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车用排气消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956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油机尾气后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汽油车用排气消声装置,其包括上片蚌壳、下片蚌壳、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弯管及尾管,该消声装置外部由上片蚌壳与下片蚌壳焊接构成,消声器内部垂直焊接两块隔板,分别为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消声器内部分隔为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隔板上开有若干个圆形孔,第一U型弯管贯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第一尾管焊接连接,第二U型弯管贯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第二尾管焊接连接,连通弯管贯穿于第二隔板,固定支架与连通弯管以及第二隔板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目前大多数消声器只能消除部分频段噪声的缺点,实现对发动机整个频段噪声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油车用排气消声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油机尾气后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汽油车用排气消声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汽车的噪声振动性能备受关注,消费者对汽车声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噪声主要来源于汽车发动机的排气噪声,目前安装排气消声器是降低车辆噪声的主要措施。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排气噪声覆盖从低频到高频的整个频段,普通消声器无法满足降低所有频段噪声的需求,很难达到乘客的舒适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汽油车用排气消声装置,可提高消声器的消声性能,实现对发动机各频段噪声的有效控制。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种汽油车用排气消声装置,包括上片蚌壳、下片蚌壳、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弯管及尾管,所述消声装置外部由上片蚌壳与下片蚌壳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弯管包括进气弯管、连通弯管、第一U型弯管及第二U型弯管,所述尾管包括第一尾管及第二尾管,所述下片蚌壳垂直焊接两块隔板,分别为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消声装置内部分隔为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进气弯管贯穿第一隔板,所述连通弯管贯穿于第二隔板,连通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所述连通弯管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隔板以焊接的方式固定,所述第一U型弯管贯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第一尾管以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尾管贯穿下片蚌壳延伸出消声装置的外部,所述第二U型弯管贯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第二尾管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尾管贯穿下片蚌壳延伸出消声装置的外部,所述第二U型弯管与第一U型弯管均设置在下片蚌壳的中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弯管的进气口位于与第一腔室相邻的下片蚌壳的外壁上,所述进气弯管的出气口位于第二腔室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圆形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形孔直径为3.5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U型弯管的进气口设置在第二腔室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尾管在与第三腔室相邻的下片蚌壳处贯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U型弯管的进气口设置在第二腔室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尾管在与第三腔室相邻的下片蚌壳处贯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克服了目前大多数消声器只能消除部分频段噪声的缺点,实现对发动机整个频段噪声的控制,提高汽车的声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去掉上蚌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去掉上、下蚌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进气弯管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第一U型弯管4、第一尾管5、第二U型弯管6、第二尾管7、连通弯管8、固定支架9、上片蚌壳10、下片蚌壳11、圆形孔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按照图示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汽油车用排气消声装置主要由进气弯管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第一U型弯管4、第一尾管5、第二U型弯管6、第二尾管7、连通弯管8、固定支架9、上片蚌壳10及下片蚌壳11组成。所述消声装置外部由上片蚌壳10与下片蚌壳11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上片蚌壳10及下片蚌壳11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以提高强度;所述弯管包括进气弯管1、连通弯管8、第一U型弯管4及第二U型弯管6,所述尾管包括第一尾管5及第二尾管7,所述下片蚌壳11垂直焊接两块隔板,分别为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将消声装置内部分隔为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3和第三腔室14,所述进气弯管1贯穿第一隔板2,所述连通弯管8贯穿于第二隔板3,连通第二腔室13与第三腔室14,所述连通弯管8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支架9,所述固定支架9的另一端与第二隔板3以焊接的方式固定,所述第一U型弯管4贯穿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与第一尾管5以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尾管5贯穿下片蚌壳11延伸出消声装置的外部,所述第二U型弯管6贯穿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与第二尾管7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尾管7贯穿下片蚌壳11延伸出消声装置的外部,所述第二U型弯管6与第一U型弯管4均设置在下片蚌壳11的中部。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弯管1的进气口位于与第一腔室12相邻的下片蚌壳11的外壁上,所述进气管1的出气口位于第二腔室13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2上设置有多个圆形孔2.1,所述圆形孔2.1直径为3.5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U型弯管4的进气口设置在第二腔室13内,所述第一尾管5在与第三腔室14相邻的下片蚌壳11处贯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U型弯管6的进气口设置在第二腔室13内,所述第二尾管7在与第三腔室14相邻的下片蚌壳11处贯穿。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发动机废气流经进气弯管1后进入第二腔室13,第一隔板2上的圆形孔2.1及连通弯管8将废气引流一部分至第一腔室12和第三腔室14,以达到消声的目的,一部分废气流经第一U型弯管4,然后从第一尾管5排出,另一部分废气流经第二U型弯管6,从第二尾管7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油车用排气消声装置,包括上片蚌壳(10)、下片蚌壳(1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弯管及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装置外部由上片蚌壳(10)与下片蚌壳(11)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弯管包括进气弯管(1)、连通弯管(8)、第一U型弯管(4)及第二U型弯管(6),所述尾管包括第一尾管(5)及第二尾管(7),所述下片蚌壳(11)垂直焊接两块隔板,分别为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将消声装置内部分隔为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3)和第三腔室(14),所述进气弯管(1)贯穿第一隔板,所述连通弯管(8)贯穿于第二隔板(3),连通第二腔室(13)与第三腔室(14),所述连通弯管(8)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支架(9),所述固定支架(9)的另一端与第二隔板(3)以焊接的方式固定,所述第一U型弯管(4)贯穿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与第一尾管(5)以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尾管(5)贯穿下片蚌壳(11)延伸出消声装置的外部,所述第二U型弯管(6)贯穿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与第二尾管(7)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尾管(7)贯穿下片蚌壳(11)延伸出消声装置的外部,所述第二U型弯管(6)与第一U型弯管(4)均设置在下片蚌壳(11)的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油车用排气消声装置,包括上片蚌壳(10)、下片蚌壳(1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弯管及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装置外部由上片蚌壳(10)与下片蚌壳(11)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弯管包括进气弯管(1)、连通弯管(8)、第一U型弯管(4)及第二U型弯管(6),所述尾管包括第一尾管(5)及第二尾管(7),所述下片蚌壳(11)垂直焊接两块隔板,分别为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将消声装置内部分隔为三个腔室,分别为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3)和第三腔室(14),所述进气弯管(1)贯穿第一隔板,所述连通弯管(8)贯穿于第二隔板(3),连通第二腔室(13)与第三腔室(14),所述连通弯管(8)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支架(9),所述固定支架(9)的另一端与第二隔板(3)以焊接的方式固定,所述第一U型弯管(4)贯穿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与第一尾管(5)以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尾管(5)贯穿下片蚌壳(11)延伸出消声装置的外部,所述第二U型弯管(6)贯穿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与第二尾管(7)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尾管(7)贯穿下片蚌壳(11)延伸出消声装置的外部,所述第二U型弯管(6)与第一U型弯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相雪陈增响何伟娇付细平何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