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背木人行道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11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背木人行道护栏,其包括两个钢制立柱、沿所述钢制立柱长度方向并呈间隔分布的多个钢制立杆、以及用于将各个所述钢制立杆相互连接的钢制横梁,所述钢制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连接件与钢制立柱相连,所述钢制横梁和钢制立柱朝外的一侧分别固定有木制横梁和木制立柱;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横梁端部的连接片、与连接片端部固定相连且轴向平行于钢制立柱长度方向的连接套筒、固定在所述立柱侧壁并与连接套筒适配的插杆,所述钢制横梁通过连接套筒、插杆与钢制立柱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背木人行道护栏,具有安装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背木人行道护栏
本技术涉及道路防护领域,特别的,涉及钢背木人行道护栏。
技术介绍
人行道护栏是指为使行人与车辆隔离而设置的保障行人安全的设施。设置人行道护栏,还可防止行人走车行道,影响行车。人行道指的是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现有的护栏包括立柱和多个与立柱固定的钢制横梁,以及固定在钢制横梁上的立杆,从而起到抗冲击的作用。护栏安装过程中,钢制横梁通常采用螺栓固定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立柱上,这样的固定方式存在安装效率低的问题。同时,钢制横梁露在外面,与行人发生碰撞时,由于其材质较硬,易对行人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效率高、安全性高的钢背木人行道护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背木人行道护栏,包括两个钢制立柱、沿所述钢制立柱长度方向并呈间隔分布的多个钢制立杆、以及用于将各个所述钢制立杆相互连接的钢制横梁,所述钢制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连接件与钢制立柱相连,所述钢制横梁和钢制立柱朝外的一侧分别固定有木制横梁和木制立柱;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横梁端部的连接片、与连接片端部固定相连且轴向平行于钢制立柱长度方向的连接套筒、固定在所述立柱侧壁并与连接套筒适配的插杆,所述钢制横梁通过连接套筒、插杆与钢制立柱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钢制立杆和钢制横梁顺次通过固定螺栓相连,钢制横梁端部通过固定连接件的连接套筒与钢制立柱上的插杆相连,该连接方式简单易于操作,安装效率高。外侧设置的木制横梁和木制立柱起到缓冲作用,在护栏受到撞击时能够减缓作用力,同时由于木制材质相对钢制材质,其不易造成行人磕碰受伤的安全问题,进而提高了护栏的安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钢制立杆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供钢制横梁嵌入的放置口,所述放置口两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钢制横梁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与钢制立杆上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之间穿射有用于固定钢制横梁和钢制立杆的固定螺栓;所述连接片插接在钢制横梁内,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与钢制横梁末端的第二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片顶壁靠近连接套筒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插槽,所述限位插槽内插接有用于限定连接片位置的限位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制横梁嵌设固定在钢制立杆内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实现了护栏组件的可拆卸;限位片起到限定连接片插入钢制横梁深度的作用,通过限定连接片位置能够快速实现第三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准确对位,进而能够提高护栏的组装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木制横梁包括第一外边横梁、第二外边横梁和顶面外横梁,所述第一外边横梁和第二外边横梁分别沿钢制横梁长度方向分布并贴合在钢制立杆端面外侧,所述第一外边横梁和第二外边横梁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与第一连接孔位置相对应的供固定螺栓连接的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一外边横梁和第二外边横梁相向一侧的上端分别开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钢制横梁,所述顶面外横梁底壁一体固定有横截面成倒T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与所述滑槽适配的滑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钢制横梁时同时安装第一外边横梁和第二外边横梁,待钢制立杆、钢制横梁和第一外边横梁、第二外边横梁完成组成后,将顶面外横梁由第一外横梁端部插入,滑边滑接在滑槽内,直至顶面横梁端部与第一外横梁端部齐平完成其安装。