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防火等级的空心楼盖内置金属组合芯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29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防火等级的空心楼盖内置金属组合芯模,包括芯模壳体、箍带和钻尾螺丝杆,所述芯模壳体由金属材料通过机械压制而成,该芯模壳体的底部四周边沿设有凸沿,该凸沿上设有卡合装置,并且间距开有垂直的通孔,所述芯模壳体上表面间距设置有横向加固筋条,所述箍带套设在芯模壳体上,并且通过钻尾螺丝杆穿过通孔固定;所述卡合装置包括榫头和榫槽,榫头分布在凸沿的一半边沿上,榫槽分布在凸沿的另一半边沿上,榫头和榫槽的位置、形状、大小、长短对应,榫头和榫槽与另一个芯模壳体的榫槽和榫头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火等级达到A级,不易燃烧,并无毒害气体产生,很好地解决了空心楼板填充体对防火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防火等级的空心楼盖内置金属组合芯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芯模,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提高防火等级的空心楼盖内置金属组合芯模。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浇钢盘混凝土空心楼盖
,通常采用各种规格的方形芯模,安放在空心楼盖铺设的模板底板面钢筋上或密筋梁方格中,做好整体或单体抗浮后,铺设绑扎上部面筋,再浇注混凝土,形成空心楼盖,但现有的空心楼盖在拆除模板后,普遍存在混凝土楼板底面现露钢筋,蜂窝眼洞、开裂、渗水等现象,造成空心楼盖存在严重的施工质量隐患,造成这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空心楼盖填充芯模为方形芯模,在混凝土浇注振捣时出现流动不到方形芯模中间位置,造成混凝土楼板底面不密实,存在工程质量隐患,因此,设计一种条形芯模,通过两个条形芯模组成一个方形芯模,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芯模产品包括有机材料、也有无机材料制成的,有机材料多采用聚苯类,无机材料制成的有水泥纤维、也有石膏等,但是聚苯类材料制成的芯模产品防火性能比较差,发生火灾时聚苯类材料释放有害气体,存在安全隐患,采用水泥纤维或石材制成的芯模自身强度较差,其运输、安装过程中损耗率较高,再者此类材料的自重较大,使得运输成本、材料转运成本和安装成本增大,近年来市面上也出现金属类芯模产品,金属类材料具有强度高的特点,大多数金属类芯模产品制作工序繁琐,运输、安装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工,使制作成本和安装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防火等级的空心楼盖内置金属组合芯模,该金属组合芯模防火等级达到A级,在发生火灾时,不易燃烧,并无毒害气体产生,很好地解决了空心楼板填充体对防火的要求。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防火等级的空心楼盖内置金属组合芯模,包括芯模壳体、箍带和钻尾螺丝杆,所述芯模壳体由金属材料通过机械压制而成,该芯模壳体的底部四周边沿设有凸沿,该凸沿上设有卡合装置,并且间距开有垂直的通孔,所述芯模壳体上表面间距设置有横向加固筋条,所述箍带套设在芯模壳体上,并且通过钻尾螺丝杆穿过通孔固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在生产、运输时都是芯模壳体,是根据设计要求全自动批量生产的芯模壳体,芯模壳体的外表面有规则的设有若干横加固筋条,提高自身的支撑强度;并且设置了1-2根箍带包裹往芯模,钢筋钻尾螺丝杆穿过抗浮金属垫片再从箍带两端的预留孔穿过芯模的通孔将芯模锁在模板上,用来固定芯模抗浮及位移,从结构外形上,芯模壳体是外扩张喇叭,可以重复叠加放置,使搬运、储存更加方便,并且凸沿一边是榫槽,另一边是榫头,安装时只需榫头卡入榫槽内即完成两芯模壳体组装,组装方便快捷。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组合芯模由两个芯模壳体拼装而成的中空块体,减轻自身重量。进一步地,所述卡合装置包括榫头和榫槽,所述榫头分布在凸沿的一半边沿上,榫槽分布在凸沿的另一半边沿上,榫头和榫槽的位置、形状、大小、长短对应,榫头和榫槽与另一个芯模壳体的榫槽和榫头配合使用,拼装时无需另外附加连接配件,降低了成本,简化的安装步骤。进一步地,所述箍带是U型箍带,其大小与芯模壳体的截面对应,该箍带的两端开有预留孔,该预留孔与芯模壳体的通孔对应;除了起到加固的作用外,还通过钻尾螺丝杆将芯模呈捆绑状固定在模板上,简化了抗浮工序。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加固筋条是沿着芯模壳体横向方向向内凹陷的加固筋条;自带的横向加固筋条向内凹陷能稳固住上、下翼缘钢筋,产生很好的握裹力,可更加稳固钢筋。进一步地,所述芯模壳体由镀锌铁皮通过机械压制而成,一次成型,批量生产,整体结构稳定,形状规格统一。