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重平衡的提升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950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配重平衡的提升门系统,包括配重块、门架、配重门、驱动配重门升降运动的提升装置和遥感装置;所述门架顶部固定安装有轴架;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电机和一对线轮组,所述的一对线轮组对称设置在轴架两端;所述遥感装置包括红外遥控器和设置于门架的红外接收器;所述线轮组绕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两端分别连接配重门和配重块。实际应用中,遥感装置控制提升电机驱动轴架旋转,带动线轮组,线轮组上绕设的钢丝绳随着线轮组转动,配重块平衡了配重门的重量,提升电机,实现了配重门的上升与下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红外遥控,配重平衡,配重门上升启动更加稳定,对提升电机磨损小,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重平衡的提升门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门
,具体涉及配重平衡的提升门系统。
技术介绍
配重平衡的提升门,是用于工业厂房里面的一种工业门,与其对应的还有滑升门、工业推拉门和抗风卷帘门等,提升门由于密封性能,安全性能比较高,常用于厂房仓库的物品运输门,其采用0.28mm-0.476厚度以上彩钢板,内填充40mm/50mm/75mm/100mm厚度聚氨酯,门板具有隔热、隔音、保温等优点,还可以添加阻燃剂,也可以采用钢材做骨架,填充苯板或岩棉保温,外面覆盖钢板制成,表面防腐防锈处理,大型提升门系统厚度不小于100mm。首先,现有的提升门由于没有配重装置,采用扭簧提供一个与门体重量相等的扭力,导致开启或者关闭时门体不平稳、震动大,扭簧长时间使用可靠性差,且提供的扭力有限,所以只能适用于较小尺寸的门洞;其次,钢材做的门骨太过笨重,对电机需求功率大,门体全为填充苯板或岩棉制成时硬度不够,无法满足防护需求。因此急需一种可匹配大尺寸门洞、在开启或关闭时门体平稳、震动小、门体材料适中且可减轻电机负荷的配重平衡的提升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配重门上升启动更加稳、使用寿命、维修成本低的配重平衡的提升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配重平衡的提升门系统,包括配重块、门架、配重门、驱动配重门升降运动的提升装置和遥感装置;所述门架顶部固定安装有轴架;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设置在轴架一端用于驱动轴架的提升电机和固定套设在轴架两端的一对线轮组,所述的一对线轮组对称设置在轴架两端;所述遥感装置包括红外遥控器和设置于门架的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接收器与提升电机信号连接;所述线轮组绕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两端分别连接配重门和配重块。优选的,所述门架左右两内侧均带有滑轮轨道槽,所述配重门左右两侧设有与所述滑轮轨道槽对应配合的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设置于滑轮轨道槽。优选的,所述滑轮通过滑轮固定座连接在配重门上,所述滑轮固定座为双排设计。优选的,所述线轮组包括门体线轮和配重线轮,两个线轮均绕设有钢丝绳,门体线轮的下端与配重门连接,配重线轮的下端与配重块连接;所述门体线轮与所述配重线轮之间设有转轴支架。进一步,所述遥感装置还包括摄像头。进一步,所述配重门内均匀分布有外置加强筋和方管。优选的,所述配重门内还设置有内置加强筋。优选的,所述配重门采用0.326mm-0.5mm厚度彩钢板,填充40mm-50mm,门体总厚度43mm-5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利用红外遥控器发出指令,红外接收器接收指令后,提升电机驱动轴架旋转,带动对称设置在轴架两端的线轮组,线轮组上绕设的钢丝绳随着线轮组转动,对称悬挂的配重块平衡了配重门的重量,提升电机的转动,给予线轮组正反转的角速度,同时也实现了配重门的上升与下降。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红外遥控,配重平衡,配重门上升启动更加稳定,对提升电机磨损小,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遥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门架、2-轴架、3-提升电机、4-线轮组、5-配重块、6-转轴支架、7-遥感装置、8-配重门、11-滑轮轨道槽、41-门体线轮、42-配重线轮、71-红外接收器、72-摄像头、81-双排滑轨、82-外置加强筋、83-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考图1,配重平衡的提升门系统,包括配重块5、门架1、配重门8、驱动配重门8升降运动的提升装置和遥感装置7;所述门架1顶部固定安装有轴架2;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设置在轴架2一端用于启动轴架2的提升电机3和固定套设在轴架2两端的一对线轮组4,所述的一对线轮组4对称设置在轴架2两端;所述遥感装置7包括红外遥控器和设置于门架1的红外接收器71,所述红外接收器71与提升电机3信号连接;所述线轮组4绕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两端分别连接配重门8和配重块5;所述配重块5为左右对称悬挂。