该结构的木制横梁顶部光滑无螺栓等连接件,有效避免了连接件锈蚀、连接件刮上行人手部或衣服等问题,且安装也较为便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木制立柱包括贴合固定在钢制立柱外侧的第一外边立柱、以及固定在钢制立柱顶面的木制端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钢制立柱外侧进行包边保护,提高护栏整体抗冲击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套筒顶部开设有一锁孔,所述锁孔内设置有锁钉,所述连接套筒通过锁钉与插杆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连接套筒和插杆的纵向定位,减少连接套筒脱离插杆的可能,进而提高了护栏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杆通过连接块与钢制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轴向竖直向上,所述插杆朝向钢制立柱的一侧固定有锁块,所述连接套筒的外壁开设有供锁块插接的缺口,所述连接套筒开口的一端外侧壁螺纹连接有锁环,所述锁环上开设有与缺口适配的避让口;所述锁块插接在缺口内时,所述锁环顶壁与锁块底壁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环和锁块的设置,上下了对插杆、连接套筒限定,减少插杆脱离连接套筒的可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钢制横梁和木制第一外边横梁通过第二外边横梁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一起,顶面外横梁插接固定在第一外边横梁和第二外边横梁之间,钢制横梁所起的作用是在车辆与护栏发生碰撞时起到抗冲击的作用,木制第一外边横梁和第二外边横梁、顶面外横梁所起的作用是车辆与护栏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及景观装饰作用,使护栏与周边环境融合在一起。这样,第一外边横梁、第二横梁外边和顶面外横梁可组合的方式,使得钢背木护栏所起的作用增多;2.采用了连接片、连接套筒和插杆,能够起到便于护栏快速组装的效果;3.采用了锁块、锁环结构,能够起到限定插杆和连接套筒相脱离的可能,进而提高护栏整体连接稳定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用于体现固定连接件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用于体现木制横梁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二中用于体现固定连接件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7是图6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钢制立柱;2、钢制立杆;21、放置口;22、第一连接孔;3、钢制横梁;31、第二连接孔;4、固定连接件;41、连接片;411、第三连接孔;412、限位插槽;413、限位片;42、连接套筒;421、锁孔;422、缺口;43、插杆;44、连接块;45、锁块;46、锁环;461、避让口;5、木制横梁;51、第一外边横梁;52、第二外边横梁;53、顶面外横梁;531、连接部;532、滑边;54、第四连接孔;55、滑槽;6、木制立柱;61、第一外边立柱;62、木制端盖。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5,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钢背木人行道护栏,包括两个钢制立柱1,两个钢制立柱1之间设置有多个钢制立杆2,钢制立杆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钢制立柱1的长度方向,所有钢制立杆2呈均匀间隔分布在两个钢制立柱1之间。两个钢制立柱1之间还设置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背木人行道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钢制立柱、沿所述钢制立柱长度方向并呈间隔分布的多个钢制立杆、以及用于将各个所述钢制立杆相互连接的钢制横梁,所述钢制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连接件与钢制立柱相连,所述钢制横梁和钢制立柱朝外的一侧分别固定有木制横梁和木制立柱;/n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横梁端部的连接片、与连接片端部固定相连且轴向平行于钢制立柱长度方向的连接套筒、固定在所述立柱侧壁并与连接套筒适配的插杆,所述钢制横梁通过连接套筒、插杆与钢制立柱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背木人行道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钢制立柱、沿所述钢制立柱长度方向并呈间隔分布的多个钢制立杆、以及用于将各个所述钢制立杆相互连接的钢制横梁,所述钢制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连接件与钢制立柱相连,所述钢制横梁和钢制立柱朝外的一侧分别固定有木制横梁和木制立柱;
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横梁端部的连接片、与连接片端部固定相连且轴向平行于钢制立柱长度方向的连接套筒、固定在所述立柱侧壁并与连接套筒适配的插杆,所述钢制横梁通过连接套筒、插杆与钢制立柱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背木人行道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立杆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供钢制横梁嵌入的放置口,所述放置口两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钢制横梁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与钢制立杆上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之间穿射有用于固定钢制横梁和钢制立杆的固定螺栓;
所述连接片插接在钢制横梁内,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与钢制横梁末端的第二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片顶壁靠近连接套筒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插槽,所述限位插槽内插接有用于限定连接片位置的限位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背木人行道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制横梁包括第一外边横梁、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凯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键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