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可控的菌种培养用培养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892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度可控的菌种培养用培养皿,包括保护外壳、联通气孔、安装限位块、电线连接插孔、提拉把手、外开合纽、橡胶封边条、外壳盖、内插接纽、透明皿盖、皿盖封边、散热块、培养皿、弧形皿底、保温基底和底热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联通气孔在保护外壳的一侧壳壁上设置有两个,其内部有橡胶密封片,橡胶封边条为细片型橡胶边,其贴合在保护外壳的边缘部分,透明皿盖下方的皿盖封边与保护外壳内部固定的培养皿边缘相对应,二者可贴合密闭,外壳盖外壁上的内插接纽与保护外壳外壁顶部的外开合纽相互配合,二者呈可分离插接式固定,底热板连接着电线连接插孔,其上端设置着散热块,散热块分别固定在保护外壳的四个角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度可控的菌种培养用培养皿
本技术涉及一种培养皿,具体为一种温度可控的菌种培养用培养皿,属于培养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适合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的操作,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菌种培养用培养皿多种多样,然而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一、现有的菌种培养用培养皿大多外壳部分不灵活,无法在密闭与通气之间转换,难以适应更广法的应用,其二、现有的菌种培养用培养皿没有很好的外部结构,在操作过程中无法双层密闭,增加了菌种感染的风险,其三、现有的菌种培养用培养皿大多没有调控温度的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精确的控制培养皿所处温度,易造成菌种培养的不适应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温度可控的菌种培养用培养皿。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温度可控的菌种培养用培养皿,包括保护外壳、联通气孔、安装限位块、电线连接插孔、提拉把手、外开合纽、橡胶封边条、外壳盖、内插接纽、透明皿盖、皿盖封边、散热块、培养皿、弧形皿底、保温基底和底热板;所述保护外壳、联通气孔、安装限位块、电线连接插孔、提拉把手、外开合纽、橡胶封边条、外壳盖和内插接纽组成了该培养皿的外壳结构,所述保护外壳为金属外壳,其侧壁上设置有闭合的联通气孔,所述安装限位块连接着保护外壳的外壁边缘处,所述电线连接插孔联通着保护外壳内部,所述提拉把手固定设置在保护外壳的外壁上,所述外开合纽固定在保护外壳的外壁顶端,所述橡胶封边条固定设置在保护外壳的顶部边缘处,所述外壳盖一端通过橡胶条固定在保护外壳的一端,所述内插接纽设置在外壳盖的外壁底端,所述透明皿盖、皿盖封边、培养皿和弧形皿底组成了该培养皿的内部培养皿结构,所述透明皿盖镶嵌式固定在外壳盖的盖身内,其贯穿外壳盖的盖身,所述皿盖封边固定在透明皿盖的下方,所述培养皿的底部为弧形皿底,其固定在保护外壳的内部,所述散热块、保温基底和底热板组成了该培养皿的控温系统,所述散热块固定在保护外壳的一角,所述保温基底固定在保护外壳的内部底面,所述底热板固定在保温基底的上方。优选的,为了在需要注入气体的时候注入气体,所述联通气孔在保护外壳的一侧壳壁上设置有两个,其内部有橡胶密封片。优选的,为了能形成密闭的内环境,所述橡胶封边条为细片型橡胶边,其贴合在保护外壳的边缘部分,二者呈固定式连接。优选的,为了能形成双重密闭,所述透明皿盖下方的皿盖封边与保护外壳内部固定的培养皿边缘相对应,二者可贴合密闭。优选的,为了能更好的开关壳盖进行密闭,所述外壳盖外壁上的内插接纽与保护外壳外壁顶部的外开合纽相互配合,二者呈可分离插接式固定。优选的,为了能控制内部温度,所述底热板连接着电线连接插孔,其上端设置着散热块,其与下方的保温基底呈可分离式连接。优选的,为了能更均匀的受热,所述散热块四个为一组,其分别固定在保护外壳的四个角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温度可控的菌种培养用培养皿设计合理,联通气孔在保护外壳的一侧壳壁上设置有两个,其内部有橡胶密封片,在需要注入气体的时候注入气体,橡胶封边条为细片型橡胶边,其贴合在保护外壳的边缘部分,二者呈固定式连接,能形成密闭的内环境,透明皿盖下方的皿盖封边与保护外壳内部固定的培养皿边缘相对应,二者可贴合密闭,能形成双重密闭,外壳盖外壁上的内插接纽与保护外壳外壁顶部的外开合纽相互配合,二者呈可分离插接式固定,能更好的开关壳盖进行密闭,底热板连接着电线连接插孔,其上端设置着散热块,其与下方的保温基底呈可分离式连接,能控制内部温度,散热块四个为一组,其分别固定在保护外壳的四个角落内,能更均匀的受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培养皿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护外壳,2、联通气孔,3、安装限位块,4、电线连接插孔,5、提拉把手,6、外开合纽,7、橡胶封边条,8、外壳盖,9、内插接纽,10、透明皿盖,11、皿盖封边,12、散热块,13、培养皿,14、弧形皿底,15、保温基底和16、底热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