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文高专利>正文

一种卷帘门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60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卷帘门片,涉及卷帘门领域,包括:门片面板以及分别设置于门片面板上下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当卷帘门级联构成卷帘门时,在下卷帘门片的第一连接件与在上卷帘门片的所述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在下卷帘门片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在上卷帘门片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活动连接存在上下容限,且当所述在下卷帘门片的下方存在支撑物时,受所述支撑物支撑而顶起贴近所述在上卷帘门片,反之,所述在下卷帘门片受重力而落下并远离所述在上卷帘门片。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上下卷帘门片之间具有上下容限,间隙满足快速装配要求,安装速度快且简单;同时,便于单条卷帘门片损坏时,拆卸维修,卷曲度比较大,减轻卷轴材料成本及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帘门片
本技术涉及卷帘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卷帘门片。
技术介绍
卷帘门是以多关节活动的门片串联在一起,在固定的滑道内,以门上方卷轴为中心转动上下的门。卷帘门通常被广泛运用于店铺。卷帘门的主体部分是有多个卷帘门片依次级联组装而成,在现有技术中,卷帘门片相关技术存在装配繁琐,并且损坏后维修替换不方便,卷帘门开合噪声较大,卷帘门片的卷曲半径较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一部分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卷帘门片,旨在在上下卷帘门片之间设置上下容限,提高卷帘门装配速度,并便于单条卷帘门片损坏时,拆卸维修;本技术提供的卷帘门片的卷曲度比较大,减轻卷轴材料成本及重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卷帘门片,所述卷帘门片包括:门片面板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门片面板上下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当所述卷帘门级联构成卷帘门时,在下卷帘门片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在上卷帘门片的所述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在下卷帘门片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在上卷帘门片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活动连接存在上下容限,且当所述在下卷帘门片的下方存在支撑物时,受所述支撑物支撑而顶起贴近所述在上卷帘门片,反之,所述在下卷帘门片受重力而落下并远离所述在上卷帘门片。在该技术方案中,卷帘门片之间的间距可以在容限范围内上下调整,特别是,当在下卷帘门片的下方存在支撑物时,受支撑物支撑而顶起贴近在上卷帘门片,反之,在下卷帘门片受重力而落下并远离在上卷帘门片;基于此,在该技术方案中,上下卷帘门片之间具有上下容限,间隙满足快速装配要求,安装速度快且简单;同时,便于单条卷帘门片损坏时,拆卸维修;并且,相邻卷帘门片活动性较好,卷曲度比较大,卷帘门的卷轴半径相比较于传统技术要小,也能解决卷轴材料成本并减轻重量,降低电机驱动要求;此外,在卷帘门的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各个卷帘门片依次放下和收起并发出声响,具有观赏性和听觉效果;最后,由于相邻卷帘门片活动性好,相比较于活动性差的尖锐噪音,本技术方案中声音清脆。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延展于所述门片面板的第一挂钩;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由第一框架包络而成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远离所述门片面板的一端设置开口,所述第一框架在所述开口处延展形成第二挂槽;当所述在下卷帘门片的下方存在支撑物时,受所述支撑物支撑而顶起,所述第一挂钩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反之,当所述在下卷帘门片的下方无支撑物时,所述在下卷帘门片受重力而落下,所述第一挂钩挂设在所述第二挂槽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挂钩、挂槽实现上下卷帘门片的连接,并且挂槽所在的由第一框架包络而成的容纳腔为挂钩提供了上下运动的空间,实现了卷帘门片之间的间距可以在容限范围内上下调整。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腔开口小于所述门片面板的宽度,所述在下卷帘门片的所述门片面板位于所述在上卷帘门片的所述容纳腔之外。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接件能够进入到容纳腔内而门片面板被限定于容纳腔之外,实现了卷帘门片之间最近距离的限制的设置。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挂钩包括挂钩头以及挂钩身;所述容纳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挂钩的挂钩头整体宽度,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挂钩的挂钩身宽度。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间隙容限,使得卷帘门片之间安装配合时,安装方便,提高卷帘门的安装效率。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卷帘门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挂钩顶部用于安装降噪填充条的第一T型槽或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顶部用于安装降噪填充条的第二T型槽;和/或设置于所述第二挂槽内用于安装降噪填充条的第三T型槽;所述第三T型槽与所述在下卷帘门片受重力而落下时的所述第一挂钩位置相对应。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有第一T型槽或第二T型槽,使得在下卷帘门片的下方存在支撑物时,第一挂钩与在上卷帘门片的容纳腔内顶部之间具有降噪填充条而降噪;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有第三T型槽,使得第一挂钩与在上卷帘门片的第二挂槽之间具有降噪填充条而降噪。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卷帘门片的侧部设置有锁紧装配孔,所述锁紧装配孔用于安装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卷帘门片的侧部轮廓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螺丝将保护盖锁紧在装配孔上;一方面保护卷帘门片;另一方面保护人手,避免人手触碰而受伤;此外,将将保护盖锁紧在装配孔上,也能对前后卷帘门片进行锁定,避免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主体上开设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朝向所述卷帘门的正面。