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552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支架,包括:支撑梁;侧护板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梁的两侧的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侧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护板上的第一侧推机构和设置在第二侧护板上的第二侧推机构;其中,第一侧推机构设有第一电磁铁,第二侧推机构设有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对应设置,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相互排斥或吸引以使第一侧护板展开或收回。该液压支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能够相互排斥或吸引便能够带动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展开或收回,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侧护板组件展开或收回的效率,且侧推装置结构较小,便于安装和拆卸,有助于提高液压支架的支架空间,便于机械设备挖掘采煤,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支架
本技术涉及液压支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压支架。
技术介绍
液压支架是用来控制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的结构物。液压支架一般采用千斤顶进行侧推使侧护板展开或收回,千斤顶占用空间大,而液压支架的空间较小,千斤顶不易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液压支架,包括:支撑梁;侧护板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梁的两侧的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侧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护板上的第一侧推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护板上的第二侧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侧推机构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侧推机构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相互排斥或吸引以使所述第一侧护板展开或收回。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支架,包括支撑梁、侧护板组件和侧推装置。其中,侧护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且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分别设置在支撑梁的两侧。侧推装置包括第一侧推机构和第二侧推机构,第一侧推机构设置在第一侧护板上,第二侧推机构设置在第二侧护板上,通过在第一侧推机构上设置第一电磁铁,在第二侧推机构上设置第二电磁铁,并将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对应设置,则当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后,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能够相互排斥或吸引便能够带动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展开或收回,操作方便快捷,提高了侧护板组件展开或收回的效率,且侧推装置结构较小,便于安装和拆卸,有助于提高液压支架的支架空间,便于机械设备挖掘采煤,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液压支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侧推机构包括第一侧推杆,所述第一侧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护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铁连接;所述第二侧推机构包括第二侧推杆,所述第二侧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护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铁连接。第一侧推机构包括第一侧推杆,通过将第一侧推杆的一端与第一侧护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磁铁连接,并将第二侧推杆的一端与第二侧护板连接,将第二侧护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磁铁连接,这样,提高了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稳定性,且有助于减小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之间的距离,提高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之间的作用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侧护板组件的展开或收回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压支架还包括: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上,所述第一侧推杆和所述第二侧推杆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导向件内,且适于沿所述导向件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液压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梁上的导向件,导向件具有导向作用,通过将第一侧推杆和第二侧推杆的至少部分容置于导向件内,第一侧推杆和第二侧推杆在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相互吸引或排斥作用下沿导向杆相对运动,有效提高了侧护板组件展开或收回时的稳定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筒,所述导向筒沿所述支撑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导向件包括导向筒,通过将导向筒沿支撑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导向筒具有良好的导向性,且结构较为简单,便于第一侧推杆和第二侧推杆容置于导向筒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第一侧推杆和第二侧推杆运动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运动的稳定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侧推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侧推机构沿所述第一侧护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推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侧推机构沿所述第二侧护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多个所述第一侧推机构一一对应。增加了第一侧推机构和第二侧推机构的数量,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相互排斥或吸引作用得到加强,进一步提高了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展开或收回的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压支架还包括:锁定件,所述第一侧推杆和所述第二侧推杆设有锁定孔,所述锁定件插入锁定孔,以限定所述第一侧推杆和所述第二侧推杆的位置。液压支架还包括锁定件(如锁定杆或锁定螺栓),通过在第一侧推杆和第二侧推杆上设置锁定孔,则当第一侧护板展开或收回时,将锁定杆插入锁定孔,以将第一侧推杆和第二侧推杆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了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固定的可靠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梁包括顶梁,所述第一侧护板和所述第二侧护板设置在所述顶梁的两侧,且所述顶梁与所述第一侧护板和所述第二侧护板之间限定有容纳空间,所述侧推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支撑梁包括顶梁,顶梁起到顶部支撑作用,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设置在顶梁的两侧,以与顶梁之间限定出用于进行采煤等作业的容纳空间,且侧推装置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容纳空间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外部环境损坏侧推装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侧护板包括第一顶板和与所述第一顶板连接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护板包括第二顶板和与所述第二顶板连接的第二侧板;其中,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顶板搭设在所述顶梁的上方,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顶梁的两侧。第一侧护板包括第一顶板和与第一顶板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护板包括第二顶板和与第二顶板连接的第二侧护板,通过将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搭设在顶梁上,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设置在顶梁的两侧,以使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与顶梁之间限定出容纳空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压支架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液压支架还包括控制装置,通过将控制装置与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电连接,控制装置能够控制电流的流通或改变电流的方向,使得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能够相互吸引或排斥,以实现侧护板的展开或收回,结构和原理军较为简单,易于实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触发部,所述触发部被触发,以控制所述控制器执行动作。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触发部,触发部可以是设置在液压支架上的开关或按钮,也可以是与控制器无线连接的遥控器,则触发部被触发便能够控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相互排斥或吸引。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液压支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液压支架处于收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液压支架,10支撑梁,201第一侧护板,2011第一顶板,2012第一侧板,202第二侧护板,2021第二顶板,2022第二侧板,301第一侧推机构,3011第一电磁铁,3012第一侧推杆,302第二侧推机构,3021第二电磁铁,3022第二侧推杆,40导向筒,50锁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梁;/n侧护板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梁的两侧的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n侧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护板上的第一侧推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护板上的第二侧推机构;/n其中,所述第一侧推机构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侧推机构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相互排斥或吸引以使所述第一侧护板展开或收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梁;
侧护板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梁的两侧的第一侧护板和第二侧护板;
侧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护板上的第一侧推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护板上的第二侧推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侧推机构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侧推机构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相互排斥或吸引以使所述第一侧护板展开或收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推机构包括第一侧推杆,所述第一侧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护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铁连接;
所述第二侧推机构包括第二侧推杆,所述第二侧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护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上,所述第一侧推杆和所述第二侧推杆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导向件内,且适于沿所述导向件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筒,所述导向筒沿所述支撑梁的长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推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侧推机构沿所述第一侧护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侧推机构的数量为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闯袁成健齐常胜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