进一步地,所述芯模壳体为条形芯模壳体,芯模壳体宽度为长度的2/5~9/20;可将两个芯模组成一个带间隙的方形芯模,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较大方形芯模底部混凝土不密实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芯模壳体的凸沿垂直间距开有8-12个通孔,4个通孔用于安装箍带和钻尾螺丝杆对芯模进行抗浮,4个通孔用于两相邻芯模之间连接的配件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箍带两末端分别开有1-2个预留孔,一孔用于安装钻尾螺丝杆,另一孔用与安装连接配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必须通过外加辅材才能解决的隔离,垫层、位移、抗浮等问题,在工艺效率上大大提升了施工进度,特别是在产品抗浮和位移上不但节省人工及辅材,施工工艺上也大大简便,相比现有技术抗浮,不需要模板打孔,铺通过钢筋,绑扎铁丝,安放垫块,模板上、下两个工作面都要人工处理;本技术抗浮只需要在产品上工作面实施即可;2、本技术从结构外形上,芯模本体是外扩张喇叭,芯模本体可以重复叠加放置,搬动、运输和存储都有很大的提升;3、本技术为全自动化生产一次成型,自带的横向加固筋条向内凹陷能稳固住上、下翼缘钢筋,产生很好的握裹力,可更加稳固钢筋;4、本技术组装简单快捷,工作效率高,而芯模的圆弧斜角很好的增强混凝土浇注时的流动性,使其质量有保证,自带的横向加固筋条,具有稳定性,能很好与上翼缘钢筋产生握裹力,施工抗浮简便,节省混凝土,降低成本,提高空心楼盖的质量;5、本技术的箍带、钻尾螺丝杆和抗浮金属垫片,能牢固的将芯模固定在模板上,避免了位移和漂浮的问题;6、本技术采用一种新型的抗浮措施处理办法,本抗浮只需在模板上工作面进行,将钻尾螺丝杆和抗浮垫片通过箍带直接穿过固定在模板上,突破了传统抗浮需在模板上打孔,用铁丝进行上、下工作面绑扎抗浮的繁锁工序;7、本技术采用镀锌铁皮通过机械压制而成,镀锌铁皮防火等级可达到A级,在发生火灾时不易燃烧,并无毒害气体产生,很好地解决了空心楼板填充体对防火的要求;8、本技术在一个芯模上即有榫槽,又有榫头,通过榫槽和榫头的配合将两个芯模壳体组装成一个芯模,无需装配零配件,简化了安装工序,也节约了装配零配件,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芯模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芯模壳体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箍带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芯模壳体,1.1-横向加固筋条,1.2-榫槽,1.3-榫头,1.4-凸沿,1.5-通孔,2.1-预留孔,2-箍带,3-钻尾螺丝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提高防火等级的空心楼盖内置金属组合芯模,包括芯模壳体1、箍带2和钻尾螺丝杆3,所述芯模壳体1由金属材料通过机械压制而成,该芯模壳体1的底部四周边沿设有凸沿1.4,该凸沿1.4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防火等级的空心楼盖内置金属组合芯模,包括芯模壳体(1)、箍带(2)和钻尾螺丝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壳体(1)由金属材料通过机械压制而成,该芯模壳体(1)的底部四周边沿设有凸沿(1.4),该凸沿(1.4)上设有卡合装置,并且间距开有垂直的通孔(1.5),所述芯模壳体(1)上表面间距设有横向加固筋条(1.1),所述箍带(2)套设在芯模壳体(1)上,并且通过钻尾螺丝杆(3)穿过通孔(1.5)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防火等级的空心楼盖内置金属组合芯模,包括芯模壳体(1)、箍带(2)和钻尾螺丝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壳体(1)由金属材料通过机械压制而成,该芯模壳体(1)的底部四周边沿设有凸沿(1.4),该凸沿(1.4)上设有卡合装置,并且间距开有垂直的通孔(1.5),所述芯模壳体(1)上表面间距设有横向加固筋条(1.1),所述箍带(2)套设在芯模壳体(1)上,并且通过钻尾螺丝杆(3)穿过通孔(1.5)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防火等级的空心楼盖内置金属组合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组合芯模是由两个芯模壳体(1)拼装而成的中空块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防火等级的空心楼盖内置金属组合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装置包括榫头(1.3)和榫槽(1.2),所述榫头(1.3)分布在凸沿(1.4)的一半边沿上,榫槽(1.2)分布在凸沿(1.4)的另一半边沿上,榫头(1.3)和榫槽(1.2)的位置、形状、大小、长短对应,榫头(1.3)和榫槽(1.2)与另一个芯模壳体(1)的榫槽(1.2)和榫头(1.3)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防火等级的空心楼盖内置金属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星建筑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