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控用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9528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井控用导向装置,涉及于油气田井喷应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喷器组扣装难度大的技术问题。该导向装置包括钢丝穿越组件、支撑组件、导向组件和锁紧组件,钢丝穿越组件设置于井口法兰的安装孔内,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井口法兰外部且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钢丝穿越组件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能通过所述锁紧组件固设置于所述井口法兰上,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连接,钢丝绳能通过所述钢丝穿越组件穿出所述井口法兰且能通过所述导向组件进行换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简化重建井口作业流程,提高现场作业效率,降低作业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控用导向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油气田井喷应急
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井控用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井喷事故是油气田勘探开发作业中最严重的事故,危害极为严重,海上平台出现井喷事故,有可能造成爆炸和火灾、平台倾覆、井毁人亡、海洋环境污染等恶性后果。因此,应对井喷事故的装备和技术研究尤为重要。在油气田井口无防喷器组情况下发生井喷事故,且已具备井口扣装条件的情况(井口套管头完好或已安装新的套管头)时,在井口上快速扣装防喷器组并实施关井节流、放喷、压井等作业,是控制井喷的有效解决方式。然而,防喷器组扣装存在很大难度,井口喷出的流体在地层压力作用下,会以很高的速度持续冲击防喷器组,导致防喷器组晃动,难以对正螺栓孔,造成扣装作业失败。因此,在紧急抢险扣装防喷器组作业过程中,需要利用气动绞车连接钢丝绳捆绑防喷器组,对其进行加压扶正,同时配合防喷器吊下放,最终完成重建井口作业,保证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井控用导向装置,其井控用导向装置固定于井口法兰,实现滑轮与井口的一体化。从而保证钢丝绳顺利穿过,进而实现对防喷器组的加压扶正,完成扣装作业。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井控用导向装置,包括钢丝穿越组件、支撑组件、导向组件和锁紧组件;其中,所述钢丝穿越组件设置于井口法兰的安装孔内,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井口法兰外部且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钢丝穿越组件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能通过所述锁紧组件固设置于所述井口法兰上,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连接,钢丝绳能通过所述钢丝穿越组件穿出所述井口法兰且能通过所述导向组件进行换向。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丝穿越组件呈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内设置有钢丝绳穿过的通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状结构沿其轴线方向的长度与井口法兰安装孔的深度相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法兰连接部和与所述法兰连接部相连接的导向组件安装部,所述钢丝穿越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安装部的上方,所述导向组件安装部设置于井口法兰的下方,所述法兰连接部通过所述锁紧组件固设置于所述井口法兰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法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和夹持杆,其中,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夹持杆相互连接呈L型,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导向组件安装部相连接,所述夹持杆上设置有所述锁紧组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组件安装部包括连接板和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对称固设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且通过转轴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组件安装部的纵向截面形状呈倒U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组件为滑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螺栓和螺栓孔,所述夹持杆上设置有所述螺栓孔,所述锁紧螺栓能穿过所述螺栓孔将所述导向组件安装部固定于所述井口法兰上。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丝穿越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两者为一体式结构。一种水上井口井控应急抢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对事故现场及井口周围进行现场勘查;步骤B、清除井口周围和抢险通道上的障碍物;步骤C、利用所述井控用导向装置重建井口;步骤D、连接压井放喷管线,进行放喷或压井作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B完成后,对井口套管头完好或已安装新的套管头的井口安装步骤C中所述的井控用导向装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井口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所述井控用导向装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C中的重建井口包括以下步骤:步骤C1、通过所述锁紧组件将支撑组件固定于所述井口法兰上,钢丝穿越组件位于井口法兰的安装孔内;步骤C2、钢丝绳通过钢丝穿越组件穿出所述井口法兰且气动绞车通过所述钢丝绳扶正牵引防喷器,直至防喷器完全对正,完成重建井口扣装作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B中的清除所述障碍物包括以下步骤:步骤B1、通过平台消防泵、拖轮或消防船上的消防炮进行冷却掩护;步骤B2、利用防喷器吊、吊机或浮吊、工程船将井口周围的障碍物吊离;步骤B3、通过远距离水力喷砂切割设备切除损坏的旧井口装置;步骤B4、罩导流管,利用导流管的抽吸作用将井内喷出的流体引至上方;步骤B5、拆除底法兰,暴露出井口套管头部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障碍物包括损毁的井架、套管头、底座和/或悬臂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无人机巡航监测及抢险人员佩戴防护用品进行步骤A中所述的现场勘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行步骤A中所述的现场勘查的同时通过消防泵、消防船或拖轮对平台危险区域进行持续喷淋防护。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导向滑轮根据牵引方向对称穿入套管头法兰两侧螺栓孔,并通过锁紧螺栓将导向滑轮紧固在套管头法兰上,使其与法兰连接为一体。通过顶丝将带有滑轮的底座固定在法兰孔内,然后从中心孔中穿入钢丝绳。并通过气动绞车扶正牵引防喷器,直至防喷器完全对正,完成重建井口扣装作业。该装置可极大提升井口扣装效率,缩短作业时间,从而保证在发生井喷时能够快速扣装防喷器组,进而减少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同时降低了井控应急抢险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导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导向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导向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导向装置与井口法兰的配合示意图。其中:1为钢丝穿越组件,1-1为通孔;2为支撑组件,2-1为法兰连接部,2-2为导向组件安装部,2-1-1为连接杆,2-1-2为夹持杆,2-2-1为连接板,2-2-2为安装板;3为导向组件,3-1为转轴,3-2为铜套,3-3为止动板;4为锁紧组件,4-1为锁紧螺栓,4-2为螺栓孔;5为钢丝绳。100为井控用导向装置,200为井口法兰,201为安装孔,300为防喷器。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井控用导向装置,包括钢丝穿越组件1、支撑组件2、导向组件3和锁紧组件4;其中,所述钢丝穿越组件设置于井口法兰200的安装孔201内,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井口法兰外部且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钢丝穿越组件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能通过所述锁紧组件固设置于所述井口法兰上,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连接,钢丝绳5能通过所述钢丝穿越组件穿出所述井口法兰且能通过所述导向组件进行换向。所述钢丝穿越组件呈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内设置有钢丝绳穿过的通孔1-1;所述管状结构沿其轴线方向的长度与井口法兰安装孔的深度相等。所述支撑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控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穿越组件、支撑组件、导向组件和锁紧组件,其中,/n所述钢丝穿越组件设置于井口法兰的安装孔内,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井口法兰外部且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钢丝穿越组件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能通过所述锁紧组件固设置于所述井口法兰上,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连接,钢丝绳能通过所述钢丝穿越组件穿出所述井口法兰且能通过所述导向组件进行换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控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丝穿越组件、支撑组件、导向组件和锁紧组件,其中,
所述钢丝穿越组件设置于井口法兰的安装孔内,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井口法兰外部且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钢丝穿越组件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能通过所述锁紧组件固设置于所述井口法兰上,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连接,钢丝绳能通过所述钢丝穿越组件穿出所述井口法兰且能通过所述导向组件进行换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控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法兰连接部和与所述法兰连接部相连接的导向组件安装部,所述钢丝穿越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安装部的上方,所述导向组件安装部设置于井口法兰的下方,所述法兰连接部通过所述锁紧组件固设于所述井口法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控用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和夹持杆,其中,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夹持杆相互连接呈L型,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导向组件安装部相连接,所述夹持杆上设置有所述锁紧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控用导向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苗典远孙长利王福学李巩徐荣强初德军蒋凯张俊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