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叶根专利>正文

一种钢混组合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30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梁,包括H型钢、混凝土、设于混凝土内的钢筋网,所述的混凝土底部与H型钢底部翼板贴紧,所述混凝土两侧面与H型钢底部翼板边缘平齐,所述混凝土顶部与H型钢顶部翼板之间设有间隔空间,所述的H型钢中部腹板一段埋设于混凝土内、另一段位于间隔内,所述的H型钢中部腹板位于间隔空间内的一段上设有多个相互隔离、可容钢筋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约了建筑净高,同时也增加了钢‑混组合梁的组合效应,提高了钢‑混组合梁承载力和刚度,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水平结构的挠度,提高舒适性,并且减少内隔墙的开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混组合梁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种钢混组合梁。
技术介绍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建筑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其具有标准化的设计、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等一系列优势,但是传统的H型钢梁在建筑领域应用过程中要达到建筑抗火和耐久性等级,需要进行防腐防火处理,在装饰处理时需要现场包覆石膏板或水泥纤维板等装饰板,现场工作量大,且成本较高;尤其是建筑净高方面由于楼板搁置在H型钢上翼缘,建筑净高浪费较大,且当H型钢为主框架梁时其与混凝土楼板的组合效应难以实现。目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内以上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成为行业内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H型钢梁在防火防腐、建筑装修、建筑净高、结构受力性能等方面的缺陷问题,提供一种节约了建筑净高,同时也增加了钢-混组合梁的组合效应,提高了钢-混组合梁承载力和刚度,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水平结构的挠度,提高舒适性,并且减少内隔墙的开裂问题的钢混组合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混组合梁,包括H型钢、混凝土、设于混凝土内的钢筋网,所述的混凝土底部与H型钢底部翼板贴紧,所述混凝土两侧面与H型钢底部翼板边缘平齐,所述混凝土顶部与H型钢顶部翼板之间设有间隔空间,所述的H型钢中部腹板一段埋设于混凝土内、另一段位于间隔内,所述的H型钢中部腹板位于间隔空间内的一段上设有多个相互隔离、可容钢筋穿过的通孔。本方案在H型钢腹腔内浇筑混凝土时预留一部分高度,待施工安装楼板时,预留空腔部分与楼板一起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组合梁。作为优选,所述的H型钢为普通H型钢、蜂窝型H型钢、变截面H型钢、不等翼缘H型钢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轻质发泡混凝土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所述的钢筋网包括穿过H型钢腹板的多个横向箍筋和与横向箍筋连接的多个竖向钢筋。作为优选,所述的钢混组合梁与楼板固定,所述的间隔空间设于楼板内,所述的楼板设有抗剪钢筋,所述的抗剪钢筋穿过腹板上的通孔。本方案是为了克服现有H型钢梁在防火防腐、建筑装修、建筑净高、结构受力性能等方面的缺陷,提供一种部分预制混凝土和H型钢组成的钢_混组合梁,将装配式钢结构技术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钢结构技术的抗震优越性,连接可靠性,结构的安全性和装配式混凝土技术防火防腐性能、装修装修性能,尤其该钢_混组合梁与楼板的连接构造不但节约了建筑净高,同时也增加了钢-混组合梁的组合效应,提高了钢-混组合梁承载力和刚度,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水平结构的挠度,提高舒适性,并且减少内隔墙的开裂问题。该钢_混组合梁将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有效的结合起来,对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的缺点,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了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优势,更好的节约材料、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居住环境。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可以提高H型钢梁的抗火性能和防腐性能,实现防火防腐一体化的功能,且年限等同主体结构;2、提高了传统H型钢梁的承载力和刚度,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水平结构的挠度,提高舒适性,并且减少内隔墙的开裂问题;3、楼板搁置在H型钢预制混凝土上,与传统楼板搁置在H型钢梁上翼缘相比,大大节约了建筑净高,提高了建筑品质;4、承载力性能大大提高,钢结构的连接方式,其节点连接性能大大提升;5、在工厂预制时无需模具,制作成本大大降低;6、装配化施工阶段,无需模板和脚手架,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安装效率;7、隔声性能比传统H型钢梁大大提升,混凝土基面便于后期装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H型钢2、混凝土3、竖向钢筋4、横向箍筋5、抗剪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钢混组合梁,包括H型钢1、混凝土2、设于混凝土1内的钢筋网,混凝土2底部与H型钢1底部翼板贴紧,混凝土2两侧面与H型钢1底部翼板边缘平齐,混凝土2顶部与H型钢1顶部翼板之间设有间隔空间,H型钢1中部腹板一段埋设于混凝土2内、另一段位于间隔内,H型钢1中部腹板位于间隔空间内的一段上设有多个相互隔离、可容钢筋穿过的通孔;H型钢1为普通H型钢、蜂窝型H型钢、变截面H型钢、不等翼缘H型钢中的一种;混凝土2为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轻质发泡混凝土中的一种;钢筋网包括穿过H型钢1腹板的多个横向箍筋4和与横向箍筋4连接的多个竖向钢筋3;钢混组合梁与楼板固定,间隔空间设于楼板内,楼板设有抗剪钢筋5,抗剪钢筋5穿过腹板上的通孔。具体实施过程是,首先在H型钢1腹腔内绑扎(或焊接)竖向钢筋3和横向箍筋4,然后浇筑混凝土2;待钢混组合梁安装就位后,再安装楼板,布置抗剪钢筋5,以形成组合体系。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H型钢、混凝土、设于混凝土内的钢筋网,所述的混凝土底部与H型钢底部翼板贴紧,所述混凝土两侧面与H型钢底部翼板边缘平齐,所述混凝土顶部与H型钢顶部翼板之间设有间隔空间,所述的H型钢中部腹板一段埋设于混凝土内、另一段位于间隔内,所述的H型钢中部腹板位于间隔空间内的一段上设有多个相互隔离、可容钢筋穿过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H型钢、混凝土、设于混凝土内的钢筋网,所述的混凝土底部与H型钢底部翼板贴紧,所述混凝土两侧面与H型钢底部翼板边缘平齐,所述混凝土顶部与H型钢顶部翼板之间设有间隔空间,所述的H型钢中部腹板一段埋设于混凝土内、另一段位于间隔内,所述的H型钢中部腹板位于间隔空间内的一段上设有多个相互隔离、可容钢筋穿过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混组合梁,其特征是,所述的H型钢为普通H型钢、蜂窝型H型钢、变截面H型钢、不等翼缘H型钢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叶根
申请(专利权)人:孙叶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