本技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1.本技术所提供的吸油烟机,可以同时调节进风截面以及内外油网间距,内外油网相对活动方式,不仅调节进风量的范围大,分利用风量大小,很好地应对不同工况下的烹饪环境,具有更好地吸烟效果;而且内外油网相对活动区域占用空间小。2.本技术所提供的吸油烟机,吸油烟机的烟气流动距离大的状态有益于油烟冷凝,增加了油脂分离度;双层油网增加油烟接触面积,增加油脂分离度。3.本技术所提供的吸油烟机,通过预紧弹簧反作用力支撑内油网,使内油网免于因装配公差造成的间隙而产生振动。4.本技术所提供的吸油烟机,其电机可以通过单铰链连接与内油网转动,可达到内外油网左右间隙及前后间距的变化,结构简单,减少失效风险。5.本技术所提供的吸油烟机,通过连接件、铰链组件和第一稳定杆的设置使得内油网转动或摆动更平滑、稳定和减少震动,和内油网受力均匀,有效防止了内油网发生形变和电机卡死的情况。6.本技术所提供的吸油烟机,可以通过调节内油网相对于外油网的位置,来对应左右灶眼的工作状态做相对应的调节;内外油网网孔左右分区重合和错位,形成左右侧主进风和辅助进风,更好地应对单侧灶眼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增加区域吸烟效果;工作边内外油网重合主进风吸烟效果理想;非工作边内外油网错位辅助进风风量小,可吸收逃逸烟机,也可应对蒸煮等少量烟气,并且节约能源。7.本技术所提供的吸油烟机,内外油网间距变化可以调整进风效果,并减少噪音;当单侧使用时,内外油网间距变小,主进风侧减小紊流风险,辅助进风侧减少风量;当双侧使用时,内外油网间距变大,增加通风面积,减少噪音。8.本技术所提供的吸油烟机,外油网网孔左右全部错位时,左右侧全开时,增加通风面积,减少噪音。9.本技术所提供的吸油烟机,具有能够和灶具联动,智能应对各种状态。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2涉及的吸油烟机的油网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或2涉及的装配油网的剖视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涉及的吸油烟机的油网装配示意图;图4为图3中D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铰接组件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涉及的吸油烟机的油网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涉及的第一稳定杆分别与连接件和摆动部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4涉及的吸油烟机的油网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1/2/3/4涉及的内油网和外油网处于状态一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的E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内油网和外油网处于状态二时的E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油烟机,包括具有开口的机箱以及封盖所述开口的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进烟口,所述进烟口设置油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网包括相对设置的内油网和外油网,所述内油网包括内网孔,所述外油网包括外网孔;/n所述吸油烟机还包括电机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内油网铰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连接件驱动内油网活动进而改变所述内网孔相对于所述外网孔的水平和垂直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油烟机,包括具有开口的机箱以及封盖所述开口的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进烟口,所述进烟口设置油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网包括相对设置的内油网和外油网,所述内油网包括内网孔,所述外油网包括外网孔;
所述吸油烟机还包括电机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内油网铰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通过连接件驱动内油网活动进而改变所述内网孔相对于所述外网孔的水平和垂直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或外油网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内油网活动的铰接组件,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所述铰接组件与连接件共同带动内油网平行于所述外油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件包括固定部和摆动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面板或外油网,所述摆动部的第三连接部铰接于固定部,所述摆动部的第四连接部铰接于内油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油网铰接有第一稳定杆,所述第一稳定杆的轴向方向垂直于内油网的旋转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稳定杆一端连接于连接件的第一连接部,其另一端连接于摆动部的第四连接部;和/或
第一稳定杆两端均连接于摆动部的第四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定杆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梁宇超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