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905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包括路基,所述路基上铺设有垫层,所述垫层上铺设有基层,所述基层上铺设有面层,且所述基层与所述面层之间铺设有不透水封层;所述不透水封层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结构,所述面层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面层采用多孔沥青混合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在下雨天,雨水接触路面后会直接渗入道路内部,而不会沿着传统路面的路拱横向漫流,防止雨水在路表面漫流形成水膜,且取消了路拱,使得由于路拱的存在对行车平稳性的不利影响不再存在,使得行车更加的舒适顺畅,而且使得路表面更加美观。综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得行车更加平稳安全,防止雨水在路表面漫流形成水膜,进而确保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道路结构
本技术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水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路面结构形式是按照不透水路面设计的,为便于及时排除路表积水,在路表面做成了中间高、两边低的路拱形式,当雨天时,雨水能够沿着路拱向路面两边流走,排水效果好。但是,当雨水在路表面漫流时,容易在汽车车轮与路表面之间形成水膜,水膜的形成会导致汽车与路面之间打滑,易造成汽车发生侧滑;另外,路表面做成的路拱,会对车辆行驶的平稳性造成影响,影响行车舒适度。综上可见,路表面做成的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透水道路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水道路结构,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得行车更加平稳安全,防止雨水在路表面漫流形成水膜,进而确保行车安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包括路基,所述路基上铺设有垫层,所述垫层上铺设有基层,所述基层上铺设有面层,且所述基层与所述面层之间铺设有不透水封层;所述不透水封层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结构,所述面层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面层为多孔结构。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包括路基,所述路基上铺设有垫层,所述垫层上铺设有基层,所述基层上铺设有面层,且所述垫层与所述基层之间铺设有不透水封层;所述不透水封层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结构,所述面层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面层为多孔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基层与所述面层之间铺设有透层,所述透层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结构。<br>进一步地,所述透层的拱形坡度为2.5%或3%。进一步地,所述透层的厚度为5mm至10mm。进一步地,所述不透水封层的拱形坡度为2.5%或3%。进一步地,所述不透水封层的厚度为5mm至10mm,所述垫层的厚度不小于70mm。进一步地,所述基层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或刚性基层。进一步地,所述基层为粒料类基层。进一步地,所述面层使用多孔沥青混合料,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为18%~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在下雨天,当雨水接触路面后,会直接渗入路面内部,雨水渗入道路内部之后,首先会沿着面层内部的连通孔隙下渗,在接触到不透水封层之后继续沿着不透水封层的拱形坡度向道路两侧渗流,面层的上表面不设路拱而直接做成水平面,在下雨天,雨水接触路面后会直接渗入道路内部,而不会沿着传统路面的路拱横向漫流,防止雨水在路表面漫流形成水膜,且取消了路拱,使得由于路拱的存在对行车平稳性的不利影响不再存在,使得行车更加的舒适顺畅,而且使得路表面更加美观。综上,本技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得行车更加平稳安全,防止雨水在路表面漫流形成水膜,进而确保行车安全。本技术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另一种结构形式,在下雨天,当雨水接触路面后,雨水会直接渗入路面内部,在路面内部连通孔隙中下渗,经过面层、透层和基层后接触到不透水封层,然后在不透水封层的拱形坡度上沿坡度向两边渗流,面层的上表面不设路拱而直接做成水平面,在下雨天,雨水接触路面后会直接渗入道路内部,而不会沿着传统路面的路拱横向漫流,防止雨水在路表面漫流形成水膜,且取消了路拱,使得由于路拱的存在对行车平稳性的不利影响不再存在,使得行车更加的舒适顺畅,而且使得路表面更加美观。透层的设计,能够防止面层和基层之间因受车辆压力发生错位,能够提高道路寿命。综上,本技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得行车更加平稳安全,防止雨水在路表面漫流形成水膜,进而确保行车安全。进一步地,透层的厚度为5mm至10mm,太薄则粘结不紧密,太厚则容易产生错动,此厚度可以保证将面层和基层很好地粘结起来。进一步地,不透水封层的厚度为5mm至10mm,太薄则粘结不紧密,太厚则容易产生错动,此厚度可以保证将面层和基层很好地粘结起来。进一步地,垫层的厚度不小于70mm,在季冻区应根据冻结深度相应进行加厚,这样可以有效保护路基免受水温作用的侵害。进一步地,面层使用的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为18%~25%,此空隙率一方面可以保证有足够的连通空隙使雨水下渗,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不会由于骨料接触面的减小引起骨料在使用时被大量挤碎。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仅面层透水的道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面层和基层均透水的道路结构示意图。1-路基;2-垫层;3-基层;4-面层;5-不透水封层;6-透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仅面层透水的道路结构示意图,作为本技术的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透水道路结构,道路结构自下而上依次由路基1、垫层2、基层3、不透水封层5和面层4组成,也就是说,路基1上铺设有垫层2,垫层2上铺设有基层3,基层3上铺设有面层4,且基层3与面层4之间铺设有不透水封层5。本技术的不透水封层5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结构,优选的,不透水封层5的拱形坡度为2.5%或3%,不透水封层5的厚度为5mm至10mm。基层3与面层4之间铺设不透水封层5时,基层3的上表面坡度和面层4的下表面坡度保持一致,基层3的下表面为水平面,基层3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或刚性基层,其材料和传统基层的材料相同,可使用结合料稳定土或碎(砾)石、沥青混合料、贫水泥混凝土、工业废渣等。对于基层的类型和材料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选用最佳方案。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基层3不属于透水层,所以基层3的厚度只需要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即可,对排水无要求。面层4的上表面为水平面,面层4可由一层或多层组成,面层4采用PAC多孔沥青混合料,优选的,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率为18%~25%,具体值应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选用最佳值。本实施方式中,面层4是透水层,在雨水下渗后不能让其进入基层3,所以在基层3和面层4之间设置有不透水封层5,不透水封层5所用材料可使用改性沥青、道路石油沥青或乳化沥青。在基层3和路基1之间根据各地实际需求设置具有不同功能的垫层2,垫层2的作用主要是保证面层4和基层3不受路基水温状况的不良影响。垫层2有四种不同作用的垫层类型,分别是防水垫层、排水垫层、防污垫层和防冻垫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1),所述路基(1)上铺设有垫层(2),所述垫层(2)上铺设有基层(3),所述基层(3)上铺设有面层(4),且所述基层(3)与所述面层(4)之间铺设有不透水封层(5);/n所述不透水封层(5)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结构,所述面层(4)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面层(4)为多孔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1),所述路基(1)上铺设有垫层(2),所述垫层(2)上铺设有基层(3),所述基层(3)上铺设有面层(4),且所述基层(3)与所述面层(4)之间铺设有不透水封层(5);
所述不透水封层(5)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结构,所述面层(4)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面层(4)为多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3)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或刚性基层。


3.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1),所述路基(1)上铺设有垫层(2),所述垫层(2)上铺设有基层(3),所述基层(3)上铺设有面层(4),且所述垫层(2)与所述基层(3)之间铺设有不透水封层(5);
所述不透水封层(5)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结构,所述面层(4)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面层(4)为多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鑫康王文通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