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伸机构及织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978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牵伸机构,用于将开口系统输出杆的摇摆运动传递至织布机的综框。牵伸机构包括沿纵向延伸且沿横向彼此相邻的多个平行杆。每个杆具有扁平中空横截面,其包括两个间隔的平面长壁和两个间隔的短壁。至少一根杆具有至少两个穿过两个短壁中的第一个的孔,并具有至少一个塑料间隔件。该塑料间隔件具有平面侧壁和覆盖壁,覆盖壁内表面与杆的第一短壁配合,并且平面侧壁与杆的两个平面长壁之一配合。该塑料间隔件包括从覆盖壁延伸的至少两个接头。每个接头都啮合一个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具有这种牵伸机构的织布机。带有孔的杆是传动杆或连接杆。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杆和塑料间隔件的制造以及更简单的这两个部件的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牵伸机构及织布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牵伸机构,该牵伸机构介于织布机中的开口系统和综框之间。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这种牵伸机构的织布机。
技术介绍
已知在牵伸机构的两个相邻金属杆之间插入塑料间隔件,以引导它们的相对运动并避免杆的过早磨损。通常用一些螺钉将这种塑料间隔件组装到杆上。在这种情况下,将在杆上布置相应的螺纹孔,并在螺钉头和塑料间隔件的覆盖壁之间增加一块金属板。本技术的目的是使杆和塑料间隔件的制造及其组装更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牵伸机构,被构造成将开口系统的输出杆的摇摆运动传递至属于织布机的综框。牵伸机构包括多个沿着纵向方向延伸并且沿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横向方向彼此相邻的平行杆,这些平行杆。每个杆具有扁平的中空横截面,其包括垂直于横向方向延伸的两个间隔开的平面长壁和两个间隔开的短壁。至少一个杆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孔,所述间隔孔被设置成穿过两个短壁中的第一短壁,而至少一个塑料间隔件组装到杆上。所述塑料间隔件具有平面侧壁和覆盖壁。覆盖壁的内表面与杆的第一短壁配合,平面侧壁与杆的两个平面长壁之一配合。所述塑料间隔件包括至少两个从所述覆盖壁延伸的间隔开的接头,每个接头与其中一个孔啮合。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覆盖壁的内表面由所述覆盖壁的多个部分形成,所述覆盖壁的多个部分通过所述覆盖壁的移位表面的部分连接。塑料间隔件的每个接头都从移位表面的一部分延伸。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阻挡壁从平面侧壁延伸。阻挡壁的内表面与杆的两个间隔开的短壁中的第二个短壁接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阻挡壁配备有一些朝向所述覆盖壁凸出的间隔开的凸出元件。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阻挡壁的横向尺寸为所述覆盖壁的横向尺寸的40%至70%之间,优选为5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至少一个接头具有十字形。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接头沿纵向方向间隔开。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至少一个接头具有至少一个可弹性变形的支腿,所述支腿具有朝着所述覆盖壁并且被构造成与杆的第一短壁接触的锁定端面,以避免接头从孔中移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对于每个杆,第一短壁是平面的并且垂直于第一平面长壁延伸。当将塑料间隔件组装到杆上时,平面侧壁的内表面与第一平面长壁配合。当塑料间隔件未组装到杆上时,覆盖壁的内表面与平面侧壁的内表面之间的角度为锐角,优选为88°左右。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织布机,具有开口系统和综框,还具有介于所述开口系统和所述综框之间的牵伸机构。所述牵伸机构是如本技术所述,带有孔的杆是传动杆或连接杆。附图说明本技术将结合有图1-7的第一示例性优选实施方案和结合有图8-9的第二示例性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然而,这些实施方式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牵伸机构的织布机。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牵伸机构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杆和塑料间隔件的分解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塑料间隔件的等距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塑料间隔件的正视图。图6示出了当该塑料间隔件未组装到牵伸机构的杆上时,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塑料间隔件的右视图。图7示出了根据图2的剖面VII,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塑料间隔件和杆的截面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塑料间隔件的等距视图。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塑料间隔件和杆的截面图,与图7的截面图相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织布机1,其包括开口系统2、综框3和牵伸机构4。牵伸机构4介于开口系统2和综框3之间。牵伸机构4将开口系统2的每个输出杆5的摇摆运动传递到属于织布机1的对应的综框3。