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设置镂空孔能够为卷帘门提供透光、透风性能,在卷帘门半开合时,实现通风以及观察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卷帘门片的强度要求设置间隔的镂空孔以便匹配卷帘门片的刚性强度。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部延展有脚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脚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肩部相匹配。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使得卷帘门放下之后,在第二连接件的底部延展脚部并搭载在在下卷帘门片的肩部,使得上下卷帘门片能够排列整齐并且支撑稳定。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门片面板内还设置有加强筋。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加强筋,提高卷帘门片的强度。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挂槽镶嵌于所述第一挂钩内的槽端部与所述第一挂钩的钩槽部相匹配,所述第一挂钩镶嵌于所述第二挂槽内的钩端部与所述第二挂槽的槽槽部相匹配。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挂钩与第二挂槽相匹配,使得卷帘门片相互级联时,第一挂钩与第二挂槽相互适配,减少摩擦噪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本技术中,卷帘门片之间的间距可以在容限范围内上下调整,特别是,当在下卷帘门片的下方存在支撑物时,受支撑物支撑而顶起贴近在上卷帘门片,反之,在下卷帘门片受重力而落下并远离在上卷帘门片;2)、在本技术中,上下卷帘门片之间具有上下容限,间隙满足快速装配要求,安装速度快且简单;同时,便于单条卷帘门片损坏时,拆卸维修;3)、在本技术中,由于相邻卷帘门片活动性较好,卷曲度比较大,卷帘门的卷轴半径相比较于传统技术要小,也能解决卷轴材料成本并减轻重量,降低电机驱动要求;4)、在卷帘门的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各个卷帘门片依次放下和收起并发出声响,具有观赏性和听觉效果;5)、由于相邻卷帘门片活动性好,相比较于活动性差的尖锐噪音,本技术方案中声音清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卷帘门片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卷帘门片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上下卷帘门片级联时的第一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上下卷帘门片级联时的第二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上下卷帘门片级联时的立体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卷帘门片,所述卷帘门片包括:门片面板100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门片面板100上下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帘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门片包括:门片面板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门片面板上下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当所述卷帘门级联构成卷帘门时,在下卷帘门片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在上卷帘门片的所述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在下卷帘门片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在上卷帘门片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活动连接存在上下容限,且当所述在下卷帘门片的下方存在支撑物时,受所述支撑物支撑而顶起贴近所述在上卷帘门片,反之,所述在下卷帘门片受重力而落下并远离所述在上卷帘门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帘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门片包括:门片面板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门片面板上下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当所述卷帘门级联构成卷帘门时,在下卷帘门片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在上卷帘门片的所述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在下卷帘门片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在上卷帘门片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活动连接存在上下容限,且当所述在下卷帘门片的下方存在支撑物时,受所述支撑物支撑而顶起贴近所述在上卷帘门片,反之,所述在下卷帘门片受重力而落下并远离所述在上卷帘门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帘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延展于所述门片面板的第一挂钩;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由第一框架包络而成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远离所述门片面板的一端设置开口,所述第一框架在所述开口处延展形成第二挂槽;当所述在下卷帘门片的下方存在支撑物时,受所述支撑物支撑而顶起,所述第一挂钩伸入所述容纳腔内;反之,当所述在下卷帘门片的下方无支撑物时,所述在下卷帘门片受重力而落下,所述第一挂钩挂设在所述第二挂槽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卷帘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开口小于所述门片面板的宽度,所述在下卷帘门片的所述门片面板位于所述在上卷帘门片的所述容纳腔之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卷帘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钩包括挂钩头以及挂钩身;所述容纳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挂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高
申请(专利权)人:林文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