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利用红外遥控器发出指令,红外接收器71接收指令后,提升电机3驱动轴架2旋转,带动对称设置在轴架两端的线轮组4,线轮组4上绕设的钢丝绳随着线轮组4转动,对称悬挂的配重块5平衡了配重门8的重量,提升电机的转动,给予线轮组4正反转的角速度,同时也实现了配重门的上升与下降。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红外遥控,配重平衡,配重门上升启动更加稳定,对提升电机3磨损小,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参考图1,所述门架1左右两内侧均带有滑轮轨道槽11,所述配重门8左右两侧设有与所述滑轮轨道槽11对应配合的滑轮81,所述滑轮81滑动设置于滑轮轨道槽11;优选的,所述滑轮81通过滑轮固定座连接在配重门8上,所述滑轮固定座为双排设计;本实施例中,通过滑轮轨道槽11和滑轮81配合结构,可使配重门8在开启或者关闭时滑动更加平稳可靠,阻力小,噪音小;双排设计的滑轮固定座,也能更加稳定的固定滑轮。如图1所示,所述线轮组4包括门体线轮41和配重线轮42,两个线轮均绕设有钢丝绳,门体线轮41的下端与配重门8连接,配重线轮42的下端与配重块5连接;所述门体线轮41与所述配重线轮42之间设有转轴支架6;本实施例中,所述门体线轮41和配重线轮42分别固定有配重门8和配重块5的钢丝绳,所述转轴支架6用于固定门体线轮41和配重线轮42的位置,使门体线轮41和配重线轮42始终处在固定位置。如图1-2所示,所述遥感装置7还包括摄像头72;摄像头72随时监控进出门口的人或者货物,收录的视频自动存储,方便调取与监控。优选的,所述配重门8外部均匀分布有外置加强筋82和方管83;所述配重门内还设置有内置加强筋;充分强化配重门8的结构。优选的,所述配重门采用0.326mm-0.5mm厚度彩钢板,填充40mm-50mm,门体总厚度43mm-55mm。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配重平衡的提升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块(5)、门架(1)、配重门(8)、驱动配重门(8)升降运动的提升装置和遥感装置(7);所述门架(1)顶部固定安装有轴架(2);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设置在轴架(2)一端用于驱动轴架(2)的提升电机(3)和固定套设在轴架(2)两端的一对线轮组(4),所述的一对线轮组(4)对称设置在轴架(2)两端;所述遥感装置(7)包括红外遥控器和设置于门架(1)的红外接收器(71),所述红外接收器(71)与提升电机(3)信号连接;所述线轮组(4)绕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两端分别连接配重门(8)和配重块(5)。/n

【技术特征摘要】
1.配重平衡的提升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块(5)、门架(1)、配重门(8)、驱动配重门(8)升降运动的提升装置和遥感装置(7);所述门架(1)顶部固定安装有轴架(2);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设置在轴架(2)一端用于驱动轴架(2)的提升电机(3)和固定套设在轴架(2)两端的一对线轮组(4),所述的一对线轮组(4)对称设置在轴架(2)两端;所述遥感装置(7)包括红外遥控器和设置于门架(1)的红外接收器(71),所述红外接收器(71)与提升电机(3)信号连接;所述线轮组(4)绕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两端分别连接配重门(8)和配重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平衡的提升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1)左右两内侧均带有滑轮轨道槽(11),所述配重门(8)左右两侧设有与所述滑轮轨道槽(11)对应配合的滑轮(81),所述滑轮(81)滑动设置于滑轮轨道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重平衡的提升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81)通过滑轮固定座连接在配重门(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禾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