在图1中,被配置为多臂架的开口系统2用于驱动织布机1的多个综框3,仅示出了一个综框3。每个装有经纱的综框3都通过往复垂直运动F1驱动,以打开梭口,在梭口中通过织布机1的引纬装置引入纬纱以制造织物。引纬装置未在附图上示出。特别地,开口系统2和牵伸机构4设置在织布机1的顶部结构上,这意味着它们被放置在综框3和织布机1要编织的织物上方。牵伸机构4包括多个平行的传动杆6和连接杆7和7′。每个连接杆7将开口系统2的输出杆5的一个连接至与传动杆6铰接的摆动杆8。每个连接杆7′将一个综框3连接到一个摆动杆8。每个传动杆6连接两个摆动杆8,以将输出杆5的运动传递到两个连接杆7′上。传动杆6基本上沿着纵向方向X延伸。所述纵向方向是杆的较大尺寸的方向。每个传动杆或连接杆通常具有两个具有平行轴线的铰接部,这些铰接部沿着纵向方向X间隔开。横向Y被定义为垂直于纵向X并且平行于织布机1的经纱的方向。多个平行杆沿着横向方向彼此相邻。每个连接杆7、7’或传动杆6是中空的,并且具有基本上扁平的,特别是矩形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具有沿横向方向Y间隔开的两个平面长壁10、11,其平面垂直于横向方向Y,和沿垂直于纵向和横向的高度方向Z间隔开的两个短壁12、13。两个短壁12、13是平面的并且连接两个平面长壁10、1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每个传动杆6布置有两个孔14、15,其设置成穿过第一短壁12并且与中空传动杆6的内部空间16连通。两个孔14、15沿着纵向方向X间隔开。两个孔14、15是圆柱形的光滑孔,即,它们不需要任何螺纹操作,这降低了传动杆6的制造成本。特别地,两个孔14、15可以通过流动钻孔来制造。牵伸机构4还包括塑料间隔件17,该塑料间隔件17介于两个相邻的传动杆6的两个间隔开的平面长壁之间。塑料间隔件17由添加有MOS2的聚酰胺66材料制成。每个塑料间隔件17具有平面侧壁18和覆盖壁19。平面侧壁18和覆盖壁19具有约0.7mm的厚度。如图7所示,当将塑料间隔件17组装到传动杆6上时,平面侧壁18的内表面20与传动杆6的第一平面长壁10配合,且覆盖壁19的内表面21与与第一短壁12配合。因此,平面侧壁18的内表面20和覆盖壁19的内表面21基本彼此垂直地延伸。当塑料间隔件17未组装到传动杆6上时,覆盖壁19的内表面21与平面侧壁18的内表面20之间的角度为锐角A17,优选地基本上等于88°。每个塑料间隔件17包括两个接头22、23,它们是塑料间隔件17的一部分,并且基本上平行于平面侧壁18并且垂直于覆盖壁19延伸。两个接头22、23沿着纵向方向X间隔开。接头22和23之间的纵向距离等于孔14和15之间的纵向距离。特别地,每个接头22、23在垂直于高度方向Z的平面中具有截面为十字形的截面,该截面具有在横向方向Y上延伸的两个对准的臂24和在纵向方向X上延伸的两个对准的臂25。两个横向臂24的外部尺寸等于两个纵向臂25的外部尺寸。接头22的截面与接头23的截面不同。特别地,对于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牵伸机构(4),用于将开口系统(2)的输出杆(5)的摇摆运动传递到属于织布机(1)的综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牵伸机构(4)包括多个沿纵向方向(X)延伸且沿垂直于纵向方向(X)的横向方向(Y)彼此相邻的平行杆(6;7),每个杆(6;7)具有扁平的中空横截面,其包括垂直于横向方向(Y)延伸的两个间隔开的平面长壁(10、11)和两个间隔开的短壁(12、13),至少一根杆(6;7)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孔(14、15),所述的间隔孔被设置成穿过两个短壁中的第一个,而至少一个塑料间隔件(17)组装到杆(6;7)上,所述塑料间隔件具有平面侧壁(18)和覆盖壁(19),覆盖壁(19)的内表面(21)与杆的第一短壁(12)配合,平面侧壁(18)与杆的两个平面长壁(10、11)之一配合,其中所述塑料间隔件(17)包括至少两个从覆盖壁(19)延伸的间隔开的接头(22、23),每个接头与其中一个孔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牵伸机构(4),用于将开口系统(2)的输出杆(5)的摇摆运动传递到属于织布机(1)的综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牵伸机构(4)包括多个沿纵向方向(X)延伸且沿垂直于纵向方向(X)的横向方向(Y)彼此相邻的平行杆(6;7),每个杆(6;7)具有扁平的中空横截面,其包括垂直于横向方向(Y)延伸的两个间隔开的平面长壁(10、11)和两个间隔开的短壁(12、13),至少一根杆(6;7)设有至少两个间隔孔(14、15),所述的间隔孔被设置成穿过两个短壁中的第一个,而至少一个塑料间隔件(17)组装到杆(6;7)上,所述塑料间隔件具有平面侧壁(18)和覆盖壁(19),覆盖壁(19)的内表面(21)与杆的第一短壁(12)配合,平面侧壁(18)与杆的两个平面长壁(10、11)之一配合,其中所述塑料间隔件(17)包括至少两个从覆盖壁(19)延伸的间隔开的接头(22、23),每个接头与其中一个孔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壁的内表面(21)由所述覆盖壁(19)的多个部分形成,所述覆盖壁的多个部分通过所述覆盖壁(19)的移位表面(26)的部分连接,其中塑料间隔件(17)的每个接头(22、23)从移位表面(26)的一部分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牵伸机构(4),其特征在于,阻挡壁(27)从所述平面侧壁(18)延伸,并且所述阻挡壁的内表面(29)与所述杆的两个间隔开的短壁(12、13)的第二个短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伸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壁(27)配备有一些朝着所述覆盖壁(19)突出的间隔开的凸出元件(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伸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壁(27)的横向尺寸(Y29)为所述覆盖壁(19)的横向尺寸(Y21)的40%至70%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塔迪R·格拉伊龙蒙代
申请(专利权)人:史陶比尔法万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