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海波专利>正文

一种可平衡施工载荷的可移动式楼板支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9373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楼板支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平衡施工载荷的可移动式楼板支顶装置,包括矩形底座、支撑梁和顶板,所述支撑梁的底部通过锥台固定在矩形底座的顶部中央,且支撑梁的顶部通过倒锥台支撑在顶板的底部中央,所述矩形底座的两侧对称设有行走轮和升降支腿,所述行走轮行走时升降支腿收缩并悬空,所述行走轮悬空时升降支腿伸展并着地,所述矩形底座的一端还设有牵引座,所述牵引座上设有牵引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移动方便,支撑强度和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平衡施工载荷的可移动式楼板支顶装置
本技术属于楼板支顶装置
,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平衡施工载荷的可移动式楼板支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施工中,楼板支顶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满堂红脚手架,对整个作业面进行整体支顶,其多用于楼板混凝土模板的支顶,承受混凝土施工载荷以及楼板上大面积的施工活荷载(例如施工材料等)。第二种是局部带状支撑脚手架,其用于施工机械,比如履带式起重机运行施工通道的楼板支顶加固。采用满堂红脚手架支撑方式,耗材大,结构复杂,施工工期长,而现有的局部带状支撑脚手架移动不方便,支撑强度和稳定性有待提高,为此,特提出一种可平衡施工载荷的可移动式楼板支顶装置以更好满足施工现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平衡施工载荷的可移动式楼板支顶装置,包括矩形底座、支撑梁和顶板,所述支撑梁的底部通过锥台固定在矩形底座的顶部中央,且支撑梁的顶部通过倒锥台支撑在顶板的底部中央,所述矩形底座的两侧对称设有行走轮和升降支腿,所述行走轮行走时升降支腿收缩并悬空,所述行走轮悬空时升降支腿伸展并着地,所述矩形底座的一端还设有牵引座,所述牵引座上设有牵引孔。优选的,所述升降支腿包括支腿座、升降气缸和垫脚板,所述支腿座固定在矩形底座上,所述支腿座上设有气缸孔,所述升降气缸穿过气缸孔且升降气缸的顶部设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在支腿座的顶部,所述垫脚板连接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的底部。通过升降气缸使升降支腿实现收缩或伸展,通过垫脚板增加升降支腿的的支撑面积,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矩形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2行走轮和2个升降支腿,保证装置行走或临时固定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还包括能够使该可平衡施工载荷的可移动式楼板支顶装置正常使用的其它组件,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另外,本技术中未加限定的装置或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手段。本技术通过锥台和倒锥台的设置,使支撑梁与顶板和矩形底座的连接更加稳固,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在矩形底座的两侧对称设置行走轮和升降支腿,方便装置的移动和临时固定,通过在矩形底座的一端设置牵引座,并在牵引座上设置牵引孔,使本装置通过牵引座与牵引装置(如汽车或拖拉机)相连接,从而在升降支腿收缩时方便装置的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移动方便,支撑强度和稳定性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地描述,在此处的描述仅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平衡施工载荷的可移动式楼板支顶装置,包括矩形底座1、支撑梁2和顶板3,所述支撑梁2的底部通过锥台4固定在矩形底座1的顶部中央,且支撑梁2的顶部通过倒锥台5支撑在顶板3的底部中央,所述矩形底座1的两侧对称设有行走轮6和升降支腿7,所述行走轮6行走时升降支腿7收缩并悬空,所述行走轮6悬空时升降支腿7伸展并着地,所述矩形底座1的一端还设有牵引座8,所述牵引座8上设有牵引孔。所述升降支腿7包括支腿座7-1、升降气缸7-2和垫脚板7-3,所述支腿座7-1固定在矩形底座1上,所述支腿座7-1上设有气缸孔,所述升降气缸7-2穿过气缸孔且升降气缸7-2的顶部设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在支腿座7-1的顶部,所述垫脚板7-3连接在升降气缸7-2的活塞杆的底部。通过升降气缸7-2使升降支腿7实现收缩或伸展,通过垫脚板7-3增加升降支腿7的的支撑面积,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所述矩形底座1的两侧分别设有2行走轮6和2个升降支腿7,保证装置行走或临时固定时的稳定性。本技术通过锥台4和倒锥台5的设置,使支撑梁2与顶板3和矩形底座1的连接更加稳固,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通过在矩形底座1的两侧对称设置行走轮6和升降支腿7,方便装置的移动和临时固定,通过在矩形底座1的一端设置牵引座8,并在牵引座8上设置牵引孔,使本装置通过牵引座8与牵引装置相连接,从而在升降支腿7收缩时方便装置的移动。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平衡施工载荷的可移动式楼板支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底座、支撑梁和顶板,所述支撑梁的底部通过锥台固定在矩形底座的顶部中央,且支撑梁的顶部通过倒锥台支撑在顶板的底部中央,所述矩形底座的两侧对称设有行走轮和升降支腿,所述行走轮行走时升降支腿收缩并悬空,所述行走轮悬空时升降支腿伸展并着地,所述矩形底座的一端还设有牵引座,所述牵引座上设有牵引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平衡施工载荷的可移动式楼板支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底座、支撑梁和顶板,所述支撑梁的底部通过锥台固定在矩形底座的顶部中央,且支撑梁的顶部通过倒锥台支撑在顶板的底部中央,所述矩形底座的两侧对称设有行走轮和升降支腿,所述行走轮行走时升降支腿收缩并悬空,所述行走轮悬空时升降支腿伸展并着地,所述矩形底座的一端还设有牵引座,所述牵引座上设有牵引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平衡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波刘宾李小双赵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赵海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