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70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申请属于流量阀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上阀盖和阀芯,所述阀体设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阀体内设有套筒,所述阀芯位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上设有多层节流部,所述节流部包括与套筒相通的多个节流孔,所述阀芯包括杆部和与阀座配合的头部,所述阀芯的头部呈曲面柱状,所述阀芯的头部一侧开设有V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让调节阀既可实现小开度时,极小流量的可靠调节,又可满足大开度时,较大流量的可靠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
本技术申请属于流量阀的
,具体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
技术介绍
通常调节阀需要具有一定的调节性,而在某些特殊化工工艺中,调节阀在小开度(20%-30%)下的流量极小,而调节阀在大开度(75%-85%)下的流量相对于小开度下的流量相差较大,约为16-25倍。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2506180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小流量调节阀,包括套筒阀座和设置于套筒阀座内的阀芯,所述套筒阀座的出水口内设置有凸台,所述阀芯头部与凸台紧密配合,所述阀芯头部一侧设置有过流面积沿进水方向逐渐变小的流体通过槽。该专利中的调节阀可实现小开度流量的可靠控制,但限于结构尺寸,其全开流量不可做大,不能满足上述特殊工况的流量调节要求。目前可调比为50:1的等百分比特性的阀芯曲面结构中,其80%开度与25%的流量仅可相差8.6倍,当流量差距继续增大时,其调节特性误差也将增大;此外,曲面型式的调节阀芯,对小开度加工要求极高,微小加工误差将导致过大的流量偏差,不能满足上述特殊工况小开度的流量调节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旨在能够让调节阀既可实现小开度时,小流量的可靠调节,又可满足大开度时,较大流量的可靠调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为: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上阀盖和阀芯,所述阀体设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阀芯包括杆部和与阀座配合的头部,所述阀芯的头部呈曲面柱状,所述阀芯的头部一侧开设有V型槽。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方案中当调节阀处于小开度状态时,介质仅能从阀芯上的V型槽流过,其可流通面积极小,从而能够实现小开度流量的可靠调节;当调节阀处于大开度状态时,阀芯上的V型槽结构与曲面结构同时开启,阀座处的可流通面积极大增加。因而本技术方案既可实现小开度时,小流量的可靠调节,又可满足大开度时,较大流量的可靠调节。进一步,所述阀体内设有套筒,所述阀芯位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上设有多层节流部,所述节流部包括与套筒相通的多个节流孔。由于节流部设有多层,本技术方案中当调节阀处于小开度状态时,介质仅能从阀芯上的V型槽以及从少数的几层节流部中的节流孔流过,节流孔的设置能够限制从V型槽流过的介质的流量,进一步缩小了介质的流通面积,从而与V型槽配合实现对小开度流量的稳定性调整;而当调节阀处于大开度状态时,多层节流孔处于打开状态,实现大开度流量调节要求。进一步,多层所述的节流部沿套筒的轴向间隔分布,多层所述的节流部中的节流孔数量沿套筒的轴向向套筒底部逐渐减少,每一层所述的节流部中的节流孔均沿套筒的周向均匀分布。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阀芯的移动来控制节流孔的启闭,从而改变流量的大小,而本技术方案中多层节流部的设置能够提高本技术方案中调节阀的流量调节范围,另外本技术方案中每一层节流部中节流孔的数量沿套筒轴向向套筒的底壁逐渐减少,这样的设置能够适用于特殊工况,能够实现小开度流量的调节,另外,本技术方案中每一层节流部中的节流孔沿套筒周向均匀分别,这样的设置能够使介质通过节流孔的过程中,其流动更加的平稳。进一步,相邻两层节流部的节流孔之间交错设置。由于每一层的节流孔数量均不相同,而本技术方案中将相邻两层的节流孔交错设置,这样的设置能够确保流量介质均匀且稳定的流动状态。进一步,多层所述的节流部中的节流孔孔径沿套筒的轴向向套筒底部逐渐减小。如此设置,当调节阀处于小开度状态时,介质仅能从V型槽结构和靠近套筒底部的几个节流孔流过,且此时的节流孔孔径更小,其可流通面积极小,从而能够实现小开度流量的可靠调节,且调节特性误差更小。进一步,所述套筒的底部与所述阀座相互卡接配合。本技术方案中套筒与阀座之间的配合方式简单可靠。进一步,所述阀座沿其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直孔和锥孔,所述阀芯的头部与所述阀座的直孔内壁滑动配合。如此设置,阀芯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更好,且当介质从阀芯的V型槽通过时,其流量更精确,可控性更高,并且还能够避免杂质堵塞。进一步,所述套筒呈圆筒状,所述阀芯的杆部呈圆柱状,且所述阀芯的杆部插入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套筒的内侧壁滑动配合。如此设置,能够提高阀芯与套筒之间的密闭性。进一步,所述阀体上还设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呈圆筒状,所述阀芯的杆部与所述导向环的内侧壁滑动配合。导向环的设置对阀芯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能够提高整个调节阀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阀座沿其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直孔和锥孔,所述阀芯的头部与所述阀座的直孔内壁滑动配合。本技术方案中,导向环和套筒相互连接能够提高整个阀体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泄漏。进一步,所述导向环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相连接,所述导向环的另一端与所述上阀盖相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实施例一的纵截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实施例一中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实施例一中套筒的纵截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实施例一中调节阀大开度开启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实施例一中调节阀小开度开启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实施例二中套筒的纵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阀体1、阀芯2、杆部201、头部202、阀座3、套筒4、导向环5、上阀盖6、第一流路7、第二流路8、V型槽9、节流孔10、阀腔11、直孔12、锥孔13。实施例一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座3和阀芯2,阀体1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阀盖6,阀体1内部开设有阀腔11,阀体1上还开设有第一流路7和第二流路8,第一流路7和第二流路8分别与阀腔11连通。本实施例中介质从第一流路7导入,从第二流路8导出,介质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阀体1的阀腔11内设有套筒4,套筒4呈圆筒状且套筒4的顶端和底端均为敞口端,阀芯2位于套筒4内,结合图2所示,阀芯2包括杆部201和与阀座3配合的头部202,阀芯2的杆部201与阀芯2的头部202同轴设置,阀芯2的杆部201呈圆柱状,本实施例中阀芯2的头部202呈曲面柱状结构,阀芯2的杆部201直径大于阀芯2的头部202直径,在阀芯2的头部202一侧开设有V型槽9,V型槽9与阀芯2的头部202轴线相平行设置。结合图1所示,阀芯2的杆部201插入套筒4内且与套筒4的内侧壁滑动配合,使得阀芯2的杆部201可相对套筒4滑动,同时阀芯2的杆部201与套筒4的内侧壁紧密接触,而实现较好的密封。本实施例中套筒4的底部为阶梯孔结构,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上阀盖和阀芯,所述阀体设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杆部和与阀座配合的头部,所述阀芯的头部呈曲面柱状,所述阀芯的头部一侧开设有V型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上阀盖和阀芯,所述阀体设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杆部和与阀座配合的头部,所述阀芯的头部呈曲面柱状,所述阀芯的头部一侧开设有V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套筒,所述阀芯位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上设有多层节流部,所述节流部包括与套筒相通的多个节流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的节流部沿套筒的轴向间隔分布,多层所述的节流部中的节流孔数量沿套筒的轴向向套筒底部逐渐减少,每一层所述的节流部中的节流孔均沿套筒的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节流部的节流孔之间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开度大小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的节流部中的节流孔孔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恒虎郝娇山刘柏圻谌传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