温度可控的菌种培养用培养皿,包括保护外壳1、联通气孔2、安装限位块3、电线连接插孔4、提拉把手5、外开合纽6、橡胶封边条7、外壳盖8、内插接纽9、透明皿盖10、皿盖封边11、散热块12、培养皿13、弧形皿底14、保温基底15和底热板16;所述保护外壳1、联通气孔2、安装限位块3、电线连接插孔4、提拉把手5、外开合纽6、橡胶封边条7、外壳盖8和内插接纽9组成了该培养皿的外壳结构,所述保护外壳1为金属外壳,其侧壁上设置有闭合的联通气孔2,所述安装限位块3连接着保护外壳1的外壁边缘处,所述电线连接插孔4联通着保护外壳1内部,所述提拉把手5固定设置在保护外壳1的外壁上,所述外开合纽6固定在保护外壳1的外壁顶端,所述橡胶封边条7固定设置在保护外壳1的顶部边缘处,所述外壳盖8一端通过橡胶条固定在保护外壳1的一端,所述内插接纽9设置在外壳盖8的外壁底端,所述透明皿盖10、皿盖封边11、培养皿13和弧形皿底14组成了该培养皿的内部培养皿结构,所述透明皿盖10镶嵌式固定在外壳盖8的盖身内,其贯穿外壳盖8的盖身,所述皿盖封边11固定在透明皿盖10的下方,所述培养皿13的底部为弧形皿底14,其固定在保护外壳1的内部,所述散热块12、保温基底15和底热板16组成了该培养皿的控温系统,所述散热块12固定在保护外壳1的一角,所述保温基底15固定在保护外壳1的内部底面,所述底热板16固定在保温基底15的上方。所述联通气孔2在保护外壳1的一侧壳壁上设置有两个,其内部有橡胶密封片,在需要注入气体的时候注入气体,橡胶封边条7为细片型橡胶边,其贴合在保护外壳1的边缘部分,二者呈固定式连接,能形成密闭的内环境,透明皿盖10下方的皿盖封边11与保护外壳1内部固定的培养皿13边缘相对应,二者可贴合密闭,能形成双重密闭,外壳盖8外壁上的内插接纽9与保护外壳1外壁顶部的外开合纽6相互配合,二者呈可分离插接式固定,能更好的开关壳盖进行密闭,底热板16连接着电线连接插孔4,其上端设置着散热块12,其与下方的保温基底15呈可分离式连接,能控制内部温度,散热块12四个为一组,其分别固定在保护外壳1的四个角落内,能更均匀的受热。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可控的菌种培养用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外壳(1)、联通气孔(2)、安装限位块(3)、电线连接插孔(4)、提拉把手(5)、外开合纽(6)、橡胶封边条(7)、外壳盖(8)、内插接纽(9)、透明皿盖(10)、皿盖封边(11)、散热块(12)、培养皿(13)、弧形皿底(14)、保温基底(15)和底热板(16);所述保护外壳(1)、联通气孔(2)、安装限位块(3)、电线连接插孔(4)、提拉把手(5)、外开合纽(6)、橡胶封边条(7)、外壳盖(8)和内插接纽(9)组成了该培养皿的外壳结构,所述保护外壳(1)为金属外壳,其侧壁上设置有闭合的联通气孔(2),所述安装限位块(3)连接着保护外壳(1)的外壁边缘处,所述电线连接插孔(4)联通着保护外壳(1)内部,所述提拉把手(5)固定设置在保护外壳(1)的外壁上,所述外开合纽(6)固定在保护外壳(1)的外壁顶端,所述橡胶封边条(7)固定设置在保护外壳(1)的顶部边缘处,所述外壳盖(8)一端通过橡胶条固定在保护外壳(1)的一端,所述内插接纽(9)设置在外壳盖(8)的外壁底端,所述透明皿盖(10)、皿盖封边(11)、培养皿(13)和弧形皿底(14)组成了该培养皿的内部培养皿结构,所述透明皿盖(10)镶嵌式固定在外壳盖(8)的盖身内,其贯穿外壳盖(8)的盖身,所述皿盖封边(11)固定在透明皿盖(10)的下方,所述培养皿(13)的底部为弧形皿底(14),其固定在保护外壳(1)的内部,所述散热块(12)、保温基底(15)和底热板(16)组成了该培养皿的控温系统,所述散热块(12)固定在保护外壳(1)的一角,所述保温基底(15)固定在保护外壳(1)的内部底面,所述底热板(16)固定在保温基底(15)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可控的菌种培养用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外壳(1)、联通气孔(2)、安装限位块(3)、电线连接插孔(4)、提拉把手(5)、外开合纽(6)、橡胶封边条(7)、外壳盖(8)、内插接纽(9)、透明皿盖(10)、皿盖封边(11)、散热块(12)、培养皿(13)、弧形皿底(14)、保温基底(15)和底热板(16);所述保护外壳(1)、联通气孔(2)、安装限位块(3)、电线连接插孔(4)、提拉把手(5)、外开合纽(6)、橡胶封边条(7)、外壳盖(8)和内插接纽(9)组成了该培养皿的外壳结构,所述保护外壳(1)为金属外壳,其侧壁上设置有闭合的联通气孔(2),所述安装限位块(3)连接着保护外壳(1)的外壁边缘处,所述电线连接插孔(4)联通着保护外壳(1)内部,所述提拉把手(5)固定设置在保护外壳(1)的外壁上,所述外开合纽(6)固定在保护外壳(1)的外壁顶端,所述橡胶封边条(7)固定设置在保护外壳(1)的顶部边缘处,所述外壳盖(8)一端通过橡胶条固定在保护外壳(1)的一端,所述内插接纽(9)设置在外壳盖(8)的外壁底端,所述透明皿盖(10)、皿盖封边(11)、培养皿(13)和弧形皿底(14)组成了该培养皿的内部培养皿结构,所述透明皿盖(10)镶嵌式固定在外壳盖(8)的盖身内,其贯穿外壳盖(8)的盖身,所述皿盖封边(11)固定在透明皿盖(10)的下方,所述培养皿(13)的底部为弧形皿底(14),其固定在保护外壳(1)的内部,所述散热块(12)、保温基底(15)和底热板(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洲
申请(专利权)人:葫芦岛农函大玄宇食用菌野驯繁育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